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3
随着大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生了小孩子都不再用母乳哺乳了,因为怕疼痛。其实,根据调查发现,很多优质的奶粉都不如女性的母乳健康营养。同时,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问题。所以,大家尽量还是要选择母乳喂养才好。母乳喂养的好处很多,其中就可以减少婴幼儿患耳疾几率,来看看吧。
15种情况下妈妈母乳喂养要慎重
首先,当患有传染病时。如妈妈患有严重的乙肝、肺病等,为了防止传染给宝宝,不能用母乳喂养 。
其次,当患有严重的妊娠合并症时。如妈妈患有心衰等时,要根据病情,让医生诊断 是否可以母乳喂养。
第三,服药期间。在哺乳期,妈妈也有患病的时候,有时候不得不服用药物 ,此时应停止哺乳 ,等病愈停药后再重新恢复。不过这里要提醒的是,妈妈暂停哺乳 期间还是每天按时将奶挤出,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母乳的正常分泌。
第四,如果妈妈患有严重的乳头皲裂和乳腺炎 等疾病时,应当根据病情暂停母乳,及时进行治疗,不过此时可以将母乳挤出喂宝宝。
此外,专家特别提醒,当妈妈运动完后也不适宜哺乳。因为,在运动中体内会产生大量乳酸,而乳酸会使乳汁变味,影响宝宝食欲,所以,在哺乳前不要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或运动结束后要先休息会儿再喂奶。
2母乳喂养可减少婴幼儿患耳疾几率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母乳喂养能抑制特定基因,使婴幼儿的耳朵不易被感染,从而减少患耳疾的几率。
美得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顿医学部研究人员收集了得克萨斯州和肯塔基州505名儿童的基因样本,其中60%的儿童被归类为中耳炎易感染者.研究人员分析了他们身上与发炎有关的3个基因的微小差别。
研究表明,其中两个基因与耳疾风险有关,它们可以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从而减弱免疫系统抵抗力,导致耳疾。但如果采用母乳喂养,这两种基因的作用就会被削弱,免疫系统抵抗力相应增强。
3如何实现纯母乳喂养的呢
1、你要坐得舒服。选择一把舒适的、有扶手的椅子,再用枕头支撑好你的后背和胳膊。大多数沙发都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撑,让你舒服地喂奶,所以你得靠枕头的帮助。你可以在脚下垫几个枕头,以免身体向宝宝倾斜,也可以把脚放在脚凳、咖啡桌或一摞书上。在大腿上放个枕头或叠起来的毯子,你就不用弯腰了。无论你采用哪个姿势喂奶,都一定要把宝宝抱向你的乳房,而不是用乳房去够宝宝。
2、托好乳房。母乳喂养期间你的乳房会变得更大、更沉重。所以,你在喂奶的时候可以用空着的那只手以C形(4个手指托在乳房下面,大约在时针9点钟的位置,大拇指在上面3点钟的位置)或V形(把乳房托在分开的食指和中指之间)托住乳房。手指应距离乳头和乳晕至少5厘米,以免宝宝咬到你的手指。
3、支撑好宝宝。让宝宝感到安全舒适,有助于他更愉快有效地吃奶。用胳膊、手加上枕头或叠起来的毯子来支撑宝宝的头、颈、背和臀部,让它们保持在同一直线上。你可以把宝宝包裹起来,或把他的双臂轻轻固定在身体两侧,这样就能更轻松地给宝宝喂奶了。
给孩子喂养奶水也是一门技术,在小编的指导下,以上一些方面一定要重视,特别应该给孩子养成少食多餐的情况,不然孩子很容易吐奶,对于母乳就会反感。如果宝妈们想要有充足的奶水量,要注意饮食方面主要补充钙质含量比较高的食物,这样是比较自然安全的。
4妈咪母乳喂养注意10大误区
母乳喂养误区一:乳房不胀了,乳汁不够了
有的妈妈发现在喂养宝宝三、四个月后乳房不胀了,就担心是奶不够,其实是妈妈的乳房跟宝宝达到供需平衡了,所以乳房是软的。妈妈刚生完宝宝时,她的产奶荷尔蒙会骤然增高,产奶量比宝宝的需求要多,所以乳房常常发涨,需要挤掉一些。但挤的时候不要挤光,可以留一点,这样妈妈的产奶量和宝宝的需求才会达到平衡;如果每次都挤光,那产奶就会一直供大于求,因为妈妈的乳房会“以为”宝宝需要这么多奶。如果奶太多,妈妈可以用卷心菜的叶子放在乳罩里,或者喝薄荷茶来减少奶量。当妈妈和宝宝达到产奶供需的平衡时,乳房就不会胀了,会觉得比较舒适。除非宝宝多睡一小时,妈妈才会觉得有点胀。
母乳喂养误区二:一定要一边喝10~15分钟,再换一边
