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3
日益增高的癌症发病率成为现代人无法回避的沉重话题,而对某些职业的人来说,患癌的风险更是明确。我国卫生部印发的《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中,明确提示职业危害已经排在吸烟、乙肝病毒感染和膳食不合理之后,成为最主要致癌因素之一。癌是怎么引起的?5种饮食方式注定得癌?一起来看下。
1癌是怎么引起的
癌症的病因:癌细胞是从正常细胞经过一个称为转化的复杂过程发展而来。这个过程的第一步是启动,使原来细胞的基因物质变成癌细胞性。细胞基因物质的改变是由致癌物所引起--如化学品、病毒、放射线、或日光。但是,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对致癌物一样敏感。细胞中的一个基因缺陷或其他称为启动剂的物质可使细胞更敏感。甚至慢性物理刺激也可使细胞变得更敏感成为癌细胞性。在第二步,即促进作用,一个经过启动的细胞变成癌细胞。促进作用对一个没有启动的细胞是不起作用的。这样,几个因素,常常是敏感细胞和致癌物共同作用对发生癌症是必需的。
在一个正常细胞变成一个癌细胞的过程中,癌症最根本的是DNA发生了变化。细胞基因物质的变化常常难以测定,但有时候一个特定的染色体形状或大小的变化代表某一特定的癌症。例如,一种叫费城染色体的异常染色体在80%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病人中发现。基因改变也在脑肿瘤和结肠癌、乳腺癌、肺癌以及骨癌中发现。
一系列染色体的改变对某些癌症的发生可能是必要的。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一种息肉能发展成为癌症的遗传性肠道疾病)的研究表明了这些改变在结肠癌中可能起的作用:正常情况下5号染色体抑制基因控制肠壁生长,由于不再受该抑制基因作用,正常肠壁细胞开始更加活跃地生长(过度增生)。一个轻度DNA改变促使形成腺瘤(一种良性肿瘤)。另一基因(RAS癌基因)使腺瘤生长更加活跃,随后的18号染色体上一个抑制基因丢失,进一步刺激腺瘤,最后17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丢失,使良性腺瘤转化成为癌症。其他一些改变可使癌症转移。
即使这样当一个细胞变成癌细胞时,在它繁殖形成癌症之前免疫系统常常能消灭它。当免疫系统功能不正常时如在有艾滋病的人群和接受过免疫抑制药物治疗以及患有某种自身免疫疾病的人中,癌症更可能发生。但免疫系统不是保险的,即使在它的功能正常时,癌症也能逃避免疫系统的保护监视作用。
2癌症最喜欢5类职业
你熟知的职业病有哪些?
或许有人会举出颈椎病、鼠标手、过劳肥,但你可能不知道,癌症可能也是这些职业病的一员。
这个说法不是危言耸听,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称,全球范围内,所有癌症中的19%由包括工作环境在内的环境因素引起,每年导致130万人死亡。除了环境,工作时间、工作中的某些不良姿势或行为,也可能是癌症的“推动剂”。
“职业癌”就在身边
在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看来,以下癌症与职业的关系不容忽视。
1乳腺癌、前列腺癌
高危人群:这两类分别是在女性和男性中高发的癌症,在经常熬夜的职业中较为高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体适应自然环境形成的规律,长期熬夜,会影响高级神经中枢,干扰内分泌,影响免疫机制。
媒体人(抱住生命君哭一个)、广告人等从事创造行业的人群常需要熬夜,高强度工作易导致精神压力大、幸福感降低,导致各类疾病发生。类似职业还有医生、护士等。
对策:这类人应安排好工作,尽量避免因看电视、上网等娱乐活动熬夜,平时还要多运动,保持心情愉快。建议重视体检,发现疾病尽早治疗。
2子宫内膜癌、肠癌等多种癌症
高危人群:程序员、司机等久坐的工作,与多种癌症相关。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的研究称,久坐可能引发癌症。久坐时间每延长2小时,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10%,患肠癌的风险增加8%。
程序员、司机等人群大多血液循环不畅,其中,男性的睾丸容易受到压迫,导致前列腺炎。久坐还会影响消化功能,引起代谢系统紊乱,多种癌症的风险都会增加。
现在,很多女性也加入了“久坐”阵营,她们可能因工作、追剧等久坐不动,这种行为长期延续,也会增大癌症风险。
对策:建议每工作1~2小时,站立15分钟。同时,每天坚持锻炼,注意三餐规律。
3肺癌
高危人群:煤矿、石油、化工、钢铁等行业工作者,肺癌风险相对较高。煤矿、石油在开采、挖掘、清理、运输等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粉尘和其他有害物。长年累月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就可能对肺部造成伤害。一般来说,从事该行业二三十年以上,并长期处于一线的员工属于肺癌高危人群。
