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3
婴幼儿因为消化系统还不健全,如果吃的有点问题就很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但是什么情况才算是便秘?这样通过了解婴幼儿一天正常的大便次数来判断,如果婴幼儿的大便次数和正常次数严重分歧的时候,就有必要考虑婴幼儿是否有便秘的情况。现在我们先看下正常的婴幼儿大便次数。
1婴幼儿三天大便的原因是什么
有很多妈妈生完宝宝之后抚养宝宝的时候会发现,等到宝宝两三个月大的时候,宝宝的便便次数变得比原来少了,频率也变得比原来少。这时候有经验的长辈就会告诉你,宝宝在“攒肚”。妈妈也许不相信这种说法,但是这种说法是真的。
“攒肚”一般在宝宝两三个月的时候出现。“攒肚”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实际上它是指宝宝大便规律的改变。一般在两三个月时,一些宝宝的排便规律会由原来的一天2~6次改变为两三天一次,甚至于7天一次。而在这期间,宝宝进食、睡眠正常,无明显哭闹,体重增长也正常,大便形态也是正常的稀糊状。
“攒肚”一般会持续到宝宝开始添加辅食阶段。从两三个月开始,一直到添加辅食(4~6个月),宝宝都会维持这个排便规律。添加辅食以后,宝宝的便便又会多起来,由原来的几天一次,变成一天一次或者一天两次。
“攒肚”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宝宝消化系统的不断完善。此时宝宝胃肠内的消化酶增多,肠蠕动增加,而且变得规律;胃肠吸收功能比刚出生时也有了很大改变,消化吸收功能变好。以上种种进步使得食物残渣变少,便便也随之减少,大便规律发生变化。
等到宝宝添加辅食以后,随着食物种类的增加,宝宝摄入的膳食纤维等成分也会增加,这个规律会一直持续到宝宝两三岁。
所以在这期间妈妈不要因为自己的担心而随便改变宝宝的伙食平时就要注意要多给宝宝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并且里面应该还有一些蔬菜汁和水果汁,这样才能够保证宝宝每天的营养。平时要多关注一下宝宝的身体状况,一旦有不舒服的情况出现,最好到医院里面进行检查。
2婴幼儿大便次数多少正常
婴幼儿正常大便的形状和次数: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
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如果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较多,大便可能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较多。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不要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轨迹,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数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
妈妈在照顾婴幼儿的时候,要关注婴幼儿的大便情况。因为婴幼儿如果身体不舒服没办法告诉你,但你可以从这些基本的情况判断出婴幼儿是否身体异常。婴幼儿的大便次数可以作为平时是否健康的一个判断依据,但是不能完全由这个来决定。
3宝宝一直拉水样大便怎么办
网友妈妈:医生,我家宝宝十一个月昨天开始拉肚子,昨天拉6次,今天拉8次,都是水样便,怎么办?用不用输液,在家喝了淡盐水,孩子精神状态还好。急急急!
儿科医生崔玉涛说,引起婴幼儿水样便的主要原因是轮状病毒感染,易导致脱水。因稀水便富含水、糖和以钠为主的电解质,需补充含糖盐液体。口服补液盐是首选,再有苹果汁、米汤也可。但单纯淡盐水或糖水都不是科学选择。补液不当反而引发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口服补液中,仍持续4小时无尿,应到医院就诊。
延伸阅读:为什么宝宝会拉水样便
宝宝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粪便分离,而且排便的次数和量有所增多,这就是婴幼儿水样便。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疾病。
引起宝宝水样便腹泻主要有2大原因:
1、饮食喂养不当或天气变化均可引起非感染性因素腹泻。饮食方面引起的腹泻包括进食过多或过少;食物成分改变,加糖过多(反之,糖分摄入过少易引起便秘);添加辅食过快,引起不适,天气炎热时给孩子断奶等。天气变化如孩子受凉,可使肠到功能紊乱;气候炎热可使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2、另一类为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孩子进食的奶具或食物不洁,使细菌进入体内造成腹泻;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致使肠到菌群失调引起腹泻;小儿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统感染、咽炎等病时,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的影响,均可造成腹泻。
