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部肿瘤

更新时间:2023-05-23

很多人以为长肿瘤、患癌症通常都是成人的事,其实小孩子也会被这可怕的病魔折磨,有的在胚胎时已经长了肿瘤。与常人不同的是,这些肿瘤只有儿童专有,且大都长在腹腔。那么,婴儿腹部肿瘤该怎么办呢?下面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浅谈初生婴儿血管瘤的症状

相信大家在听到血管瘤这个词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肿瘤。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对人体并不会造成巨大的,只要早期进行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初生婴儿血管瘤的症状,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海绵状血管瘤:损害一般较大,自行发生,在原有毛细血管瘤处发生或位于皮下,呈圆或不规则形,可高出皮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不太清楚,质软而有弹性,多呈淡紫或紫蓝色,挤压后可缩小,表面皮肤正常或与肿瘤粘连而萎缩,这是初生婴儿血管瘤的症状之一。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好发于头皮和面部,可累及口腔或咽部粘膜。海绵婴儿血管瘤可伴有血小板减少症和紫癜,主要发生于婴儿,偶见于,是一种严重类型,约1/4病例死于出血、呼吸道感染或恶变。

鲜红斑痣:又名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婴儿血管瘤表现为一或数个暗红色或青红色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皮面,压之易褪色,头颈部多见、常在出生时出现,可随人体长大而增大,发生于枕部及额部或鼻梁部者可自行消退,较大或广泛的病损常终身持续存在。

蔓状血管瘤:由曲张、蜿蜓、盘曲如肠襻状的异常血管群组成,可见曲张的血管影,质软,用手摸有明显的波动感,且温度较高。好发于的外部、口唇部和肢体部位。

混合型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其他类型血管瘤,两种或更多同时存在一起的良性血管瘤。是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血管瘤,初生婴儿血管瘤的症状是什么呢?此血管瘤多发生在面颈部,也可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一般出生时已存在,最初颇似草莓状毛细血管瘤,但很快扩展至皮肤范围以外,而深入真皮和皮下组织。

如果你对这些初生婴儿血管瘤的症状,了解得不够清楚,可以在网上通过一些图片,更深入了解这种疾病。

2婴儿腹部肿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刘钧澄

[病案]

肝脏几被肿瘤占据的患儿,术后复发几率很小

很多人以为长肿瘤、患癌症通常都是成人的事,其实小孩子也会被这可怕的病魔折磨,有的在胚胎时已经长了肿瘤。与常人不同的是,这些肿瘤只有儿童专有,且大都长在腹腔,需要手艺好的外科医生进行切除,而中山一院的刘钧澄就是这样一个致力于解决小儿疑难的、复杂的实体瘤诊治难题的外科专家

“两年前曾收治一例疑难的、罕见的巨大肝母细胞瘤患儿,才一岁多,其肝脏几乎全被肿瘤占据。”说起来,刘钧澄还记忆犹新。该患儿曾在多家大医院就诊,被认为手术风险及难度极大,医生均劝家长放弃。即便收治到刘钧澄的病区,院内专家会诊的意见还是认为完全切除肿瘤的机会为零,只能考虑进行肝移植术。“当时家属不接受这个现实,也没有移植的钱,坚持要我手术切除。”刘钧澄说自己被逼上了火焰山,可凭着家属高度的信任和自己对专业孜孜不倦的追求,经过细致严谨地研讨后,刘钧澄制定出一系列可行性治疗方案,然后完善各项术前准备,精心调理患儿术前营养状态,同时也做好自体肝移植术等准备。患儿最终获得手术切除肝脏肿瘤的良机,避免了贸然进行肝脏移植的高风险。“现在小孩4岁多了,活蹦乱跳的,复发的可能性也很小。其实小孩对化疗的敏感程度远好过成人。”刘钧澄开心而自豪地说。

从1977年就开始从医做手术的刘钧澄,现在每次做大手术前还会重新看一遍医学解剖图。“我习惯每一次大手术前都会事先在脑中像过电影一样地想好隔天手术所需要的程序和步骤,如果发觉哪一步没准备好,我就会立即补上。”为了充分准备,术前他会拿出厚厚的医学书翻一翻。“有人问我给这么小的小孩做手术是不是很难?其实我倒觉得小孩的手术比大人的好做。你打开小孩的肚皮,里面的血管和组织清晰可见。不像成人肚子里有那么多脂肪,那么多病变!”刘医生爽朗地笑着回答。

[提醒]

“建议家长在小孩出生起每半年做一个腹部的B超。”

“小孩肿瘤治疗疗效好于大人,家长也不应轻言放弃。”刘钧澄

[答问]

Q:如何能早期发现孩子患上肿瘤呢?