对策:这些行业的工作者应做好防护措施,为降低癌症高发风险,建议每五年更换一次岗位。
4皮肤癌
高危人群:飞行员患皮肤癌风险高。英国国家统计局和卫生与安全管理局2009年公布的一项职业死亡率调查显示:飞行员和机组人员患皮肤癌(特别是恶性黑色素瘤)的风险明显较高。一些研究者认为,暴露于辐射可能是引发皮肤癌的因素。
此外,需要长期进行室外工作的人、喜欢开窗开车的司机等长时间接触日晒的人,也应注意预防皮肤癌。
对策:建议这类人注意做好防晒工作,并重视体检,发现皮肤有明显异常,应及时就诊。
5其他
高危人群:消防、救援工作者也是不可忽视的癌症高发人群。他们在工作中精神高度紧张,面对各种人离世,心理压力大,会降低免疫功能,给疾病可乘之机。
美国“9·11”事件过去14年时(2015年),官方数据显示,3700多名当时参与地面营救、清洁的人员确诊患癌。其中,甲状腺癌、白血病、肺癌、食道癌、前列腺癌是他们患上的主要癌症类型。除了救援时的粉尘,心理因素也是让救援人员癌症高发的主要因素。
对策:除了调节好心态、重视体检外,必要时应对这类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并及早发现、解决身心问题。
需要提醒的是,癌症的发病风险,除了和职业有关,还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饮食等有密切联系。
不论是什么职业,如果生活方式长期不健康,都可能增大癌症风险。
35种饮食方式注定得癌
过食温热性食物
所谓的温热性食物,一是指直接感受到的温度过高、过烫的食品;一是指属于中医药性划分中的温热之性食物。因为过于辛热,容易损伤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所以这类性质的食品最易诱发的是消化系统的肿瘤。
过烫饮食是导致食道癌等消化道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饮食过热,会损伤、刺激食道黏膜上皮,长期刺激下将诱导组织恶变。中国人的消化道肿瘤明显高于西方人,就是与中国人多喜热食,一日三餐均喜配以热汤,如菜汤、面糊等有关;相对于中国人,西方人的饮食较为简单,平时少见热汤,而多饮用果汁、可乐等冷饮。
酒为辛热之性,长期饮酒,是消化系统肿瘤发病最常见的因素。山东西南地区为食道癌的高发区,就与这一地区饮食中嗜热、嗜酒有关。其实,早在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认为酒精饮料的过度消费与口腔癌、喉癌及食道癌有关。在分别对江苏启东县肝癌相对高发的通兴乡与相对低发的西宁乡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前者肝癌病死率是后者的2.5倍。而两乡只有一路之隔,自然环境基本相同,吸烟率也相当,所不同的是肝癌高发区的人们爱喝酒,低发区的人们则喜欢饮茶。
同样属于中医热性食物的还有煎炸、熏烤的食物,这类食物因经过高温的油炸和烤制,亦随之变为热性食品。经研究证实,长期食用此类食品,易于导致胃癌、肠癌、肝癌等。
就像中国人嗜茶一样,西方人多喜喝咖啡。美国学者在经过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后认为,咖啡因对胰腺癌和膀胱癌的形成有一定影响。经常饮咖啡的人比不饮咖啡的人患这两种癌的可能性大2~3倍。在胰腺癌患者中,至少一半是由于过多饮用咖啡引起的。
五味失调
中医认为饮食应五味调和,甘、苦、酸、辛、咸的食物要均匀食用,任何一味偏食,都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在引起肿瘤的因素中,肥甘厚腻太过与咸味太过是常见因素。
肥甘厚腻太过
中医的肥甘厚腻之品,属于甜味、油腻性食物。从临床研究来看,甘味食物即淀粉类、糖类食物,摄入过量易导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能促发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胰腺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肿瘤属于积证的范畴,《内经》认为,积证就是津液、淤血的凝滞,而肥厚饮食,容易助湿生痰,无疑会加重这些病理产物的凝聚。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经常吃高脂肪饮食可促使肝脏分泌更多的胆汁,进入肠道后,胆汁中的初级胆汁酸在肠道厌氧细菌的作用下转变成脱氧胆酸及石胆酸,而这两种物质均是促癌剂,可以使肠道黏膜癌变。同时,脂肪还能为多种肿瘤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咸味太过
除了食盐,咸味食物还包括咸菜、咸鱼、咸肉以及其他腌制食品等。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常食腌制食品者食管癌发病的危险性是不常食用者的2.79倍。嗜食咸味食物最容易导致的癌症是胃癌。嗜食咸鱼的日本渔民,胃癌、食道癌的发生较为普遍。嗜食咸鱼亦是致鼻咽癌的一个重要因素。马来西亚研究人员发现,沿海居民患鼻咽癌较多,原因与他们爱吃咸鱼有关。我国普查资料证明,在胃癌高发区,人均每天摄人食盐50克;而胃癌低发区,人均食盐摄入量仅为6克左右。