其实不需要,国际母乳会提倡的是:让宝宝自己决定什么时候不吃一边、再换另一边。当他自己不吃了,或者睡着了,你可以试一下让他吃吃第二边,有的宝宝会吃,有的宝宝不需要吃了,不用强迫他。有的妈妈乳房容量没有别的妈妈大,宝宝吃一边没有吃饱,那就要吃两边,或者一边要吃很长时间,这都没有关系。而有的妈妈,她的宝宝胃口小,她的乳房容量偏偏是大的,那宝宝只要吃一边就够了。乳房容量、宝宝胃容量、成长的因素、基因,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宝宝吃奶的方式不一样。所以还是那句老话“看孩子,别看钟”。宝宝会告诉我们,他什么时候吃饱了,什么时候还要吃。
母乳喂养误区三: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
我们常常听到说,母乳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或者有些人会说宝宝一岁后就没有营养了。其实母乳的营养一直在变化,宝宝初生、几周、一岁甚至更大的时候,母乳的成分是不同的,甚至每一天不同的时间,母乳也会发生变化。母乳是根据宝宝身体的需求产生的,宝宝的需求在变,母乳也在变。宝宝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初生到三四个月的时候,宝宝长得特别快,所以母乳里的脂肪含量也特别高。这个时候如果把奶挤出来,可以看到奶水特别白、浓,这样的奶营养特别丰富;而宝宝1~3岁时,他的生长速度减慢,对营养的要求不如以前高,所以母乳的营养成分也没以前高,脂肪含量降低,奶水也就没这么浓了。妈妈大可放心,不同阶段的母乳都是专门为宝宝该阶段而“配方”生产的,里面的成分最适合宝宝的生长,比起任何别的辅食,如蔬菜、水果、稀饭、肉,母乳的营养价值是最高的。当然了,宝宝半岁以后,他也希望开始吃辅食,身体上也有这个需求,所以宝宝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加辅食。刚开始加的时候,不要加太多,因为宝宝一岁以内,奶还是主食。
母乳喂养误区四:宝宝睡觉不好,醒好几次,是因为奶不够
在早期,特别是前两个月,宝宝频繁吃,有几个原因:一是胃很小,才小玻璃球这么大,几天后可能比乒乓球大一点,他的胃那么小,母乳又很容易吸收,所以吃了没多久肚子很快又空了;二是宝宝的成长速度非常快,前三四个月每周长170克左右,半岁内体重会翻倍,所以宝宝对奶的需求量会比较大;再就是第一年是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所以宝宝的轻睡眠比较多,沉睡眠比较少;另外加上宝宝在帮妈妈催奶,也会经常有吸奶的要求。所以不用担心奶不够,妈妈只要按照宝宝的需求来做就可以了。第一个月,就享受和宝宝互相信赖的感觉。我们看到小狗小猫也是粘在妈妈身上,我觉得可以调整一下思维,宝宝这么小没几天,不妨也让他粘在妈妈胸上,妈妈不要穿乳罩,他听到妈妈的呼吸心跳,会很有安全,也会睡得更好,等他醒来就直接吸奶。这样很好很舒服,皮肤对皮肤的接触也可以使妈妈奶产得更多。
母乳喂养误区五:生病就不能哺乳
没有什么病妈妈不能哺乳,除了艾滋病。哪怕是乙肝也不要紧,现在宝宝出生后会马上打乙肝疫苗,其实接种以前就可以开始哺乳。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乙肝会通过母乳传播,反倒是有这样的研究:两组妈妈,一组是乙肝携带者,另一组是健康人群,观察宝宝得乙肝的比率,结果是一样的。其实分娩的时候感染乙肝的风险比喂母乳大得多。如果宝宝将来不幸得了乙肝,最有可能的是分娩时感染的,而不是因为母乳喂养,妈妈的母乳里其实有乙肝病毒的抗体细胞。
母乳喂养误区六:吃了药就不能哺乳
医生和药厂会比较保守地说,哺乳期间最好不要吃药。但是所有的药,都是可以分安全等级的。妈妈用药前可以先问一下医生是否会影响哺乳,如果宝宝已经大了,开始吃辅食了,或者服药物的副作用比不喂母乳更大,那么再来平衡一下。
母乳喂养误区七:吃到后面乳房瘪瘪了,就没有乳汁了
虽然到后面乳房瘪瘪了,但还会有喷乳反射,宝宝还是会吃到很多奶。因为你的血液一直在循环,所以乳房会一直产乳。后面虽然乳流量变慢了,但会一直产奶,而且现产的奶脂肪含量高,会很浓很白,宝宝可能不需要喝很多就饱了,就好比是吃了很多奶油。
母乳喂养误区八:每次宝宝吃完,都要把剩下的乳汁挤出
这也是个误区。越挤奶越多,但奶太多了,也会有些问题,比如得乳腺炎、乳腺闭塞。另外,如果奶太多了,通常没有喝到后乳,宝宝就饱了,所以大便可能是绿色的,会有泡沫,会觉得胀气;而且前乳比较稀,宝宝就会频繁要求喝奶,这样喝的次数越多,妈妈就挤得越多,挤得越多奶也越多,形成恶性循环。我们鼓励妈妈自然一点,不用挤得太多,除非是太胀,就稍微挤一点,挤到乳房软一点就可以了。