A:小儿肿瘤常见的主要是腹腔内的实体瘤,例如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如果不及时得到治疗可能致死。建议家长在小孩出生起每半年做一个腹部的B超。简单判断是否有肿瘤的方法:1、婴儿平躺时从其盆腔往腹腔上摸,看是否有硬块。2、细心观察小孩的肚子会不会异常得很大,且每天都有明显增大的情况发生。小孩肿瘤治疗疗效好于大人,家长也不应轻言放弃。

Q:小孩治好后会不会复发?如何追踪观察?

A:对于恶性实体瘤,建议术后还要继续按照医生的嘱咐化疗、放疗或综合治疗。治疗结束后还应定期做影像方面及验血等检查,如有复发迹象,不要掉以轻心。

Q:孩子3岁半得了原发性肝肿瘤怎么办?切掉后肝功能还能再生回来吗?

A:原发性肿瘤分良性及恶性。良性建议做手术切除,术后经病理观察再确诊。恶性的又分为肝母细胞瘤、肝脏肉瘤及肝癌。其中肝母细胞瘤可通过影像学帮助发现,经化疗及治疗后会逐渐下降至正常;建议术后进行追踪和定期检查。对于肝癌,则可通过打乙肝疫苗加以控制,而对于十多岁小孩常见的肝脏肉瘤则建议手术切除。小孩切掉肿瘤后其肝脏的代偿加强。切除2/3- 3/4后绝大多数小孩还能代偿。

[TA擅长啥]

刘钧澄

广东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和广东抗癌协会儿童肿瘤副主任委员。擅长小儿普外、实体瘤、新生儿外科及泌尿外科的疑难病例、罕见病例的诊治。对胆道闭锁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二十年多年的系列研究,治好一批生存超过二十年的患儿。

出诊时间

每周一上午教授门诊

3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

半数以上血管瘤在5-10岁左右自行消退,以往多采取“等待和观察”的保守治疗。但随着治疗方法增多,无创伤治疗技术产生,建议积极治疗。对唇部、眼险、外阴等易受摩擦部位的血管瘤,既影响功能,且易出现溃疡,自行消退者少,宜早期积极治疗。另外血管瘤即使能自行消退,也是一种危险,特别是面、颈部血管瘤会造成明显畸形,对患者身心健康及其家人造成影响。再者,创伤对生命和功能构成严重影响,如影响视力和进食,有气道阻塞。位于某些特殊部位,不能自然消退的血管瘤或消退后易遗留瘢痕或变形的病例,更应长期积极治疗。有条件者,最好采用无创伤的方法孕期治疗,对防止病灶增殖造成种种并发症及后期的外观恢复均有利。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除有明显自然消退倾向的损害外,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放射治疗 增殖期血管内皮细胞对放射线较敏感,射线对许多血管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成熟的内皮细胞不敏感。仪适宜于增生期血管瘤的治疗。治疗方法:根据血管瘤的大小及深度,选用相应组织半价层的X线,每次0.1 -2Gy,每周1-2次。大多数皮损在照射10Gy后消退,少数需要12Gy左右。一般根据病变性质设定总剂量,将总剂量分次照射,隔日或每周2次,直到完成预先设定的总量为止。分次照射比一次照射安全。对于同一个人或治疗部位而言,一生中总剂量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在10 - 12Gy左右,不可随意超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放射剂量过大,浅层X线累计超过15Gy,境界线超过50Gy会造成骨生长中心的阻抑、深部组织损伤及慢性放射性皮炎等并发症。有些20-30年后出现肉瘤。颈部甲状腺、甲状旁腺、唾液腺功能衰竭,胸部放射后乳腺发育受阻,因此发生在腺体附近的血管瘤选择放射治疗要慎重。男性睾丸区,女性卵巢区应避免放射治疗。

2.铜针置留治疗 铜针插入瘤体内,血液可大量吸附铜,表面形成血栓产生无菌性血管内膜炎症反应,导致纤维化使血窦闭塞。主要适宜于静脉畸形和脉管畸形的治疗。

3.电化学疗法 组织电阻中,皮肤电阻值最高,血管瘤体电阻值最低,在血管组织中,超声高能电荷能够形成高能容积电势场以电荷流为中心形成同心圆环形传导,导致电势场中性分子极性排序改变,产生极强的生物化学反应,瘤体细胞及间隔组织细胞出现凝固收缩从而使血管管腔闭塞,瘤体细胞坏死形成纤维化修复反应,消除血管瘤。

4.液氮冷冻或选择性(连续式)激光治疗 适应下非暴露部位,皮损范围较小者。对大面积皮损应分片治疗,以免留下瘢痕及其他不良反应。

5.栓塞疗法 是通过栓子的机械作用和继发性血栓形成,使某此病灶实现永久性治愈,是动静脉畸形治疗的最佳方法。但由予栓塞剂的永久性和安全性、影像及导管引导技术的限制,会影响疗效。

