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12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生地黄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简称熟地。切厚片用。
味甘,性微温。能补血滋阴,补益精髓。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月经不调,崩漏失血;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盗汗;肾阴虚,消渴口干;肝肾两虚、精血不足,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单用,或与当归配伍炖鸡,用于血虚证或月经不调;配黄芪、山药、天冬,煎汤饮,用于消渴(糖尿病);配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浸酒,用以补虚抗衰。一日可用15~30g。用法与注意与生地黄相似。
1.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证。以本品与当归、川芎、白芍同用,为四物汤,是补血调经的基本方剂。
2.用于肾阴不足,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证。本品为滋阴主药,如六味地黄丸。
3.凡腰酸脚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等一切精血亏虚之证均可应用。
用量用法:10-30克。宜与健脾药陈皮、砂仁等同用。熟地炭用于止血。
使用注意:本品性质粘腻,凡气滞多痰、脾虚腹胀、食少便溏者忌服。
治病验方
1.调益荣卫,滋养气血,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疞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发歇疼痛,妊娠宿冷,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当归 (去芦,酒浸,炒) 、川芎、白芍药、熟干地黄 (酒洒, 蒸) 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热服,空心食前。 (《局方》四物汤)
2.治小儿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晄白等 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 (去 皮) 各三钱。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 (《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
3.治血弱阴虚不能养心,致心火旺,阳火盛,偏头肿闷,瞳子散大,视物则花 熟地黄一两,五味子、枳壳 (炒) 、甘草 (炙) 各三钱。上 为细末,炼蜜和丸。每服一百丸,食远清茶送下,日进三服。忌食辛辣物而助火邪,及食寒冷物损胃气,药不能上行也。 (《银海精 微》)
4.治骨蒸体热劳倦 熟地黄、当归、地骨皮、枳壳 (麸炒) 、柴胡、秦艽、知母、鳖甲 (醋炙) 等分。末,钱半,水一盏,乌梅半个,煎七 分,和梅热服。 (《幼幼新书》地黄散)
5.治水亏火盛,六脉浮洪滑大,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烦热干渴,头痛,牙疼,失血等证 生石膏三五钱,熟地三五钱或一两,麦冬二 钱,知母、牛膝各钱半。水一盅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若大便溏泄者,乃非所宜。 (《景岳全书》玉女煎)
6.治小便数而多 龙骨一两,桑螵蛸一两,熟干地黄一两,栝楼根一两,黄连一两 (去须)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於食前,以粥饮调 下二钱。 (《圣惠方》)
7.治肝木乘胃,胃脘当心而痛,及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 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枸杞、川楝。 (《柳州医话》一贯 煎)
8.治虚劳吐血,衄血,下白,汗出 甘草、白芍、黄芪各一两,熟地黄三两。上为末,每服四钱,水、酒各一盏,以上煎七分,去滓, 取六分,清汁温服,食前。 (《妇人良方》柔脾汤)
9.治喑痱,肾虚弱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 熟干地黄、巴戟 (去心) 、山萸肉、石斛、肉苁蓉 (酒浸,焙) 、附子 (炮) 、五味子、官 桂、白茯苓、麦门冬 (去心) 、菖蒲、远志 (去心) 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薄荷同煎至八分,不计时候。 (《宣明论方》地黄饮子)
10.治男妇精血不足,营卫不充等患 大怀熟地 (取味极甘者,烘晒干以去水气) 八两,沉香一钱 (或白檀香三钱亦可) ,枸杞 (用极肥者, 亦烘晒,以去润气) 四两。每药一斤,可用高烧酒十斤浸之,不必煮,但浸十日之外,即可用。凡服此者,不得过饮,服完又加酒六七 斤,再浸半月,仍可用。 (《景岳全书》地黄醴)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熟地黄的功效和作用》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