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的食疗误区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5-23

“大夫,病人需要忌口吗?”,“可以吃辣的吗?”,“有人说得肿瘤吃的越好肿瘤长得越快”等,诸多此类问题经常困扰着病人,也让门诊医生头疼不已,那么到底癌症病人的饮食该不该有这么多顾虑,目前有哪些常见误区总结如下,希望能帮助癌症患者。

1预防癌症的注意事项

邻居的大爷大娘都得了癌症,大爷是肝癌,大娘是肺癌,,为何两个人都得癌症呢,是和生活习惯有关还是脾气秉性有关呢,总结了一下,大爷脾气不好,大娘省俭,剩的食物从来都不舍得扔掉,老吃坏的,所以癌症一定要预防要从生活习惯做起,分享给大家,希望有帮助。

1首先预防癌症要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情绪要稳定,不要过喜过怒,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2第二是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癌症。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3第三我们说的酸性食物是指蛋黄、乳酪、白糖、鸡肉、猪肉,牛肉,等等,碱性食物是指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番茄、香蕉、橘子、香瓜、草莓、等等,希望大家引以为意,把癌症拒之门外。

查看详情>>

2癌症患者的食疗误区有哪些

误区1 吃得越有营养,肿瘤会长得越快?

门诊经常碰到很瘦的病人,以素食为主,很少吃肉和蛋之类的食物,病人或家属会说:“有朋友说得了肿瘤不能吃太营养的食物,否则会导致肿瘤变大,所以我们不让吃肉?”,甚至有时候一些医生也会这样要求病人限制饮食,但实际上肿瘤细胞的生长跟病人吃多少营养并无关系,癌细胞直到人死亡前,都在抢夺正常细胞养分,即使病患营养不良,癌细胞照样增长,饥饿只会让病人身体消耗的更快,加速疾病恶化。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研究的结果,癌症病患饮食热量至少应增加20%,且目前无证据显示人体增加养分,会使癌细胞成长更快,反而有许多病患因养分充足而长期存活。做为消化肿瘤科的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对病人的营养也是关注最多,营养状况好的患者在对治疗的耐受性和预后方面都明显要好于营养状况差,消瘦的患者。癌细胞可以“饿死”的说法是完全没有科学根据的。

误区2 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继续变瘦是必然的,不必太在意?

癌症患者在治疗中体重继续下降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1.接受放射、化疗时,会因为副反应如:口腔溃疡、恶心,食欲不佳导致体重下降;2.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争抢营养,病体对抗肿瘤消耗体力;3.食道、胃等消化系统的癌症影响养分吸收。在这个过程中,体重与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治疗如果有效,肿瘤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即使有一些副反应,但在副反应消失后体重会很快恢复,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这种表现尤其明显;在治疗过程中如果病人体重下降一定要考虑原因,治疗的副反应引起的则需要通过一些方式减轻不良反应,增加耐受;如果是因为消化道肿瘤影响吸收,则可以通过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补充肠内营养剂等,提高营养成分摄入。研究显示50%患者在确认罹癌时体重都已下降,肿瘤细胞影响人体代谢,变瘦是必然,但是治疗时给予搭配适当营养支持,对改善病人身体状况,提升存活率大有帮助。

误区3 肉类会助长癌细胞,吃素比较好?

很多病人或家属相信“吃鱼、鸡肉、牛肉等对身体不好”,这些信息的获取一般来自于网络、某些病人或朋友,而且相对于专业医生的话,病人和家属更愿意相信这些非正规途径得来的信息,越是流传的他们越是相信,例如有些手术后病人,相信鱼肉、鸡肉等是“发物”,会引起伤口不愈合,所以术后长时间吃素食,造成热量、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组织细胞修复的必须成分不足而引起伤口不愈合,同时免疫力持续下降还会增加感染机会。

因此提醒广大患者 “肉类不会加速肿瘤癌细胞生长”,吃素癌友除多吃各种蔬菜水果,更要补充全谷、豆类、蛋、奶,均衡饮食,这样可以帮助机体尽快恢复健康。

误区4 癌症患者饮食尽量清淡,最好少吃油腻?

