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中医

中医养脾 点穴+食疗

时间:2023-06-02 分类: 中医 查看: 12

夏天要注意养脾,一是脾位于人体中部,按中医学所划分的季节,长夏正是一度之中、人与自然相配,有“脾是长夏”之说。二是夏天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的“工作”。三是人们在夏天多食冷饮和瓜果,而生冷食品易伤脾肾造成“脾失健运”。那么中医养脾 点穴+食疗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脾的食物

1、糯米

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

2、红薯

俗称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

3、粳米

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

4、蘑菇

蘑菇是菌类植物中的皇后,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营养素了,而夏季吃蘑菇更有助于滋养肝脏。

2中医养脾 点穴+食疗

立秋后,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早晚温差大。此时,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因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为适应自然界由“夏长”到“秋收”的阴阳变化,人体之气血也随之内收。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肠胃功能加强,人们食欲随之旺盛,可以从食物中吸收更多营养滋养身体。

立秋过后终伏期间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3大养生穴位,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其中,丰隆穴是化湿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而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以上3大养生穴位每天按100次,也不失为一种祛湿养脾胃的好办法。

除了按摩祛湿养脾外,还可食疗

忌食生冷食物。刚入秋天气还很热,但阳气已变少,消暑水果都不宜再食用。如寒性的西瓜,老人和儿童在入秋后食用,极易使肠胃受寒而拉肚子。

多吃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此外,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也可多吃。自古以来,猴头菇就被推崇为“养胃山珍”,能滋养肠胃,使其获得充分的能量在秋季运作而不至于受损。

选择清淡的食物。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因此选择一些清淡食物,适当多吃,远远胜过补药的作用。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中医养生理论还提倡立秋后每天早晨喝粥。粥利于健脾,可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

3脾不好的症状

1.脾虚生热

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舌淡苔黄腻,脉细数无力,烦渴不能多饮,皮屑增多,言语无力,小便短赤,耳鸣遗精。

2.脾虚呕吐

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3.脾虚泄泻

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4.脾虚出血

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4饮食调养脾

红豆,棒草,薏仁,大枣有益气养脾的作用。蜂蜜是我们最经常使用的滋补品之一,据分析它包含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类无机盐与维生素和钙,铁,锏等微元素,具有润燥,通便解毒,滋养皮肤的作用,更适宜脾胃虚弱者食用。

饮食没有节制,包括饥饱失常与饮食规律失常;饮食偏嗜,包括偏食过寒或者过热,过于肥腻或者昧大的饮食,饮食不洁。对脾的保养要注意不要暴食暴饮,过饥过饱,吃饭要定时,饮食要清淡,不抽烟酗酒,要讲个人卫生。

土鸡山药汤:土鸡一只,山药500g,香菇10片,红枣20粒,盐,胡椒粉,白糖各适量的。将土鸡去内脏,洗干净,切块,放进锅里,接下来加水,等水烧开时,捞出来鸡块备用;红枣用水泡着,香菇浸发洗干净,山药去皮,洗干净切块。在锅里加水,待水烧开时,放进鸡块炖熟,再放进红枣,山药,香菇一起炖煮到山药松软,放盐,胡椒粉,白糖调味就可以。此汤益胃健脾,降糖益寿。

5几大养脾食物

一、马铃薯(洋芋、土豆、山药蛋) 味甘、性平。

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二、红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三、香菇 味甘、性平。

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四、栗子 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

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五、红枣(大枣)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

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熬夜的危害 饮食调理帮你解决
下一组:中老年提高免疫力 中老年免疫力如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