母乳喂养误区九:上班了,乳汁的质量就变差了
奶还是同样有营养的,只是精神压力大的时候,会减少产奶量。但这一般都是一时的,因为压力是会过去的,加上周末和宝宝呆在一起,产奶量就回升了。如果确实是奶量少了,那妈妈就需要花几天时间频繁地挤下奶。不用挤太长时间,每1.5小时挤5分钟。或周末除了频繁地喂宝宝,每次喂完后再挤1分钟。另外可以吃点药催奶,常用的有通草、王不留行等,还有种不太常见,叫葫芦巴,效果也非常好。
母乳喂养误区十:奶不够要留着、存着
这是很大的误区,奶是越挤越多的。其实不是个奶量,而是个产奶速度的问题。很多妈妈认为我的奶量就这么多,其实是产奶的速度的问题:空的乳房产奶速度快,满的乳房速度慢,如果频繁排空乳房,产奶速度会快很多。其实我们身体的各种液体都在经历循环,比如你的口水有没有感觉不够的时候?很少,因为你的口水是按照你的需求来产生的,吃东西的时候就产生得多。乳汁也是一样的,宝宝吃的时候就产,不吃就不产,吃得多就产得多。所以妈妈要有信心产奶。
有研究显示用母乳喂养宝宝会更健康,但是要提醒年轻的妈妈们,母乳喂养千万不要闯误区。
5关于母乳喂养小技巧分享
1.关于挤母乳:“奶牛”也要懂偷懒
挤母乳,是每位新手妈妈必学的技能。在宝宝出生后的前两个月,宝宝几乎需要妈妈所有乳汁,而妈妈也会根据宝宝的需求来分泌母乳,所以在这个时候妈妈是基本不需要挤母乳的。但是,有时候妈妈涨奶比较严重,乳房发硬时,就需要挤奶了。可是具体如何操作呢?
·将容器放在高度合适的平台上,如果你弯得太低,可能引起背痛。
·将双手洗净,围住乳房,大拇指朝上,四指朝下,轻轻挤压乳房,重复按摩乳房外围。
·手指轻轻移向乳晕处,重复按摩乳房,刺激乳汁分泌。
·将一只手的手指移向乳晕,往肋骨处轻压,然后有节奏地向内轻挤。两侧乳房交替进行。
不过,莫说小编没提醒大家,徒手挤母乳可不是件轻松事儿,不然就不会出现吸奶器了。吸奶器分为电动型和手动型,电动型的很好理解,插上电源“嗡嗡嗡”,母乳就挤好了。唯一杯具就是价格略贵。手动型呢?价格便宜可随身携带,但自己就稍微要使点劲儿啦!但总得来说,还是比徒手挤母乳要轻松得多!
2.关于存母乳:“珍宝”需妥善保管
母乳挤完了就面临着储存的问题了。挤母乳不易,滴滴皆辛苦,如果在储存过程中出了差错,导致辛苦挤出来的母乳通通报废了,妈咪们会做何感想呢?反正小编是连想死的心都有了。所以,母乳储存中要注意的小问题,咱可得好好学习啦!
·母乳储存的时间
初乳:27-32℃可保存12小时
成熟母乳:15℃可保存24小时,19-22℃可保存10小时,25℃室温内保存6小时。
不过小编建议各位妈妈们就不要那么斤斤计较了,挤出来的母乳还是尽快放入冰箱内比较稳妥。在0-4℃的冰箱冷藏室中,母乳可保存8天左右,最好别放太久哦。
·母乳储存小技巧
装母乳的容器要留点空隙,不要装的太满或把孩子盖得很紧,以防容器冷冻结冰而胀破。不同时间挤出来的母乳,最好放在不同的容器中,并且贴上标签,记上日期和时间,按先后顺序给宝宝解冻食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面上的储奶用品分为储奶袋和储奶瓶两种。储奶瓶密封性好,不容易引起变质,但每次使用后都要清洗和消毒,避免污染。而储奶袋属于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卫生,但密封性可能会相对较差,更适合临时储存使用。
3.关于温母乳:“温控”最为重要
当妈咪们从冰箱中拿出一瓶母乳,要如何给宝宝喝呢?直接喝?太伤宝宝肠胃!微波炉加热喝?太损母乳营养!对待冷冻母乳,正确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用冷水让母乳慢慢解冻退冰,然后用奶瓶隔水慢慢加入40-50℃的温水,让奶液逐渐升温。注意,不能用高于50℃的水加热,也不要用微波炉加热,因为这样会破坏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加热时,不要将奶瓶完全浸泡在温水当中,避免温水进入母乳的可能性。
对温度把握不准的妈咪们,还可以使用温奶器来为母乳加温。温奶器可将水温恒定控制在40℃,使用温奶器的好处主要有两点:一是温奶过程更简单,即使在半夜也能轻松快速地帮宝宝温好奶;二是对温度的把控更精准,可以避免母乳过烫或过凉。
补充一句,冰冻过的母乳会出现分层的现象,这是因为母乳中含有很多油脂,加热时可以轻轻摇晃,使其混合均匀再即可。注意不要太用力摇晃。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母乳喂养可减少婴幼儿患耳疾几率》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