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内科

心梗应该怎样治

时间:2023-05-23 分类: 内科 查看: 6

心肌梗死是指由缺血时间过长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是心肌灌注供给与需求失衡的结果,心肌缺血在临床中常可通过患者的病史、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改变而发现。心肌梗死有时表现为不典型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仅能通过心电图、心脏标志物升高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与梗死范围的大小、侧支循环产生的情况以及是否及时救治有关。

1心梗的病因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因如下:

1.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6.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2心梗应该怎样治

1、监护和一般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1)休息卧床休息1周,保持环境安静。

(2)吸氧鼻管面罩吸氧。

(3)监测,对ECG,BP,R监测至少5~7天,必要时监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

(4)护理

2、解除疼痛常用药物:

①哌替啶肌注或吗啡皮下注射,最好和阿托品合用。

②轻者可用可待因或罂粟碱。

③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用或静滴,注意心率加快和低血压。

④中药制剂

⑤心肌再灌注疗法亦可解除疼痛

3、再灌注心肌起病3~6小时内,使闭塞冠脉再通。

(1)溶解血栓疗法常用尿激酶,链激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怎样判断血栓溶解)。

(2)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急性心肌梗死

4、消除心律失常。

①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用利多卡因,情况稳定后,改用美西律。

②心室颤动时,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药物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不满意时,及早用同步直流电复律。

③缓慢的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静注。

④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宜用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

⑤室上性心律失常药物不能用洋地黄,维拉帕米控制时,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或用抗快速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

5、控制休克

(1)补充血容量:右室梗塞,中心静脉压升高不一定是补充血容量的禁忌。

(2)应用升压药

(3)应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硝酸甘油等

(4)其他对症治疗,纠正酸中毒保护肾功能,应用糖皮质激素。

6、治疗心力衰竭梗死发生后24小时内宜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制剂,右室梗塞慎用利尿剂。

7、其他治疗

(1)促进心肌代谢药物,Vitc,辅酶A,细胞色素C,VitB6等。

(2)极化液疗法,氯化钾,insulin,葡萄糖配成,促进心肌摄取和代谢葡萄糖。

(3)右旋糖酐40或淀粉代血浆。

(4)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前壁心梗伴交感神经亢进,可防止梗阻范围扩大。

(5)抗凝疗法,华法令等,同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8、恢复期处理恢复后,进行康复治疗,逐步作适当的体育锻炼。

9、并发症的处理急性心肌梗死

①栓塞:溶解血栓,抗凝

②心室壁瘤:手术切除或同时作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③心脏破裂和乳头肌功能失调:手术治疗。

④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10、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处理

①低血压无左心衰时宜扩张血容量,无效时用正性肌力药。

②不宜用利尿剂。

③房室传导阻滞:临时起搏

11、无Q波心肌梗死的处理措施与有Q波心梗基本相同,地尔硫卓,阿斯匹林联用可降低再梗塞率。

心肌梗塞发生比较突然,症状危重是中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但如能早期治疗,效果较好。一般心肌梗塞前都有先兆症状,应密切观察。初发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逐渐频繁,或休息时也发作,发作的持续时间延长或突然加重,休息与药物治疗不如原先有效。剧烈胸痛的同时伴有出冷汗、烦躁不安、恐惧、面色苍白等往往是心肌梗塞的先兆。没有明显原因的气喘、突然不能平卧、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血压下降、出汗、四肢发冷、“胃痛”呕吐或意识不清,也应警惕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3心梗的检查

1.心电图

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

2.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可于发病3~6小时开始增高,CK-MB于3~4d恢复正常,肌钙蛋白于11~14天恢复正常。GOT和LDH诊断特异性差,目前已很少应用。

3.检测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

采用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快速诊断试剂,可作为心肌梗死突发时的快速的辅助诊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4.其他

白细胞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

4心梗的介绍

心梗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液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5心肌梗塞的前兆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突然,但约有50%~80%的病人发病前1~2天或更长时间有先兆症状,若能引起警惕,则有可能避免心肌梗塞的发生。在此,提醒老年朋友,当您出现下列疾病信号时,应警惕心肌梗塞的可能:

1、在近一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呈进行性加重;

2、原有的心绞痛发作较前频繁,胸痛较以前更为剧烈,范围扩大,时间延长,或服用硝酸甘油及其它急救药不能有效缓解者;

3、心绞痛的发作由过去的劳累后转为夜间安静休息时发作,且发作时没有明显诱因;

4、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缓、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不全或血压有较大波动者;

5、以往身体健康,突然出现憋闷、乏力,运动时心慌、气短等,并且呈现进行性加重;

6、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且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者。

当出现上述警报信号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并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劳累、负重、情绪变化或受刺激等,有条件者可实行氧疗或心电图监测。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吃完饭心慌的原因
下一组:心口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