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4
有很多的人由于对医疗和解剖不太了解,所以就对人的直肠有多长,还不够了解,所以为了能对这些方面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想了解一下人的直肠有多长,构造是怎样的?为了你能全面的了解,就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你能对人的直肠有多长,以及它的构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1大肠到底是直肠吗
直肠的上端在第三骶椎平面,上接乙状结肠,在齿线处与肛管相连。长约12一15cm。直肠上端的大小似结肠,其下端扩大成直肠壶腹,是粪便排出前的暂存部位,最下端变细接肛管。直肠在盆腔内的位置与骶椎腹面关系密切,与骶椎有相同的曲度。直肠在额状面有向左、右方向凸出的弯曲,当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必须注意这些弯曲,以免损伤肠壁。直肠上l/3前面和两侧面有腹膜覆盖;中1/3前面有腹膜,并向前反折形成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下1/3全部位于腹膜外,故直肠为腹腔内外各半的肠道。直肠无真正系膜,但其上后方,腹膜常包绕直肠上血管和蜂窝组织,因此,有人称为直肠系膜。在两侧有侧韧带将直肠固定于骨盆侧壁。直肠壶腹部粘膜有上、中、下3个皱襞,内含环肌纤维,称直肠瓣。中瓣常与腹膜反折平面相对。但直肠瓣数目可有变异,最多可达5个。直肠膨胀时直肠瓣消失,直肠瓣有阻止粪便排出的作用。
直肠的构造
直肠壶腹内面的粘膜,形成2~3条半月状的直肠横襞,其中位于前右侧壁的一条,大而恒定,距肛门约7cm,相当于腹膜返折的水平。在通过乙状肠镜检查确定直肠肿瘤与腹膜腔的位置关系时,常以此横襞作为标志。这些横襞有支持粪便的作用。
直肠 肛管上段的粘膜形成6~10条纵行的粘膜皱襞,叫肛柱。各柱的下端有半月形的小皱襞相连,称为肛瓣。在肛瓣与相邻二柱下端之间有小凹陷,称为肛窦。各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形线,称为齿状线,为皮肤和粘膜相互移行的分界线。齿状线以下光滑而略有光泽的环形区域,称为肛梳或痔环。痔环和肛柱的深面有丰富的静脉丛,此丛如淤血扩张则易形成痔,在齿状线以上者称为内痔,以下者称为外痔。
直肠周围有内、外括约肌围绕。肛门内括约肌由直肠壁环行平滑肌增厚而成,收缩时能协助排便。肛门外括约肌是位于肛门内括约肌周围的环行肌束,为骨骼肌,可随意括约肛门。
人的直肠有多长?构造是怎样的?以上的内容就为很多朋友,做了详细的解答,所以如果你想了解的更加详细,可以全面了解以上的介绍,相信通过了解,就能对直肠,以及直肠的构造是怎样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所以要想全面了解,可以尽快看看以上的介绍内容。
2结直肠癌的病因
结直肠癌的病因:结直肠癌的发病与很多因素,如饮食习惯、遗传,结肠炎症等有关。
1、饮食因素:如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动物蛋白、食物中亚硝胺及其衍生物含量高;摄入酒精;油炸食品;维生素A、C、E及微量元素硒缺乏等。在大肠癌发病中饮食因素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在美国,上世纪50年代起倡导改变饮食习惯导致大肠癌发病趋势下降同样证实了这一点。而与之相对的,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国人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脂、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在菜谱中日益增加。这也是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的原因这一。
2、大肠的某些良性病变: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腺瘤、家族性结肠腺瘤病、血吸虫病、大肠息肉等。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超过10年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数倍,这是因为,肠道内的反复炎症,对肠道粘膜细胞是一种慢性刺激,这种刺激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粘膜细胞的生长失去控制,发生恶变。存在大肠息肉的患者也一样,其发生大肠癌的相对危险度是无息肉者的22倍,因为息肉本身虽然是良性的,但是息肉可能会恶变。
3、遗传因素:据估计约20%的大肠癌病人中遗传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大肠癌。研究发现,大肠癌患者的子女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2-4倍,约10%-15%的大肠癌发生在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病史的人群中。
4、职业因素与卫生习惯:缺少体力活动可增加患结肠癌的危险性。但一般不认为大肠癌是一种职业病。
3直肠癌能活多久
首先,直肠癌患者应该保证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充足的休息,适当的锻炼能够增加机体抵抗力。很多患者在晚期都会非常消极,应该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疾病的抗争。在饮食方面应该以清淡营养的饮食为主,宜多食新鲜的蔬果,多饮水,尽可能避免的摄入肉类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给身体造成不好的效果。
其次,治疗方式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而动脉化疗是常选用的一种化疗方式,它能缩小局部癌肿,并能抑制肿瘤的滋生。与此同时,对体内正常的细胞也会有损伤,所以应该根据病情来进行化疗方法、剂量和浓度的选择。
放疗和化疗可以和中药治疗进行配合治疗,这种综合治疗对疾病的治愈效果是不错的,中药配合化疗、放疗治疗能够减缓毒副作用,虽然在短期时间内不能马上看到效果,但是在疾病的长远角度来看,效果是不错的。