实际上,盐本身并不致癌,引起癌变的原因是高浓度的盐溶液易破坏胃黏膜保护层,引起黏膜糜烂或溃疡。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遭到致癌物质的入侵,就会产促使胃黏膜细胞局部癌变。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只是不可过量食用。一般认为,正常人摄盐量应控制在每天6克以内。
霉烂食物
黄曲霉毒素已被公认为是最强烈的致癌物,而黄曲霉菌富含于霉烂的谷物、玉米、花生中,该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易于生长繁殖,研究发现其可诱发实验动物的多种肿瘤。这种因素是导致亚洲、非洲某些地区癌肿高发的重要原因。
4癌症给患者造成哪些不适
癌症的症状:
(1)原因不明的消瘦、无力,上腹无规则的疼痛,食欲下降,特别厌食肉类食品。
(2)非怀孕和哺乳的妇女,有乳头流水或能挤出液汁。
(3)身体征何部位如乳腺、颈部或腹部出现逐渐增大的肿块。
(4)干咳、痰中带血,胸闷胸痛,久治不愈。
(5)中年以上的妇女,性交后阴道有少量出血,或平时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或是停经数年后又来月经,白带明显增多。
(6)不伴腹痛的逐渐加深的黄疸和上腹包块。
(7)肝脏肿大的速度较快,并伴有肝区疼痛。
(8)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血尿。
(9)皮肤溃烂长久不能愈合。
(10)黑痣突然增大,同时伴有灼痒、破溃,出血疼痛或痣上的毛发脱落。
(11)反复发热和顽固性的牙齿出血,皮下出血和进行性贫血。
(12)反复出现的不明原因的高热。
(13)口腔粘膜,或女性外阴或男性阴茎龟头上出现白斑,而且迅速扩大和灼痒不适。
(14)进行性双下肢无力,感觉异常,动作失调或伴大小便有时失禁。
(15)无明显外力作用所致的股骨和肱骨等大骨的骨折。
(16)进食吞咽时胸骨后有异物梗塞感、刺痛感或自觉食物通过缓慢。
(17)鼻塞,经常少量鼻出血或鼻涕中常带血丝,伴有偏头痛、头晕、耳鸣和颈上部耳垂下方前后部位摸到肿大淋巴结。大便习惯改变,或腹泻和便秘经常交替出现,或大便常带脓血,或大便变细变扁。
(19)逐渐加剧的头痛,伴突然出现的短暂的视力障碍和呕吐。
(20)青少年肘或膝关节剧痛、肿胀,用抗风湿药或抗菌素类药治疗无效等。
5癌症疼痛的护理
(一)由癌症本身引起
大多数疼痛是由肿瘤直接侵犯骨骼、神经、软组织及内脏所致。如癌肿压迫骨、神经、内脏、,皮肤和软组织的侵犯、转移,癌症本身引起的疼痛占63.2%。
(二)与癌症治疗有关
疼痛也可以由肿瘤的治疗所致,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和生物治疗。如开胸术后疼痛、化学治疗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性疼痛、放射治疗诱发的粘膜炎疼痛,与癌症诊治有关的疼痛占22.9%。
(三)社会心理因素
由于癌症诊断、对治疗及预后的担心,造成病人巨大的心理压力,增加了病人的恐惧、焦虑、抑郁、愤怒、孤独感,使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的疼痛占13.9%。
许多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和行为习惯上的因素可以对疼痛体验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虽然医务人员及研究者倾向于把重点放在剧烈的疼痛上,但改变疼痛控制中的某些环节因素,可以对疼痛的体验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疼痛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包括如下因素:
(一)疼痛的性质及类型(如神经性疼痛还是躯体性疼痛;疼痛迅速加剧还是平稳存在)
(二)是否存在其它症状,如恶心或呼吸困难
(三)是否对疼痛恐惧
(四)是否存在其它的恐惧或焦虑,尤其是对死亡的恐惧
(五)是否以往有过成功应对疼痛的经历
(六)是否抑郁,还是心理状态良好
(七)是否精神痛苦
(八)家庭或其他内部成员关系紧张还是相互支持
(九)失望还是充满希望
(十)疼痛对患者、家庭、医护人员意味着什么
(十一)在部分医护人员中对患者疼痛事先形成的概念(如患者的疼痛应轻于目前所经历的疼痛或患者就应感受疼痛,还是患者根本就不应感到疼痛),其中最坏的状况是把疼痛与其它因素相结合,并且这些因素与疼痛相互干扰,加重症状,如疼痛导致焦虑,焦虑导致心理矛盾冲突,加重焦虑,造成躯体紧张,从而加重疼痛。严重的疼痛可以出现抑郁,如此进入到恶性循环。因此在疼痛控制中要重视和促进积极因素对患者疼痛的影响,积极应对消极因素对癌症疼痛的影响。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种饮食方式注定得癌》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