时间:2023-06-02 分类: 中医 查看: 44
开裆裤是幼儿穿的裆里有口的裤子,与满裆裤相对。宝宝穿开裆裤,已经成了中国人长久以来的习惯和风俗。另外,中世纪的欧洲人也穿过开裆裤。那么冬季父母不要给宝宝穿开裆裤?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1宝宝穿开裆裤的危害
1、穿开裆裤会使宝宝的小屁屁长时间暴露在外,如果宝宝喜欢到处爬到处坐,很容易会对宝宝稚嫩的小屁屁和生殖器官造成损伤;
2、宝宝穿开裆裤后,暴露在外的生殖器官很容易受到感染,引起各种泌尿系统疾病;
3、如果天气较冷,宝宝穿开裆裤会使得冷风从开裆裤吹进,导致宝宝感冒;
4、宝宝的好奇心很重,穿开裆裤后,宝宝的小手很容易接触到自己的生殖器官,一方面手上的细菌可能会传染给宝宝的生殖器官,另一方面生殖器官上残留的污染物(尿液、粪便)也可能会通过宝宝的小手传播给宝宝;
5、宝宝穿了开裆裤之后,宝宝小屁屁的部分其实是没有了衣服的保护,蚊虫叮咬,外界的撞、烫、擦都会使得宝宝的小屁屁和生殖器官受到伤害。
2冬季父母不要给宝宝穿开裆裤
容易受凉感冒:传统习惯中,父母总是让宝宝穿着开裆裤,即使是寒冷的冬季,宝宝身上虽裹得严严实实.但小屁股依然露在外面冻得通红。这容易使宝宝受凉感冒,所以在冬季要给宝宝穿死裆的罩裤和死裆的棉裤,或带松紧带的毛裤。
很不卫生:宝宝穿开裆裤坐在地上.地表上的灰尘垃圾都可以粘在屁股上。此外.地上的小蚂蚁等昆虫或小的蠕虫也可以钻到外生殖器或肛门里,引起瘙痒.可能因此而造成感染。穿开裆裤还会使宝宝在活动时不便.如坐滑梯便不容易滑下来.并且宝宝穿开裆裤、跌倒后容易受外伤。
交叉感染蛲虫:蛲虫是生活在结肠内的一种寄生虫,在遇暖时便会爬到肛门附近产卵,引起肛门瘙痒,宝宝因穿开裆裤便不禁用手直接地抓抠.这样,手的指甲里便都会有虫卵.宝宝吸吮手指时通过手又吃进体内,重新感染。而且还会通过玩玩具、坐滑梯使其他小朋友受染.
从宝宝逐渐开始养成使用便盆排便的习惯后,就应该让宝宝穿满档裤,并让宝宝逐渐养成坐便盆和定时大小便的习惯。
3宝宝穿开裆裤还是连裆裤好
如果宝宝大小便前能够有意识地发出声音或是家长能够及时把尿,那么建议给宝宝穿上连档裤。穿连裆裤对于宝宝的健康和保持下体的清洁都非常有好处,特别是女宝宝。而如果宝宝大小便时常说来就来,那么可以适当给宝宝穿上开档裤,这样会方便一些。不过,给宝宝穿上开裆裤时要记得及时给宝宝清洁下体,而且开裆裤最好是在家里穿哦。如果带宝宝外出的话,建议大家可以在宝宝开裆裤外套一层连裆裤呢!
就算给小宝宝穿上开裆裤,在宝宝1岁后建议给宝宝换上连裆裤哦。因为宝宝在1岁左右时就能够表达尿意,此时父母最好及时换下开裆裤,并教会宝宝表达去厕所的意愿。此外,从防病角度来看,1岁大的宝宝再穿开裆裤的话,感染、患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4宝宝穿开裆裤的好处与不当
现在宝宝在两周岁内家长都爱给穿开裆裤,让宝宝们嘘嘘便便的时候也方便。但是开裆裤带来方便的时候也有许多问题。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接触的东西逐渐增多,穿开裆裤不卫生也不安全。
宝宝穿开裆裤,臀部、阴部暴露在外,外界细菌和病毒就很容易进入宝宝体内,造成感染使宝宝患病。比如孩子玩得高兴时,常常一屁股坐到地上,这就容易引起尿道口炎、外阴炎等,特别是女孩尿道短,极易引起尿路感染。此外,穿开裆裤还很容易使婴幼儿感染上蛲虫症。小宝宝都喜欢吮手指,还会因肛门瘙痒经常用手抓挠,沾染上虫卵,虫卵再经手进口,然后进入消化道引起感染。此外,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孩子活动范围增大,天冷的时候,穿开裆裤不仅有可能冻着宝宝的屁股,还会使冷风直接灌入腰腹部和大腿根部,使宝宝受凉感冒。另外,宝宝阴部是身体中最柔弱的部位之一,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小宝宝好动,少了裤子的保护,宝宝的臀部、阴部也容易在磕磕碰碰中受伤。
不过带孩子是很繁重很累的事情,穿开裆裤还是有其方便之处,能够大幅减轻父母的工作量,完全放弃穿开裆裤也是不现实的。最好是有选择地给宝宝穿开裆裤,比如平常在家时可穿开裆裤,这样爸爸妈妈们为宝宝更换尿布也轻松,宝宝练习排便也更方便。外出时,先穿纸尿裤再套开裆裤,或者直接穿满裆裤,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宝宝,在公共场合也显得更文明。另外,每天为宝宝清洗小屁股,保持局部清洁。她还提醒,宝宝一岁半以后最好不要穿开裆裤,而是要逐步训练宝宝自己大小便,帮助宝宝早日“独立”。
