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应该怎么消除

更新时间:2023-05-23

随着强迫症患者人数的增加,强迫症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这让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选择治疗方法。很多人想问,强迫症怎么消除?专家指出: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包括精神治疗、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其中精神治疗应用的最为广泛,具体的治疗方法也较多。下面看看专家的详细介绍吧!

1强迫症应该怎么消除

有些所谓“强迫症”的反映可能会形成会形成一种习惯,只要自己不去加深对它的印象,那么它的负面影响力会少很多。所以消除强迫症也许只在一念之间。

其实强迫症状和强迫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强迫症状通常有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之分,上述病人的强迫症状则属于强迫行为一类。尽管强迫症状多见于强迫症,但我们不能见到有强迫症状的人就诊断为强迫症。因为,强迫症状不是仅见于强迫症,还可见于其他多种精神疾病,甚至正常人。

鉴别强迫症并不难,这也是消除强迫症的第一步。要克服先鉴别。强迫症患者最大的特点是对自己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强迫行为非常痛苦,自己无力摆脱,求治欲非常强烈。精神分裂症则不是,他们对强迫症状表现淡漠、麻木,治疗被动。另外,精神分裂症还有其他许多明显的症状,如思维凌乱、内容离奇、情感淡漠、意志减退、行为怪异、生活懒散等等。这些症状只要作认真的精神检查就不难发现。

有些抑郁症患者也会出现强迫症状,一些强迫症患者也往往伴有抑郁症状。两者的鉴别相对难一些。一是看抑郁或强迫症状哪个是原发的,哪个是继发的。二是看哪个症状更严重、更突出。三是看伴随出现的症状,如果有早醒、体重减轻、(情绪)昼重夜轻、自责自罪,则诊断抑郁症。另外,有没有求治欲、自知力也是一个重要的鉴别依据。

强迫症状还见于强迫性人格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神经衰弱。

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强迫症状,例如数电线杆,记车牌号,核对账目,查看门锁。但正常人的强迫症状一是出现时间短暂,断断续续,时有时无;二是症状较轻,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三是没有“ 反强迫”心理,就是从思想上主动去克制那些强迫的内容;四是当事人并不觉得痛苦,没有治疗的愿望。这些人大可不必为自己的强迫症状耿耿于怀。

其实消除强迫症的关键就是不要对它太在意。也许你的一些强迫行为只是暂时的不去刻意改变就会自行消失。

2强迫症是怎么得的

一、心理社会因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强迫症是强迫性人格的进一步发展。行为学家则认为,强迫症的产生是由于刺激——反应出现过多重复导致焦虑,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失调,从而导致异常习惯的形成,病理性认识和反射的建立,使冲动、思维和行动拘泥于固定的行为学习模式,这就是强迫症的原因。

二、强迫症的原因-遗传: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约5%~7%的人患有强迫症,远远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遗传的影响,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强迫症与遗传有关。在临床上也观察到,约2/3的强迫症患者在病前即存在有强迫性人格。

三、强迫性人格的特征是,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严肃古板,办事井井有条,力求一丝不苟,注重细节,酷爱清洁。

四、生化:有人认为强迫症患者5-ht能神经系统活动减弱导致强迫症产生,用增多5-ht生化递质的药物可治疗强迫症,这也是强迫症的原因。

3强迫症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的事项

强迫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而且还可能导致患者社会功能的受损。得了强迫症及时检查、治疗才是关键,同时正确的饮食调节也很重要。强迫症患者的饮食禁忌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每天的饮食当中要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豆类、干果、全麦食品。

第二,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为了不影响蔬菜的营养成分,应尽量快地烹调蔬菜,这样可以最低限度地破坏蔬菜营养成分。

第三,尽量少食精制、加工的食物,如:精白面粉、白面包、罐装水果、罐装蔬菜、饮料等。

第四,学会安排自己的食谱,不要偏食,不宜吃兴奋性食物,烟酒茶等要尽量避免。

强迫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主要采取解释性心理治疗。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要使患者认识到强迫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而不是器质性疾病,即使经过治疗,短时间内不见好转,也不会恶化,更不会转变为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行为治疗:对于有强迫行为的患者,应采用行为治疗。其中,以系统脱敏疗法最为有效。如对于登上高楼总是出现想向下跳的患者,可带患者走向二层楼。如无强迫意向,然后,再带患者走向三层楼、四层楼。经过反复多次训练、实践之后,常常可获得成功。

3.药物治疗:对于有强迫思维的患者,应采用药物治疗,目前公认:氯丙咪嗪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抗强迫症的药物。一般剂量为,氯丙咪嗪每次25毫克到50毫克,每天2—3次。

4佛洛依德9种自我心理疗法克服强迫症

如果你有此决心,不妨根据自己的情况试试以下几种自我心理疗法:

一、听其自然法

此法在于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任何事情听其自然,做完就不再想它。如好像有东西忘了带就别带它好了,担心门没锁好就没锁好了,东西好像没收拾干净就脏着乱着好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克服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症状是会慢慢消除的。

二、刨根究底法

让患者意识到造成心理疾病的真正原因,有助于症状的消除,所以你可以依靠自己或亲人从以下几条线索来探究童年的创伤性事件:

