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3
对一个老年人来说,他们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而且代谢能力也逐渐减弱,抵抗力也比较弱,所以更容易生病,所以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吃的好,才能都会对自己的身体有益,可是,老年人饮食习惯应该注意哪些呢?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来了解一下哦!
1老年人饮食习惯应该注意哪些
1.饭菜要香 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所以为老年人做饭菜要注意色、香、味。
2.质量要好 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如多吃些鸡肉、鱼肉、兔肉、羊肉、牛肉、瘦猪肉以及豆类制品,这些食品所含蛋白质均属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3.数量要少 研究表明,过分饱食对健康有害,老年人每餐应以八成饱为宜,尤其是晚餐。
4.蔬菜要多 新鲜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有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作用,每天的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250克。
5.食物要杂 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为平衡吸收营养保持身体 健康,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如有可能每天的主副食品品种应保持10种左右。
6.味道要淡 有些老年人口重,殊不知下盐吃多了会给心脏、肾脏增加负担,易引起血压增高。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盐应以6至8克为宜。
我们都希望老年人能够健健康康的,那自然就要让老年人吃得好吃得好,并不代表实物有多贵,而是要有益于健康,而老年人饮食习惯应该注意哪些也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希望作为子女的朋友们,能够为自己的父母,做上营养美味的食物哦!
2老年人饮食误区有哪些
完全拒绝吃肉和海鲜。老年人的身体处于负氮平衡,特别需要优质蛋白来来弥补因为分解代谢丢失的蛋白质,维护机体的正常功能。瘦肉和海鲜都是优质蛋白的极佳来源,控制好量就行,对于绝大多数身体基本健康的老人,每天1-2两瘦肉,每周一次不超过200克的海鲜身体是可以接受的,不需过于担心血脂异常和痛风。
吃主食的两个极端。有的老人一天三顿饭都是精白米面,只顾口味和喜好,而有的老人热衷于各种养生咨询,三顿都是粗粮杂粮薯类。这两种极端都对身体没有好处,健康的粗粮吃多了也容易肠胃不适,严重时甚至发生肠梗阻。
最好是粗细搭配,各占一半,而且老年人消化功能弱,即使粗粮也应该尽量细做。排斥喝奶和吃鸡蛋。因为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让很多老人对奶制品望而生畏,但是奶是最好的补钙食品之一,而老人正是钙质的常见缺乏人群,建议改喝酸奶,或者营养舒化奶,如果有时间有耐心,也可以用牛奶和面来做馒头。鸡蛋是全营养食品,据国外研究证实,每天一个鸡蛋会降低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如果担心胆固醇,每周控制在3-4个即可。
重口味的烹饪习惯。年纪大了味觉会逐渐退化,而且从那个物质匮乏、饭多菜少的年代走过来的老人,习惯于做一些重口味的下饭菜,否则,总不能让一家人吃光米饭。但是现在日子好了,观念、口味和习惯却很难相应地改过来。
可以尝试一些烹饪减盐的方法,比如加醋烹饪、出锅放盐、焯拌蘸酱吃等。收盘子的习惯。看似节约的好习惯,却害人不浅,辛苦做出来的饭菜,当然舍不得浪费,努努力吃掉吧,这是很多中老年妇女多年的习惯,她们才是光盘行动真正的践行者。然而,她们不仅把自己吃的腰圆肚大,还被各种因肥胖引起的慢性疾病缠身。所以,做饭时一定要考虑分量,即使有多余的,宁可倒掉,因为吃下去会带成以后更大的医疗开支。排斥现代烹饪工具。
3老年人饮食提倡“四多”
(1)多吃鱼。鱼肉鲜嫩,宜于老年人食用。美国老人心脏学会2002年推荐成人每周至少吃两次高油脂的鱼。高油脂的鱼包括:鲑鱼(鲐鱼)、美洲鳗鱼、鲱鱼、沙丁鱼、鲤鱼、大比目鱼、剑鱼、鲭鱼、大黑鱼、淡水鲟鱼、淡水鳟鱼等。
专家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吃一次鲑鱼或鲭鱼,可以减少老年人心脏病发病致死可能性的44%。低脂鱼如鳕鱼、真鲷鱼、黄鳍金枪鱼、鲇鱼和鲈鱼,用油炸的方法可提高含油量。
研究还指出了食鱼与脑中风的关系。妇女每月吃鱼1~3次,可以减少脑中风可能性的7%,每周吃5次可以减少脑中风可能性的50%。2003年12月,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发表了一个对43000位医疗从业人员跟踪12年的研究报告,指出每月吃鱼1~3次就可以降低男人脑中风可能性的43%。似乎吃少量鱼也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至于鱼油为什么对预防血管疾病有效,现在还不十分了解。但是至少我们知道ω-3脂肪酸对身体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可以预防血液凝固,防止形成血栓而引发脑中风;二是可以预防心律不整,心律不整是心脏病发病的原因;三是可以降低血胆固醇和血压。
(2)多吃菌。野生食用菌被人类认识和利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们一直把野生食用菌视为珍稀食物。食用菌含有高蛋白质、低脂肪、低热能、多维生素、丰富的无机盐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野生食用菌具有食药双重作用,其功效有养脑、补脑、健脑、免疫抗癌、养血净血、养胃健脾、益肠治痔、保肝补肾等。为此,保健专家们提倡老年朋友应多吃菌类食物。
