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其它

针对跟下滑囊炎的按摩方法

时间:2023-06-02 分类: 其它 查看: 44

跟下滑囊位于跟骨与跟下脂肪垫之间,有减轻摩擦、缓冲震荡的作用。如长期站立在硬地面上工作或在跑、跳等过程中足跟受力过重,则可使下滑囊受损伤,而出现渗出、充血等炎性反应。部分跟骨骨质增生者,亦可由于增生部长期刺激跟下滑囊而致本病。那么针对跟下滑囊炎的按摩方法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滑囊炎的偏方

偏方一

[药物] 川草乌20克,川芎30克,川断30克,当归30克,艾叶20克,威灵仙30克,青风藤30克。

[用法] 将上药加水3500毫升煎煮,开锅后再煎15-20分钟,然后将药液倒人盆内,先熏后浸洗,每次30分钟,1日2次,如患部不易采用本法者,可将上药装入布袋内放锅内加少量水煎煮,开锅后15分钟,将布袋拿出待温和时置于患处热熨,药液可用纱布蘸洗患部,1口3次,每次15-20分钟即可。5剂为1疗程。

偏方二

材料:桑树枝、杨树枝、松树枝、柳树枝、国槐枝各100克,加适量水煎煮,即成“五枝汤”。

用法:每日1剂,分2~3次服,连服3剂。

偏方三

材料:鸡屎白、麦麸各250克,共入锅内慢火炒热,加入适量白酒,混匀后用布包好,趁热敷患处,热散后取下。

用法:次日可再炒热后加酒使用,连用4~5次后弃之。每日1次,7~10天为一个疗程。

2针对跟下滑囊炎的按摩方法

按摩方法如下。

1.握足跟法

单手指、掌相对,握患侧足跟,共20遍。

2.捏足跟法

拇指与中三指相对,自后至前捏患侧足跟两侧,共10遍。

3.揉足跟法

拇指揉患侧足跟掌面痛点及周围,共50遍。

4.捏按足跟法

一手拇指与中三指相对,捏患侧足跟两侧;另手拇指按足跟掌面痛点及周围。捏、按交错进1行,共50遍。

5.捶足跟法

一手握患侧足前部,使踝背伸;另手握拳,拳眼朝上,以拳小指侧捶击足跟掌面,共50遍。

6.按揉诸穴法

指按或揉患侧水泉穴、仆参穴、涌泉穴,各10遍。

3滑囊炎和滑膜炎的区别

滑囊炎

滑囊炎是指滑囊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滑囊是结缔组织中的囊状间隙,是由内皮细胞组成的封闭性囊,内壁为滑膜,有少许滑液。少数与关节相通,位于关节附近的骨突与肌腱或肌肉、皮肤之间。凡摩擦力或压力较大的地方,都可有滑囊存在。许多关节的病变都可以引起该病。

滑囊炎可以由损伤引起,部分是直接暴力损伤,有些是关节屈、伸、外展、外旋等动作过度,经反复、长期、持续的摩擦和压迫,使滑囊劳损导致炎症,滑囊可由磨损而增厚。另外,感染病灶所带的致病菌可引起化脓性滑囊炎,痛风合并肘关节部位的鹰嘴和膝关节部位的髌前滑囊炎。滑囊炎还可能与肿瘤有关。

滑膜炎

膝关节滑膜炎是一种无菌型炎症,是由于膝关节扭伤和多种关节内损伤而引起的。滑膜的功能异常会导致关节液无法正常生成和吸收,膝关节就会产生积液。滑膜的形态改变还会侵袭膝关节软骨,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存在很大的致残危机。

在青壮年人多因急性创伤和慢性损伤所致。急性外伤包括有:膝关节扭伤、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或交叉韧带损伤,关节内积液或有时积血,表现为急性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老年人多发滑膜炎,主要是因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产生的机械性生物化学性刺激,继发滑膜水肿、渗出和积液等。

4诱发滑囊炎的常见原因

1、髌前滑囊炎

髌前滑囊炎可因急性损伤而发病。也可由于长期反复摩擦、挤压、碰撞等机械因素引起。常见于宗教跪拜、刷洗地毯工、园艺工人及电焊工、矿工等跪蹲工作者。表现为髌前疼痛和肿胀、轻压痛,触之有波动感、柔软,界限清楚,局限于髌骨前区,不累及关节,膝关节功能不受限。

2、髌上滑囊炎

髌上滑囊位于髌骨上缘的上方、股四头肌腱和股骨体下部之间。常因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而导致髌上滑囊炎。以滑囊滑膜渗液增多、滑囊肿大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感染。由于髌上滑囊与膝关节相通,可波及到膝关节而产生关节腔积液,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肌肉萎缩等,严重者有膝关节活动受限。

3、鹅足滑囊炎

鹅足滑囊位于缝匠肌、股薄肌及半腱肌的联合止点与胫骨内侧副韧带之间。由于3个肌腱有致密的纤维膜相连,形同鹅足而得名。局部直接创伤或膝部反复摩擦、劳损都可引起该滑囊的炎症。鹅足滑囊炎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内侧疼痛、肿胀,在胫骨内侧髁处压痛明显,在屈伸膝关节时疼痛,有时疼痛可向上扩散。常可误诊为内侧半月板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及慢性膝关节炎等。

4、跟后滑囊炎

跟后滑囊炎包括跟腱后滑囊炎及跟骨后滑囊炎。发病原因与穿鞋过紧而压迫、摩擦有关。或与长途跋涉和奔跑过度跳跃、扭挫,使跟腱周围受到反复牵拉和摩擦有关。主要症状为跟部疼痛及肿胀。走路时疼痛加重。早期足跟后上方只见一个小的变硬有压痛的红斑,当发炎的滑囊肿大时,则出现一个疼痛的肿块。跟骨后滑囊炎时,在踝关节的X线侧位片上可见其后方的透亮三角区消失或不清晰。

5滑囊炎的针刀疗法

(一)治疗原则

将跟下滑囊壁切开松解,排液减压。

(二)操作常规

1、患者俯卧位,跟前垫枕,足跟向上,在压痛处定点。

2、局部行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

3、刀口线与足底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皮肤刺入达骨面,切开剥离2、3刀出针,覆盖好小无菌纱布,用拇指按压针孔片刻使膨隆平复即可。

(三)注意事项

1、治疗后注意休息,忌登山、快速上下楼梯及剧烈运动。

2、宜穿软底鞋,忌穿硬底或高跟鞋。

【疗效评估】

一、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二、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穴位按摩 白领健康的守护神
下一组:肩部穴位按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