4如何判断宝宝大便是否正常
1、宝宝的正常大便颜色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次大便还和胎便是差不多的状态,是有点绿色,又有点黑乎乎的样子。大概24-48小时候后,胎便开始变化了,变得有点呈褐色,这是由胎便变成出生后由于饮食而带来的大便的一个正常的过度时期的状态。大约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三天或者第四天,典型的母乳喂养的宝宝的大便应该是稀的,并且呈深黄色的(有时候会有奶瓣,是没有消化完全的母乳,这是正常的)。偶尔有些时候,也会呈绿色或者橘色。这些变化在健康发育宝宝身上都是正常的,也并不重要。
2、宝宝的正常大便次数
通常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现频繁地便便和稀便,并不意味这宝宝有腹泻,或者乳糖不耐受。这只是证明宝宝有充足的奶喝而已(是的,真相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宝宝频繁地便便,要注意护理好小屁股,轻柔地给宝宝擦拭干净,或则用温水清洗。也可以抹一些宝宝润肤乳。
母乳宝宝大便的次数通常会在第6周到3个月之间慢慢地减少。到后来,可能几天或者更长时间不大便,这也是很常见和正常的。如果宝宝是纯母乳喂养,没有给喂任何其他的液体或者食物,没有任何需要你担心的。但妈妈要注意留心宝宝断奶期间可能的大便变化。当替换掉母乳的时候,宝宝可能出现一些不适,要考虑是不是对新的奶源不耐受,或者新食物的过敏或不耐受。
当宝宝出现腹泻,通常是接受了非母乳的其他液体或者食物。如果宝宝频繁地拉水样便,可能出现脱水。如果宝宝出现腹泻症状,应该继续母乳喂养,并且补充适合宝宝月龄的电解质溶液。
5如何分析婴幼儿大便常规结果
1、首先大便常规是一种半定量的化验,加之取材部分影响,因此大便中细胞种类和数值只能作一般参考、而且主要是多次动态观察分析。
2、大便中白细胞是炎症指标,而不是感染的直接反应。感染性炎症、食物过敏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均看引起白细胞增加。如伴有红细胞提示肠道渗出、炎症较重,可以在感染性腹泻如痢疾,但也可以在小婴儿的过敏性肠炎中出现,如牛奶鸡蛋所致的IgE介导的过敏性肠病或肠炎常引起典型的血丝痢疾样便,有经验的医师根据血丝大便形态和15~30分钟内这种血丝便的变化,几乎可以一锤定音作出诊断。当然大量肉眼血便或大量红细胞提示肠道粘膜破坏出血(包括息肉、坏死、肠套等)。关于脓细胞的意义:事实上脓细胞是一种炎症的白细胞,表现为细胞膜或细胞核不同程度不完整,或成堆或单个出现,既然炎症可以是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可见“脓细胞”的名称并不妥当,容易引起误解。应该成为炎症细胞或具体描述为××破损的白细胞。
3、标准的大便常规能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国外正规的儿科教科书对大便常规提供pH、总胆酸、总钙、脂肪、粪卟啉等化学成分和潜血的标准值,而没有细胞类型和细胞数的正常值。
而国内儿科医学教科书或大便常规正常值,则各有不同,但多表示为白细胞偶见或小于5/每高倍视野。这与我国在上世纪曾广泛流行中毒性痢疾有关,而目前则未及时进行讨论和修改有关。我以为这需要医学界相关的专业作出认真讨论,将来即使作出大便中细胞数的标准值也需要考虑不同年龄或喂养等因素(尤其是婴幼儿)。但不管如何,必须从病史、喂养史,症状体征,从大便外观气味等整体出发去诊断和判断孩子的病情。
4、关于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主要不是感染性,即使是感染性的也多是条件致病菌(即肠道菌丛失调等所致的机会菌感染)而不是痢疾等强致病菌肠炎,因此也不能盲目长期服用抗生素,除非经大便培养有致病菌的证据。当然对伴有其他症状体征的婴儿儿和年长儿,必须仔细进一步作相关检查,以鉴别包括先天性或后天性的胃肠道或全身性的其他疾病。
5、关于腹泻期间的喂养: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1)继续感染性腹泻不主张禁食,因为医学研究显示各种感染性肠炎包括细菌、病毒性肠炎时的食物营养吸收率均可维持在原来水平的60~90%,应该是顾虑孩子进食
(2)过敏性腹泻:要根据孩子月龄、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量和过敏机制来全面权衡利弊。如食物过敏可以分为急性过敏、慢性过敏;过敏原可以是单个或多个、过敏的严重程度不同、包括是否有其他过敏表现、是否有遗传史、过敏的机制不同等。如急性、明确的单一过敏原(如鸡蛋)的轻度过敏,可以停鸡蛋摄入4~6周,以后再逐步从小量开始添加,往往可以的以后的2~6个月获得对鸡蛋的耐受。而复杂的、多种的、有其他过敏症状的则要根据具体情况,或进一步查过敏原在不断探索中治疗。这是需要家长和医师共同面对!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婴幼儿大便次数多少正常》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