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分类: 中医 查看: 52
产后中暑急救法的知识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体温处于动态平衡,维持在37℃左右。产褥期产妇一般体质较为虚弱,很难承受夏天的高温,因此很多的产妇都呆在家里不出去接受太阳,防止中暑的发生,但是根据调查还是有产妇中暑了,从而对产妇产生了很严重的后果,那么产妇中暑之后应该怎么样急救呢?下面大家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1预防中暑的措施
一、预防中暑事故基本要求
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组织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1.组织措施
(1)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暑以前,制订防暑降温计划和落实具体措施。
(2)加强对全体职工防暑降温知识的教育,增强自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注意确保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3)根据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以防中暑。还可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
(4)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切实做到劳逸结合;加强工人集体宿舍管理,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
2.技术措施
(1)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2)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宜超过30℃,工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采用活动布幕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
(3)在车间内操作时,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天窗排气,侧窗进气,也可采用机械通风措施,向高温作业点输送凉风,或抽走热风,降低车间温度。
3.卫生保健措施
(1)入暑前对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工作。
(2)对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料。供给含盐浓度0.1~0.3%的清凉饮料。暑期还可供给工人绿豆汤、茶水,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300毫升。
(3)加强个人防护。一般宜选用浅蓝色或灰色的工作服,颜色越浅阻率越大。对辐射强度大的工种应供给白色工作服,并根据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露天作业应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阳光曝晒。
二、发生中暑的表现及应急措施
1.中暑症状的表现
(1)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体感到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度。
(2)轻症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可能出现呼吸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体温上升到38.5度以上。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厥或热虚脱。
(3)重症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时和未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随之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40度以上,若不赶紧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二、发生中暑的应急措施
(1)有中暑先兆及轻症者: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安静、空气流通处休息,松解衣服,饮用清凉饮料(淡盐水或浓茶)。
(2)重症或高热型者需进行急救:a.迅速降温,置病人于凉爽通风处,解开衣服。b.可在病人头部、两腋下、腹股沟区等处放置冰袋。c.用冰水、冷水、酒精擦身或喷淋。最终使肛温降至38°C左右,并防止温度复升。d.按摩四肢,防止血液淤滞。
(3)热痉挛者除上述处理外,给予饮用含盐饮料,有条件的静滴500~1000ml生理盐水。
(4)对病情严重的病人,要立即动用各种手段,尽快把病人送往医院。
2产妇中暑该如何急救
1。如发现产妇有中暑的症状,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较好的凉爽处休息。
2。解开衣服,多饮些淡盐水或服十滴水、仁丹、解暑片、藿香正气水等,短时间内即可好转。
3。出现高烧、昏迷、抽搐者,应让患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在呼叫救护车或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可用湿毛巾或用30-50%的酒精擦浴前胸、后背等处。
产妇中暑的注意事项
1、一般产妇感觉口渴、多汗、恶心、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时,就应考虑为中暑的先兆。
2、产妇高温的适应能力较低,所以产妇的居室一定要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保持适当的温度。但不要让产妇直接吹风,被褥不宜过厚,可以用凉席,穿薄一些的夏季衣裤,多饮水等。
3、产后其皮肤排泄功能较上旺盛,出汗较多,可以经常用温水擦浴,勤换衣服,可避免产后中暑。
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物理降温
为了使患者高温迅速降低,可将患者浸浴在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和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在物理降温过程中必须随时观察和记录肛温,待肛温降至38.5℃时,应即停止降温,将患者转移到室温在25℃以下的环境中继续密切观察。如体温有回升,可再浸入4℃水中或用凉水擦浴、淋浴,或在头部、腋窝、腹股沟处放置冰袋,并用电扇吹风,加速散热,防止体温回升。老年、体弱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不能耐受4℃浸浴,有些患者昏迷不深,浸入4℃ 水中可能发生肌肉抖动,反而增加产热和加重心脏负担,可应用其他物理降温方法。
药物降温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有调节体温中枢功能、扩张血管、松弛肌肉和降低氧消耗,是协助物理降温的常用药物。剂量25~50mg加入500ml补液中静脉滴注1~2小时。用药过程中要观察血压,血压下降时应减慢滴速或停药,低血压时应肌内注射重酒石酸间羟胺(阿拉明)、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或其他α受体兴奋剂。