1、幼时受过的伤害性事件(如毒打、诱拐、诱奸等);

2、幼时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性事件(如使人致残、死亡、使财物严重受损);

3、幼时与你最仇恨的人和你最歉疚的人在一起生活的经历。同时你还应该探究症状的最初起因和隐藏的含义。

三、满灌法

简单地说,就是一下子让你接触到最害怕的东西。比如,你有强迫性的洁癖,请你坐在一个房间里,放松,轻轻闭上双眼,让助手在你的手上涂上各种液体,而且努力形容你的手有多脏。这时,你要尽量忍耐。当你睁开眼,发现手并非你想象的那么脏,对思想会是一个打击,即不能忍受只是想象出来的;若确实很脏,你洗手的冲动会大大增强,这时你的助手将禁止你洗手,你会很痛苦,但要努力坚持住,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焦虑会逐渐消退。但此法适合意志力较强的人进行。

四、系统脱敏法

先学会放松的方法,然后由易到难列出强迫性行为的次数和激怒情境,再对每种情境下的强迫行为逐渐进行放松脱敏。就洗手癖而言,应一步步地减少洗手时间,增加赃物的刺激量,依次执行下去。

五、当头喝棒法

当你开始进行强迫性的思维时,对增加大声喊“停”,或给助手信息让他喊“停”,但要注意信息要给得及时。当你在自疗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请别忘了向你身边的朋友或心理学家寻求帮助,大喊一声“我不要受‘强迫’”!

六、自由联想法

每次心理咨询让患者选择自己想谈的题目,如生活、家庭、工作、与人交往、爱好或发病经过等。总之随着脑中所涌现的念头脱口而出,不管说出来的事情彼此有无关联,是否合乎逻辑或幼稚可笑。

根据患者当时的心理状态,用同情的语调引导病人将伴有严重焦虑和冲突的事情进入病人的意识中,将压抑的情感发泄出来。由于许多事情属于幼年时代的精神创伤,当时所产生的情感反应常是比较幼稚的,现在当患者在意识中用成人的心理去重新体验旧情,就比较容易处理和克服掉。这叫做情感矫正,这样患者所呈现的症状也会自然消失。

七、解释法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心理咨询师的中心工作就是向患者解释他所说的话中潜意识含义,帮助患者克服抗拒,而使被压抑的心理资料得以源源不断地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暴露出来。解释是逐步深入的,根据每次咨询的内容,用患者所说过的话做依据,用患者能理解的语句明白的告知他的心理症结的所在。解释的程度随着长期的心理治疗和对患者心理的全面了解而逐步加深和完善,而患者也会在长期的心理治疗中,有自我意识中逐渐培养起一个对人对事成熟的心理反应和处理态度,因而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疗法的适应症是对心因性神经症,心理创伤、童年精神创伤、交通、空难、亲人突然离去等症状,不适合儿童、已出现精神错乱症状的各种精神病人。因为它需要长时间、多次疗程、费用开支大。但这一经典心理分析治疗的技术仍在各种改良的分析疗法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八、移情法

当患者沉入往事回忆,说出许多带有焦虑感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往往是与他关系密切的人物(例如父母)有关,自然,情感的发泄也是有针对性的(针对自己的父母)。在心理咨询中病人往往把治疗者当作他发泄的对象,这就叫移情,把过去与父母的病态关系转移到与治疗者的关系上。当病人出现移情,对治疗者表露出特殊的感情,咨询师一定要超脱自己,善于利用这一移情,循循诱导,让病人认识到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必要性。当这些从无意识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病态或幼稚情感和人际关系成为意识过程的内容时,这种不成熟的或“神经症性”的心理防卫机制就减弱了,移情问题也就随之消失了。

九、释梦法

“梦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做梦的人为了避免被人察觉,所以用象征性的方式以避免焦虑的产生”。“分析者对梦的内容加以分析,以期发现这些象征的真谛”。所以,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患者在会谈中也谈谈他做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和潜在内容(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5如何对强迫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真诚耐心对待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依据患者的强迫特点、年龄、性格、文化程度、职业、兴趣及社会家庭环境等不同,采用不同方法

(2)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运用交谈、启发、诱导、角色扮演等不同方式,每天有专职护士帮助患者分析并纠正认知的错误,以形成更为实际的正确认知;

(3)行为矫正:采用逐渐减量的方法,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允许患者每天自然表现自己的强迫症状,但护理人员监督、控制其减强迫时间或次数,使其逐日(或逐周)递减。对于可能伤害患者自身的强迫行为,必须保证患者的安全

(4)松弛训练:部分患者因反复出现的观念、行为是违反自己意愿的,很想摆脱,却欲罢不能,或因护理干预而进行的行为限制而使患者出现焦虑和痛苦,在其焦虑紧张时指导进行松弛训练,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

(5)加强心理治疗及护理:通过个别和集体以及家庭的心理治疗,让患者讲解内心体验,同时相同症状的病友进行现身说法,相互交流过程体验,学习适当的应对方法,增强自信。同时动员亲属等对患者不迁就姑息,也不矫枉过正,使患者逐渐从沉湎于穷思竭虑的境地中解脱出来

(6)督促参加工娱疗活动,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制定日常行为活动表,安排患者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强迫症应该怎么消除》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