均衡的营养摄入才是维持身体健康之本,即使清淡饮食,也要需要补充其他机体必备的营养元素,而油脂中含有人体必备的脂肪酸,好的油脂例如橄榄油、苦茶油等不饱和脂肪酸高的油脂,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还有坚果等,癌症患者应多摄入,对提升免疫力很有帮助。

误区5 癌症患者忌食“辛辣”等食物

医生还经常会被问及“得了癌症是不是就不能吃辣的了?”,可能很多医生往往会习惯性的给患者肯定的答案,但实际上这些回答往往是缺少根据的,国内很多地方吃辣已经成为习惯,然而并没有在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等方面高于其他地区,而吃辣会刺激肿瘤生长加速更是没有任何根据,辣只是人的味觉,和酸甜苦等并无特殊差别,很多病人只有吃辣食物才有食欲,而得了肿瘤之后,因为这样误解,则被要求完全忌口,这样一来,肿瘤本身以及放化疗都会引起食欲减退,再改变吃辣饮食习惯,往往会让病人更加没有食欲,这样对病人的康复也就没有任何好处。

误区6 只要能打营养针,吃不下也没关系?

很多病人住院后会要求医生给输营养液,认为静脉补充几天营养,身体就会更好,不吃都没关系,而实际上,人体肠道的营养来源主要是靠食物进入肠道吸收的,如果长时间不进食,肠粘膜就会萎缩,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从而也易感染,因此只要能吃,就一定要尽量通过正常方式摄入营养成分,补充的方式可以用肠内营养制剂进行。静脉给予脂肪乳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往往很难为人体吸收,更多是以能量形式消耗掉,甚至普通的点滴,还不如喝运动饮料更能补充体力。即使是医疗用完整营养素(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乳剂、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可维持改善病危、无法进食的病人营养代谢,但也不宜长期使用。

总的来说,肿瘤患者因为恶性肿瘤本身的消耗以及治疗带来的影响,对营养的摄取相对于健康人群要求更加细致,营养一方面要有侧重,另一方面也更需要均衡,切不可因为一些流传的说法而对患者饮食给予限制,如果病人和家属对于营养方面有疑问可以咨询正规医院专业的营养师,目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正在开展一项晚期肿瘤患者营养支持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临床研究,希望能通过该研究给予今后癌症患者治疗的营养干预给予指导。

3哪三类人易患癌症

癌症是人们比较害怕的疾病,以现在的医学手段还无法将其完全治愈,所以专家们总是建议大家要学会预防,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有三类人是比较容易患上癌症的,现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究竟是哪三类人。

1一是病史因素,如80%的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长期患胃病的人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

2二是癌症家族遗传因素,如家里母亲或姐妹得过乳腺癌的人,患乳腺癌的危险比没有家族史的人要高。

3三是职业因素,如果工作中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或者工作环境污染严重,更容易患癌症。此外,有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如吸烟等,也属于癌症的高危人群。

注意事项:不要抽烟喝酒熬夜,多多运动。

查看详情>>

4癌症的病因有哪些

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多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环境与行为对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据估计约80%以上的恶性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各种环境的和遗传的致癌因素可能以协同或序贯的方式引起细胞非致死性的DNA损害,从而激活原癌基因或(和)灭活肿瘤的抑制基因,加上凋亡调节基因和(或)DNA修复基因的改变,使细胞发生转化。被转化的细胞可先呈多克隆性增生,经过一个漫长的多阶段演进过程,其中某个克隆相对无限制扩增,通过附加突变,选择性形成不同特点的亚克隆,从而获得浸润和转移能力,形成恶性肿瘤。因此,肿瘤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基因病。

1. 外界因素

(1)化学因素:如烷化剂、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氨基偶氮类、亚硝胺类、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等,可诱发肺癌、皮肤癌、膀胱癌、肝癌、食管癌和胃癌等。

(2)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如X线可引起皮肤癌、白血病等,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癌,石棉纤维与肺癌有关,滑石粉与胃癌有关,烧伤深瘢痕和皮肤慢性溃疡均可能发生癌变等。

(3)生物因素:主要为病毒,其中1/3为DNA病毒,2/3为RNA病毒。DNA病毒如EB病毒与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有关,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与宫颈癌有关,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有关。RNA病毒如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与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有关。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也有关系。