对症治疗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补液滴注速度不宜过快,用量适宜,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促发心力衰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休克用升压药,心力衰竭用快速效应的洋地黄制剂。疑有脑水肿患者应给甘露醇脱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进行血液透析。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应用肝素,需要时加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热射病患者的应用尚有不同看法,一般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高温引起机体的应激和组织反应以及防治脑水肿、肺水肿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剂量不宜过大,用药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发生继发感染。
其他
中暑患者需要细心的护理,特别是热射病昏迷患者极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褥疮。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和多种维生素B和C,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预防中暑应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和居住条件,隔离热源,降低车间温度,调整作息时间,供给含盐0.3%清凉饮料。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特别是中暑的早期症状。对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应列为高温车间就业禁忌症。
当我们发现身边有产妇中暑的时候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急救方法,那样才可以让产妇健康,因此学习以上的方法就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我们也要好好的去保护产妇,尽量让她们在夏天少出去,那样就可以避免中暑的产生了。
3中暑头晕吃什么呢
随着气温不断攀升,由于中暑进医院输液的市民越来越多。记者走访各个医院、诊所,见到了不少中暑的市民。专家提醒市民,夏季要注意多吃果蔬,做好防晒避暑工作,保证睡眠质量。如果有头晕眼花等症状要马上进行治疗,以免引起其他病症。
1、“中午11点,我正在汇鑫路上发放传单。”业务员张女士说,起初开始流鼻涕、出了很多汗,后来头晕恶心的感觉很严重,浑身无力。据了解,高温天气下,如果感到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症状,就可能是中暑了。
2、“中暑是夏季常见病症之一,人体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容易失去平衡,肌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导致中暑。”济阳协和医院内科专家艾医生说,老人、婴幼儿、产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等人群更容易中暑。
3、据了解,防止中暑要从饮食、外出预防以及睡眠等方面做工作。“夏日要多吃果蔬,如西瓜、葡萄、西红柿、苦瓜等,补充体内所需的水分和维生素。其次要多喝白开水或绿豆汤,要注意不要因为天气热直接饮用冰镇水类,这样更容易中暑,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突然降低会影响到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
4、要尽量早出晚归,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最好不要在烈日下行走,以避免太阳的暴晒。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携带防晒工具,如太阳伞、凉帽等。
5、此外,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备在身边。外出时穿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据悉,由于高温天气体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助于预防中暑。
通过以上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中暑头晕吃什么呢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建议大家在炎热的夏季做好防暑工作,可以喝一些降暑的饮品,比如录豆汤之类的,不要只顾皮肤的防晒,却不注重防暑的重要性。夏季多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不要因为缺水而出现中暑现象,中暑让人身体无力,影响正常工作,所以大家要做好防暑工作啊。
4中暑的后果有什么
中暑引起的最坏的后果:
1、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2、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3、重度中暑:(l)中暑高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所致。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40℃以上。(2)中暑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发生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3)中暑痉挛:大量出汗后只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钠及氯降低,血钾亦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肌肉痉挛及疼痛,体温正常。(4)日射病:因过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出现脑及脑膜水肿、充血。故发生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体温可轻度升高。上述情况有时可合并出现。
5心肌梗塞与中暑区别
1、失去意识昏倒就是中暑症状?——错误
说到中暑,人们会普遍对“昏倒”有深刻的印象,但要知道,中暑的症状绝非这么简单。所谓的中暑,指的是人体置身于高温环境中,或因人体自身创造出的热量而产生各种不适的总称。
中暑症状常常还伴有头晕目眩、头痛、想吐、手脚麻木等症状。
2、肌肉痛、抽筋也是中暑症状?——正确
当体内的盐分和矿物质因大量汗水的排出而出现不足时,肌肉疼痛、抽筋等是最常见的症状,这也是轻度中暑症状最明显的表现。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一段时间的肌肉酸痛,无法得到缓解的话,那么,建议你用补充盐分来预防中暑,这样可以有效消暑,减少健康隐患。
3、晚上不会中暑——错误
很多人认为中暑只会发生在炎热的中午,晚上温度下降,是不会造成中暑的。实际上,当白天在闷热环境中度过好几个小时后,症状直到晚上才出现的情况也并不少。当晚上出现头晕目眩、呕吐难受时,一定要及时反应是中暑惹的祸,必要时应当及时送医。
4、出现中暑症状才补水已经晚了——正确
在高温环境中活动一个小时,人体排出的汗液可以达到一升之多。当感到口渴的时候实际上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因此即使没有感到口渴,及时补充水分也是非常必要和应当引起重视的。
同时,当发现中暑时补水虽然也很重要,但如果出现剧烈的呕吐无法自主补水时应当及时送医,寻求医疗干预进行机体补水。
5、频繁擦汗有助预防中暑?——错误
汗液在蒸发时能带走机体的热量,让体温有所下降,因此出汗是机体自我降温的最有效手段。如果无时无刻不拿着一块手绢频繁擦汗会影响汗液的自然蒸发,干扰热量排出,反而会起到反效果。大汗淋漓时可以适当擦一擦,但没有必要过度擦汗,保证汗液的自然蒸发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