目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发展迅速,但是患者的生存率并无明显提高,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根治性直肠癌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术后患者应进行定期检查,了解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确保其治疗的有效性,如果在手术范围或原先的肿瘤位置上出现新的肿瘤病灶,或者出现肿瘤转移,就是所谓的术后复发,术后复发一般会有便频、便血、会阴部疼痛等症状。术后一旦出现复发的情况,目前最主要的临床手段是进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而因为预后好和术后并发症较少,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更受大家青睐。
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身体的免疫降低,并且降低了对药物的抵抗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尽可能的保证充沛的能力,鼓起信心和疾病作斗争,临床上建议多食用一些硒维康来进行免疫力的提高。
直肠癌晚期一般五年生存期,癌症生存期的变数很多,不过一定不要让患者劳累或是承受过多体力还有思想上的包袱,不能劳累这是很重要的,另外就是要经常复查,就查CA和C199,营养方面粗粮和新鲜蔬菜水果都不可以断,肉类食品少吃,不健康食品坚决不可以吃,可以考虑中药或中成药治疗。
直肠癌除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关键还要患者平常的调理,有利于延长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
那么直肠癌的症状有哪些呢?直肠癌的症状,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4直肠癌概述
直肠癌是由直肠组织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报道大肠癌(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率位列第三位(前两位是肺癌及胃癌),到2015年大肠癌的发病率可能超过肺癌及胃癌的发病率,位列第一。因此关于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直肠癌的高发性
全球每年新发大肠癌病人高达93万,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3-16万人,在消化道肿瘤中大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在我国目前大肠癌患病率已经高达46.8/10万;大肠癌已经成为中国三大癌症之一,其发病率正以4.2%的速度螺旋递增,远超2%的国际水平;中国大肠癌发病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发病年龄以40-60岁之间居多,平均发病年龄为48.3岁,比西方人足足早了10-15年,在中国青年患者比欧美更为多见,30岁以下的大肠癌患者并不少见。
直肠癌的严重性
肠癌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包括:性功能、排泄功能下降,心理障碍增加、社交活动减少;大肠癌如此多见,但是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大肠癌患者确诊后5年生存率很低;在我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
直肠癌早期发现可防可治
大肠癌并非不可防治,实际上大肠癌是最易自我筛查的病症,如能早期发现也是最能治愈的病症。大肠癌生长很慢,潜伏期较长,93%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一种癌前病变),从腺瘤发展到癌需5~7年;美国研究表明,每年进行便隐血检测,可使大肠癌死亡率降低33%。虽然大肠癌可防可治,但是在我国实际上超过80%患者确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早期诊断率仅10-15%;国内调查显示,早期大肠癌术后存活率达90-95%以上,而晚期则只有5%。
5直肠长度是多少
大家对直肠这个器官并不陌生,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直肠到底有多长呢,相信大家越来越关注这个直肠的长度问题了,那么在这里我们就一起认识和了解一下直肠的相关知识,明确直肠的长度。
直肠的上端在第三骶椎平面,上接乙状结肠,在齿线处与肛管相连。长约12一15cm。直肠上端的大小似结肠,其下端扩大成直肠壶腹,是粪便排出前的暂存部位,最下端变细接肛管。直肠在盆腔内的位置与骶椎腹面关系密切,与骶椎有相同的曲度。直肠在额状面有向左、右方向凸出的弯曲,当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必须注意这些弯曲,以免损伤肠壁。直肠上l/3前面和两侧面有腹膜覆盖;中1/3前面有腹膜,并向前反折形成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下1/3全部位于腹膜外,故直肠为腹腔内外各半的肠道。直肠无真正系膜,但其上后方,腹膜常包绕直肠上血管和蜂窝组织,因此,有人称为直肠系膜。在两侧有侧韧带将直肠固定于骨盆侧壁。直肠壶腹部粘膜有上、中、下3个皱襞,内含环肌纤维,称直肠瓣。中瓣常与腹膜反折平面相对。但直肠瓣数目可有变异,最多可达5个。直肠膨胀时直肠瓣消失,直肠瓣有阻止粪便排出的作用。
以上介绍了人体直肠的长度,我们知道了直肠的构造及它的具体长度约在12-15厘米之间。直肠在我们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构造也是比较复杂的一个,有阻止粪便排出的作用。我们只有多注意生体健康,才能使直肠更好的工作,使身体机能得到更好的运转。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肠到底是直肠吗》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