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3
脂肪瘤的早期症状表现?脂肪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由增生的成熟脂肪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多见于40~50岁的成年人。危害患者健康甚至生命,下面我们来看下脂肪瘤的早期症状表现。那么,中医治疗多发性血管脂肪瘤的方法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医疗法。
1脂肪瘤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1、酒精和含酒精类的饮料。
2、规律饮食,早餐按时吃,吃好。
3、低胆固醇饮食。
4、不吃动物内脏。
5、鸡蛋、鸭蛋的蛋清,每周可以吃3-4个,而蛋黄应属少吃食物。
6、每日可吃250g的牛奶,但全脂奶粉、乳酪等奶制品应尽量避免服用。
7、不可多吃加工的果汁和加糖果味的饮料。
8、应避免常吃油豆腐、豆腐泡、素什锦等。
宜吃的食物
1、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2、进食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
3、低胆固醇食品有香菇,木耳,芹菜。
4、日常选用的油要多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5、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类辛辣食品。
6、用煮、蒸、烩、炒、拌、氽、炖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7、多饮水、多活动。
8、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9、食用油每日限用20g,品种:花生油、菜子油、豆油、葵花子油、色拉油、调和油、香油(芝麻油,避免食用:棕榈油、猪(牛羊)油、奶油、鸡(鸭)油和黄油。
5)主食限于每日500g左右(肥胖者应酌情减少),并以米、面、杂粮为宜,还可吃些豆类,但限于每日30g(或豆腐150g或豆腐干45g)。
2中医治疗多发性血管脂肪瘤
皮下脂肪瘤一般不用治疗,但较大而且妨碍身体其它功能、有自觉症状者,可先采用中医保守治疗的方法,能取得一定效果。具体治则可以健脾益气、理气化痰为主,方用二陈汤加减。党参、姜半夏、云苓、姜汁炒竹茄各12g,陈皮、炒白术、炒白芥子、皂刺、制香附各10g,丝瓜络、山慈菇、胆南星、炒二丑各6g,水煎,日服1剂,分3次服。加减:肿块难消加黄芪、白药子、土贝母、陈皮;皮疹在肩背加羌活;在躯干加郁金、柴胡;在腰骶加炒杜仲、川牛膝。外治:可取山慈菇,醋磨浓汁、外涂患处,每天3~5次,直至肿物消失。 手术:对内科保守治疗不效者,自觉症状明显者,应采取手术切除。术中应对伸展到周围组织中的瘤小叶彻底根除,以免复发。建议手术治疗!
气虚型宜健脾益气,化痰散结。药用:黄芪30克,人参、当归各15克,茯苓、白术、远志各12克,乌药、香附、木香、贝母、陈皮、川芎各10克,甘草6克,大枣7枚。气滞型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药用:当归15克,陈皮、赤芍、白芍各12克,乌药、川芎、香附、青皮、木香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3片。成药可用:(1)二陈丸,每次3克,日2次。(2)小金片,每次4片,日3次。外敷可用消瘤膏(硼砂、阿魏各等分,麝香少许,研细后,用大蒜捣烂成膏),醋或姜汁调敷。亦可以生南星、贝母共研细末,鸡蛋清和米醋调敷。
3脂肪瘤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1.人体的皮下组织出现脂肪瘤,多为单发性,常常出现在肩、背、臂、腹壁等部位,也有多发性以四肢及背部多见。成年人更容易患脂肪瘤,脂肪瘤的形状和大小不一,生长较为缓慢,通常呈圆形和扁形,而且有弹性。
2.通常长在腹内或腹膜后的脂肪瘤,症状为深部肿块。
3.肩部和颈背部,出现皮下脂肪增生的情况,导致脂肪堆积严重,则称为纤维脂肪垫,通常与长期挑重物有关,肿瘤生长后,会延伸到致筋膜中和肌肉间或肌层间,混合在正常组织之中,触摸有僵硬感。
4.痛性脂肪瘤一般为多发性,病症的分布较为对称,肿块有痛感,多为痛觉神经受压迫的原因。
4脂肪瘤患者家庭护理调养
健康人的肝脏中脂肪只占重量的3-5%,肝内如有过量脂肪沉积,为病理状态,临床上称为脂肪肝。
轻度的脂肪肝病人,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肝细胞的脂肪化仍然是可逆性的改变,只要注意治疗,多半可以恢复正常。如果脂肪肝持续时间较长,病人可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肝肿大、肝区隐痛、压痛明显,少数病人还可能出现轻度黄疸,肝功化验转氨酶升高,胆碱脂酶升高等,可使肝细胞进一步纤维化,重者则可能转变为肝硬化,直接影响健康。
治疗脂肪肝,除药物治疗外,关键是去掉或控制其病因。如果身体肥胖、热量摄入过多,则要控制饮食,做到定量、以素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平时宜食用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食油腻及含热量高的甜食品,以减少总热量的摄入,促使体内多余的脂肪氧化消耗。争取每半个月减轻体重0.5-1公斤,逐步降到正常标准体重。临床资料表明,长期饮烈性酒可直接造成肝损伤,而导致肝内脂肪蓄积或肝细胞纤维化,故脂肪肝病人应绝对忌酒。
另外,脂肪肝病人要坚持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因为这样能够促进肝脏代谢,有利于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耗肝脏内过剩物质,对肥胖及脂肪肝病人都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5脂肪瘤的早期症状表现
一般的脂肪瘤,有经验的医生,几乎都能做出明确诊断,一般的外科医生也可以做到70%-80%的准确诊断率。
表现为单个和多个皮下局限性肿块,或与血管球瘤并存,除肿瘤较大影响局部动作,或因压迫神经而引起疼痛外,一般无自觉症状。极少恶变。
1.可发生于任何部位 病变好发于颈、肩、背和腹部,亦可见于腹膜后和内脏。最常见于头、颈、臂和胸等部位皮下组织。约有7%皮损呈多发,多发皮损发育早,单发损害发育迟,到一定程度时即停止生长。
2.单发性脂肪瘤 脂肪瘤形态不一,常呈扁球形、结节分叶状或蒂状的质软的皮下肿块,有时为弥漫性肿块,可推动。质软而有弹性,不与表面皮肤粘连。一般界限清楚,生长缓慢,除非肿物过大,压迫局部神经分支而产生疼痛感觉,一般无症状,大者达几公斤。一般肿物的体积达到一定大小后,常停止生长,呈静止状态。被覆表面皮肤正常,多数皮损直径<5cm,其底较广。挤压瘤体基部时,表面皮肤可呈“橘皮”样,为皮下脂肪内垂直走向皮肤的纤维束牵拉所致。有时可出现自发萎缩或钙化、液化的现象。
2.多发性脂肪瘤 可散在全身或局限于体表某部,数目在两个以上,甚至上百个。呈大小不一的、无痛性皮下结节,部分呈对称性生长(图3)。生长活跃时则有疼痛感.经常伴发于神经纤维瘤病。
3.血管脂肪瘤 具有典型脂肪瘤一切特征,多见男性中青年。有时有家族史。病程缓慢,好发于前臂、腰、股部,蚕豆或黄豆大小,有时能自行胀缩,伴疼痛感。其疼痛原因推测与血管球瘤有关,或为周围组织反应如水肿、炎症的刺激或为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所致。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治疗多发性血管脂肪瘤》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