开裆裤这个传统的小宝宝的专属品,在方便父母的同时也给宝宝带来许多危害。父母们应该有选择的给宝宝穿开裆裤,而且要从一岁半后就开始锻炼宝宝自己大小便的能力,让宝宝早点独立,摆脱开裆裤。
5看完还敢让孩子穿开裆裤吗
不用纸尿片可以是妈妈的选择
而穿开裆裤似乎也提供了带孩子的成人很多方便,比如宝宝屁股长时间暴露透气,不容易红屁股,不用时时给宝宝换尿片或尿湿了的裤子,还有当然可以节省纸尿片那笔开支。但是,爸爸妈妈们可能忽略了一份严酷的现实,就是为了这份生活上的便利,你的孩子今后或许会因此而付出有形和无形的代价。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指出,婴幼儿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许多成人的人格特质都与他们在儿时某一个或几个发展阶段中形成的固着有关。
婴幼儿生长的第一阶段为口唇期
这一时期中婴儿的快乐大多来自嘴部刺激,所以新生儿至3岁有强烈的吮吸欲。如果这个时期吮吸欲得不到适当满足,或进食过度(父母误以为吮吸就是饿而过度喂养),就可能形成口唇期人格特质。
到成人阶段后,这部分人群可能更易表现出啃咬指甲、暴饮暴食、吸烟嗜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所以西方父母非常注重婴幼儿期对口唇欲的满足,从而发明了始终让中国父母不放心使用的安抚奶嘴。成长的第二个重要阶段是肛门期,大约在1——3岁间。在这一时期,宝宝从排泄活动中得到很大的生理快乐和满足,所以在这个阶段中如何科学地训练宝宝自主上厕所其实也是在教导和培训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在随时随地大小便和自我控制便意之间,宝宝学会了如何在满足自己的欲望的同时,顾及环境,顾及卫生,顾及私密,顾及他人,这恰恰是文明和礼仪教育的开始。所以穿开裆裤,虽然方便了大人,却为孩子的成人埋下了隐患。宝宝在肛门期的生理满足和在如厕训练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会对未来的人格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过于严厉地把尿把屎或过于放纵的开裆裤式文化,都可能导致肛门期的固着,因而在成人后表现出相对应的缺失性人格特质。肛门期-排泄型人格,即“随意排泄”型人格。心理学家发现小时生活和卫生习惯不良,如允许宝宝随地大小便,都可能会让宝宝成人后具有排泄性人格,最典型的表现是不遵循规则,残忍、龌龊,具有破坏性等特质。
肛门期-滞留型人格,即“憋着不排泄”型人格
如果强行把尿或一旦尿裤子尿床就责怪宝宝,甚至打骂宝宝,这可能会使宝宝发展出不排泄人格,即固执、吝啬、墨守规矩不敢尝试新事物,过于死板等性格特征。之前看微博直播“家庭教育与国家软实力”的讨论时,主持人杨澜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部分就是价值观。而宝宝的价值观就是在家庭生活的点滴影响下形成的。在我看来,穿开裆裤不只是卫生习惯问题,更是父母漠视孩子所应该具有的自尊和独立的人格。其实1岁的宝宝已经开始建立羞耻感和自尊心,这时父母应尽早把“大小便是私密的一部分”的信号传递给孩子。仔细想一下,给宝宝穿开裆裤,养育的关注焦点基本停留在孩子饮食起居,相反对孩子心理成长、习惯培养和独立情操的植入则不甚关心或根本不了解。这种情况还不少,这类父母身后大多有一群强势的外婆或奶奶在操劳着第三代,她们的养育观鲜少具有对幼儿的心理尊重,养育内容基本停留在喂养层面,养育方式更是传统的“我说你做”的模式。
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一个系列情景剧,从出生几个月甚至几天就开始不分日夜地把尿,等孩子蹒跚学步后又开始追着喂奶喂饭,到了上学的年龄溺爱无尽的父母从此开始了批评和高压,甚至会辱骂暴打。始终无法从喂养式的生活角色中脱离出来,来调整自己为人父母的位置和心态,最后会发展到包办孩子的工作,介入孩子的婚姻……所以,一条开裆裤、一块尿不湿实在应该被提高到家庭教育的层面来审视:让孩子随地大小便,又如何给予宝宝基本礼仪的氛围和熏陶?强行把尿,更会缺少父母子女间的尊重和独立的关系,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久而久之则很难造就出尊重他人,看重礼仪的意识和价值观。爱孩子胜过爱自己的父母们,如果还在抱怨整个社会氛围不好、大环境无法改变的话,那么现在就转过身去,帮你的宝宝换掉他的开裆裤。这就是我们家庭教育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