6.外科手术治疗可根治单个血管瘤病灶,或面部较大的血管瘤。不良反应:手术中可有大量出血的危险,术后有瘢痕产生及复发可能。

4婴幼儿患肿瘤父母是毒源

恶性肿瘤发病人群年轻化,这是全球趋势,儿童也没能幸免。世界肿瘤流行病学最新资料显示,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目前,每10万儿童就有20~90人有肿瘤,这跟我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

目前,恶性肿瘤已位居儿童死因的第二位,仅次于意外伤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主任陈伟良教授介绍,从门诊病例来看,儿童肿瘤患者确实呈现上升趋势。该科近年来每年收治儿童口腔颌面-头颈良恶性肿瘤患者上千例,和五年前相比增加两倍。而收治的患儿中,恶性肿瘤约占25%,比例也在上升。“恶性肿瘤患儿有幼龄化趋势,”陈伟良说,“以前一般都是学龄期儿童(6~10岁)患病占绝大多数,现在肿瘤的小患者有3岁以内的,甚至出生后数月的婴幼儿。”

婴幼儿患肿瘤,父母是“毒源”

婴幼儿出现肿瘤,病因其实跟成人一样,除了遗传易感性因素以外,跟成长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陈伟良说,化学和物体辐射等污染对全人类都有伤害,但对胎儿及婴幼儿的伤害比成年人大得多。

当宝宝还在娘肚子里的时候,爸爸妈妈们接触的油漆、石油产品、溶剂、农药、颜料、焊接气溶胶等有害物质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发育,家居装修中的苯、甲醛、氡等有毒气体等,空气、水污染等也是致癌的罪魁祸首。所以,准爸妈们尤其是准妈妈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至关重要,自己要懂得避免这些伤害。

此外,25%~30%的肿瘤发病因素与食物有关,水果残留的化肥、杀虫剂,铅等重金属元素危害,食品的添加剂、防腐剂等都是“隐形杀手”。物理因素如电磁场、电离辐射和氡气等对儿童致癌作用比成年人更大。

婴幼儿长时间暴露于烟草烟雾污染下,也会造成儿童肿瘤发病率的上升。因为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一氧化碳、氰化物等致瘤物质对儿童的健康会造成更大的威胁。所以,家长应该自律,别让孩子被动吸“二手烟”。

除环境因素外,父母的健康是儿童健康的基础。母亲携带的部分病毒会诱发母体内的生殖细胞基因突变而形成肿瘤,陈伟良曾诊治1例出生30天上腭恶性肿瘤新生儿,父母毒品依赖同时又是艾滋病患者。

看来预防儿童肿瘤关键靠父母,从妊娠期开始,孕妇要十分注意避免上述提到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的致癌因素。保持均衡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及乐观的情绪,做好孕前检查、产前检查对胎儿的健康发育是非常有利的。等BB出世后,学龄期之前同样要尽量避免与上述各种致癌因素接触。

身体包块要检查

陈伟良说,儿童癌肿与成人癌肿在组织学类型有所差别,儿童实体瘤多来源于中胚叶组织,而成人的癌多来自上皮组织。所以,儿童与成年人患肿瘤的病种不太一样,儿童常见的肿瘤有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生殖细胞肿瘤和横纹肌肉瘤等。

并且,儿童肿瘤生长快、病情进展迅速,恶性程度较高,肿瘤并发症多,危害极大。陈伟良提醒,当小孩出现口腔、头部、脸部、颌下区、颈部等出现包块,呼吸不畅,吞咽困难,或者牙龈、鼻腔出血,或皮肤有出血点,脸色苍白,贫血及不明原因的低烧或高烧、日渐消瘦、精神萎靡等症状就应及时到大型正规医院诊治。

5家长须警惕儿童肿瘤三大认识误区

一是体检误区。由于儿童肿瘤发病率较低,很多家长不了解相关知识,也不会给孩子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往往较小的肿块,多是父母为孩子洗澡时偶然发现的,建议家长给孩子洗澡时不妨摸摸体表有没有包块,最好能定期给孩子进行健康体检。

二是认为儿童肿瘤是不可治愈的。王颖解释,其实儿童肿瘤临床治愈率高于成人,只要通过合理规范综合治疗,接近七成的儿童肿瘤可被治愈。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儿童肿瘤来源于中胚层或间叶组织细胞,对放化疗更敏感;儿童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过多的心理负担;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治疗后身体恢复快。

三是对放疗的误解,让很多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在大多数家长的观念中,手术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放疗和化疗只是配合手术的辅助治疗方式。只有不能施行手术时,才想到放疗和化疗,这往往会让很多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谈及如何预防儿童肿瘤,王颖提醒,孕妇在怀孕前三个月应尽量少生病,不要乱用抗生素,避免接触电磁辐射、放射线及有苯、甲醛等有毒物质的装修污染;儿童要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远离污染环境,降低患癌风险。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婴儿腹部肿瘤》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