牛肝菌:营养丰富,味道鲜荚,是深受欢迎的食用菌。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助消化、追风散寒、补虚提神之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食积腹胀、老年失忆、眼花等症。
松茸菌:性平味甘,可治脾胃虚弱、肺燥咳嗽等。对治疗糖尿病、肿瘤及延缓衰老有特殊作用。松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蘑菇之王”。
黑虎掌菌:性平味甘,有追风散寒、舒筋活血之功,民间也用其做壮阳用。其菌香味浓郁,为名贵野生菌。
老人头菌:性温味甘,主治心脾暴痛。其肉质鲜脆、清甜爽口、味道鲜美,为著名野生食用菌,有“素鲍鱼”之称。
珊瑚菌:性平味甘,有和胃气、祛风、缓中等作用。民间常用来医治胃痛、宿食不化和风痛等症。
鸡油菌:有明目利肺、清肠益胃之功效。可治疗肝阴血不足引起的视力下降、眼炎、角膜软化症、贫血等,以及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皮肤粗糙等。
(3)多喝水。水是维持生命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人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不进食,但是却不能3日不喝水,尤其是老年人更需要每天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肾功能疾病者除外)。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原有的水分会逐渐减少,另一方面,老年人体内水分容易大量流失,因为老年人肌肤细胞的保水功能下降。肌肤一旦缺乏水的滋润,皱纹就会显现。中老年人要养成随时补充水分的习惯,如果肾功能正常,一天至少要喝足1500毫升的水。饮水最好能集中在白天,以“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切忌暴饮,避免睡前喝太多水造成夜间频尿,而影响睡眠质量;
(4)多喝汤。俗话说“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口腔、咽喉、食道、胃,是食物必经之路。
吃饭前,先喝几口汤(或喝一点水),等于给消化道加点“润滑剂”,使食物能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粘膜。吃饭过程中不时喝点汤水也有助于食物的稀释和搅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若饭前和吃饭时不喝汤水,则饭后会因胃液的大量分泌而产生口渴,这时才喝水,反而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营养学家认为,养成饭前和吃饭时不断喝点汤水的习惯,可以减少食道炎、胃炎等的发生。同时,经常喝汤、牛奶和豆浆的人,最易保持消化道健康。
如果吃饭时将干饭或硬馍泡汤吃就不同了。因为人在吃饭时不但要嚼碎食物,便于咽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湿润,而唾液是由不断咀嚼而产生的,唾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酶,并有帮助消化、吸收及解毒等功能,对健康有益。而汤泡饭由于饱含水分,松软易吞,人们往往懒于咀嚼,未经唾液参与消化就把食物吞咽下去,这就给胃的消化增加了负担,日子一久,就容易导致胃病发作。因此,不宜常吃汤泡饭和馍泡汤。
当然,饭前喝汤并不是说越多越好,要因人而异,也要掌握喝汤的时间。一般中、晚餐前以半碗为宜,而早餐前可适当多些。因一夜睡眠后,人体水分损失较多。喝汤时间以饭前20分钟左右为好,吃饭时也可缓慢少量喝汤。
4老人如何饮食好
1、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日3-5餐有规律。按时定量进餐。饮食有节、食量得当,不过饥过饱,每餐七、八分饱,忌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不挑食、不偏食,都是少盐、少糖、少脂肪,多为清淡食物。
2、营养均衡
膳食热能不高,有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动物脂肪少,无机盐、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充裕,满足人体需要。营养素的合理是因他们平衡膳食。老人们的膳食结构的特点是:多量的奶、适量的禽、鱼、瘦肉,少量的蛋、肝等。
3、食物搭配合理
老人的饮食要精心调制、烹调,各种食物有粗有细,荤素搭配,饮食柔软易消化吸收。
4、吃够蔬菜、水果限量
蔬菜和水果提供膳食纤维、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有益健康的抗氧化成分,能延缓人体衰老,所以每天保证吃到1斤蔬菜,菌类和绿叶菜一定要吃。水果由于糖分太高,建议每天200g就够了,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
5、味道要清淡
有些老年人口重,殊不知下盐吃多了会给心脏、肾脏增加负担,易引起血压增高。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盐应以6至8克为宜。
5老人应少吃什么
1、腌菜
腌菜若制作不得法,菜内会隐藏致癌物硝酸胺,这些物质与胃黏膜经常接触,会影响到黏膜的完整性。
2、油条
油条中的明矾,是含铝的无机物,如经常食用,很难由肾脏排出,进而对大脑及神经细胞产生毒害,甚至因而引发老年性痴呆症。
3、臭豆腐
臭豆腐在发酵过程中极易被微生物污染,同时又会挥发大量盐基氮,以及硫化氢等,这些都是蛋白质分解的腐败物质,对人体有害。
4、烤肉
烤肉会产生“苯”等高度致癌物质,有些人虽然会在烤网上铺一层锡箔纸,或是用铁板或石板来避免食材直接接触烟雾,但高温烹调肉类时,产生的蛋白质和脂肪变质的问题却无法避免,于是致癌物就出现了。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年人饮食提倡“四多”》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