2. 内在因素

(1)遗传因素:真正直接遗传的肿瘤只是少数不常见的肿瘤,遗传因素在大多数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是增加了机体发生肿瘤的倾向性和对致癌因子的易感性,如结肠息肉病、乳腺癌、胃癌等。

(2)免疫因素: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如丙种蛋白缺乏症患者易患白血病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肾移植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肿瘤发生率较高,但大多数恶性肿瘤发生于免疫机能“正常”的人群,主要原因在于肿瘤能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并破坏机体免疫系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3)内分泌因素:如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腺癌有关,生长激素可以刺激癌的发展。

5癌症有哪些表现呢

恶性肿瘤的的临床表现因其所在的器官、部位以及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但恶性肿瘤肿瘤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即便有症状也常无特征性,等患者出现特征性症状时,肿瘤常已经属于晚期。一般将癌症的临床表现分为局部表现和全身性症状两个方面。

1.癌症的局部表现

(1)肿块:癌细胞恶性增殖所形成的,可用手在体表或深部触摸到。甲状腺、腮腺或乳腺的癌可在皮下较浅部位触摸到。肿瘤转移到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某些表浅淋巴结,如颈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容易触摸到。至于在身体较深部位的胃癌、胰腺癌等,则要用力按压才可触到。恶性肿瘤包括癌的肿块生长迅速,表面不平滑,不易推动;良性肿瘤则一般表面平滑,像鸡蛋和乒乓球一样容易滑动。肺部等胸腔器官无法直接触摸到,但在胸片或CT上可以看到相应的肿块,或在锁骨上等部位触摸到转移的淋巴结肿块。

(2)疼痛: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或破溃、感染等使末梢神经或神经干受刺激或压迫,可出现局部疼痛。出现疼痛往往提示癌症已进入中、晚期。开始多为隐痛或钝痛,夜间明显。以后逐渐加重,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停,尤以夜间明显。一般止痛药效果差。

(3)溃疡:体表或胃肠道的肿瘤,若生长过快,可因供血不足出现组织坏死或因继发感染而形成溃烂。如某些乳腺癌可在乳房处出现火山口样或菜花样溃疡,分泌血性分泌物,并发感染时可有恶臭味。胃、结肠癌形成的溃疡一般只有通过胃镜、结肠镜才可观察到。

(4)出血:癌组织侵犯血管或癌组织小血管破裂而产生。如肺癌患者可咯血或痰中带血;胃癌、食管癌、结肠癌则可呕血或便血,泌尿道肿瘤可出现血尿,子宫颈癌可有阴道流血,肝癌破裂可引起腹腔内出血。

(5)梗阻:癌组织迅速生长而造成空腔脏器的梗阻。当梗阻部位在呼吸道即可发生呼吸困难、肺不张;食管癌梗阻食管则吞咽困难;胆道部位的癌可以阻塞胆总管而发生黄疸;膀胱癌阻塞尿道而出现排尿困难等;胃癌伴幽门梗阻可引起餐后上腹饱胀、呕吐等。总之,因癌症所梗阻的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6)其他:颅内肿瘤可引起视力障碍(压迫视神经)、面瘫(压迫面神经)等多种神经系统症状;骨肿瘤侵犯骨骼可导致骨折;肝癌引起血浆白蛋白减少而致腹水等。肿瘤转移可以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区域淋巴结肿大,肺癌胸膜转移引起的癌性胸水等。

2.全身症状

早期恶性肿瘤多无明显全身症状。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非特异性全身症状有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病质、大量出汗(夜间盗汗)、贫血、乏力等。恶病质常是恶性肿瘤晚期全身衰竭的表现,不同部位肿瘤,恶病质出现早晚不一样,一般消化道肿瘤者可较早发生。

某些部位的肿瘤可呈现相应的功能亢进或低下,继发全身性改变,如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引起高血压,甲状旁腺腺瘤引起骨质改变等。

此外,有些肿瘤如肺癌,由于产生内分泌物质,产生与转移、消耗无关的全身症状,即副肿瘤综合征等,表现为肺性骨关节病、Cushing综合征、Lambert-Eaton综合征、异位ADH分泌综合征等。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癌症患者的食疗误区有哪些》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