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4
(简称乙脑)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
1流行性乙型脑炎
潜伏期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
1.初期
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
2.极期
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乃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日,但多见于3~8日。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少数也可软瘫。严重患者可因脑实质类(尤其是脑干病变)、缺氧、脑水肿、脑疝、颅内高压、低血钠性脑病等病变而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和下颌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体检可发现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消失或瞳孔散大,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病理性锥体束征,如巴氏征等可呈阳性。
3.恢复期
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好转。重症病人仍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或扭转痉挛等,少数病人也可有软瘫。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
4.后遗症期
少数重症病人半年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为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癫痫等,如予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癫痫后遗症可持续终生。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夏季来临,蚊虫又开始肆意猖狂,每每发生幼童被蚊虫叮咬出现昏迷,几度出现生命危险的病症,这是因患上乙脑所致。医生表示,夏秋相交时蚊虫会上演“最后的疯狂”,也是乙脑的高发期,市民需警惕。
当真的被蚊虫叮咬发病之后,病人应住院治疗,病室应有防蚊、降温设备,应密切观察病情,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一般治疗
注意饮食和营养,供应足够水份,高热、昏迷、惊厥患者易失水,故宜补足量液体,成人一般每日1500~2000ml,小儿每日50~80ml/kg,但输液不宜多,以防脑水肿,加重病情。对昏迷患者宜采用鼻饲。
(二)对症治疗
1.高热的处理 室温争取降至30℃以下。高温病人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使体温保持在38~39℃(肛温)之间。一般可肌注安乃近,成人0.5g,每4~6小时一次,幼儿可用安乃近肛塞,避免用过量的退热药,以免因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
2.惊厥的处理 可使用镇静止痉剂,如地西泮、水合氯醛、苯妥英钠、阿米妥钠等,应对发生惊厥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①因脑水肿所致者,应以脱水药物治疗为主,可用20%甘露醇(1~1.5g/kg),在20~30分钟内静脉滴完,必要时4~6小时重复使用。同时可合用呋塞米、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以防止应用脱水剂后的反跳。
②因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换气困难致脑细胞缺氧者,则应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加压呼吸。
③因高温所致者,应以降温为主。
3.呼吸障碍和呼吸衰竭的处理 深昏迷病人喉部痰鸣音增多而影响呼吸时,可经口腔或鼻腔吸引分泌物、采用体位引流、雾化吸入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因脑水肿、脑疝而致呼吸衰竭者,可给予脱水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因惊厥发生的屏气,可按惊厥处理。如因假性延髓麻痹或延脑麻痹而自主呼吸停止者,应立即作气管切开或插管,使用加压人工呼吸器。如自主呼吸存在,但呼吸浅弱者,可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尼可刹米、利他林、回苏林等(可交替使用)。
4.循环衰竭的处理 因脑水肿、脑疝等脑部病变而引起的循环衰竭,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脉压小、产莅 有中枢性呼吸衰竭,宜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如为心源性心力衰竭,则应加用强心药物,如西地兰等。如因高热、昏迷、失水过多、造成血容量不足,致循环衰竭,则应以扩容为主。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抗炎、退热、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抑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保护细胞溶酶体膜等作用,对重症和早期确诊的病人即可应用。待体温降至38℃以上,持续2天即可逐渐减量,一般不宜超过5~7天。过早停药症状可有反复,如使用时间过长,则易产生并发症。
在疾病早期可应用广谱抗病毒药物:病毒唑或双密达莫治疗,退热明显,有较好疗效。
(四)后遗症和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重点在于智力、吞咽、语言和肢体功能等的锻炼,可采用理疗、体疗、中药、针灸、按摩、推拿等治疗,以促进恢复。
蚊子被称为“四害”之一,夏季是蚊虫繁衍生殖的高峰期,我们一定要注意预防由于蚊虫叮咬带来的疾病,这样才能够健康舒适的度过一下夏天。
查看详情>>3流行性乙型脑炎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乙脑的关键是抓好灭蚊、人群免疫及动物宿主的管理。
1.灭蚊 是预防乙脑和控制本病流行的一项根本措施。要消灭蚊虫的滋生地,冬春季以灭越冬蚊为主,春季以清除滋生地与消灭早代幼虫为主,夏秋季以灭成蚊为主,同时注意消灭幼虫,灭蚊应贯彻“灭早、灭小、灭了”的原则,喷药灭蚊能起到有效作用,可灭成蚊、孑孓及虫卵。此外,应使用蚊帐、搽用防蚊剂及蚊香、灭蚊器等防蚊措施。
2.人群免疫 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目前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疫苗有三种:鼠脑灭活疫苗、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和细胞培养减毒活疫苗。
鼠脑灭活疫苗采用的是中山株或北京-1株,由于北京-1株可诱生较广的中和抗体应答,而且接种北京株后鼠脑中抗原产量较高,目前北京株已取代了中山株,鼠脑灭活疫苗接种方法,国际上推荐儿童期初免为注射2针,间隔1~2周,初免的防病效率为95%以上,亚洲许多国家采用的方法是初免2针,间隔约4周,1 年后加强,嗣后每隔3年加强1次的程序。但是连续加强后免疫力的持续时间尚未确定。由于此种疫苗价格较高,且有疫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很难大规模使用。
目前我国使用的细胞培养灭活疫苗是地鼠肾细胞组织培养的乙脑灭活疫苗,中国用北京P-3株制备的效果较好,保护率为60%~90%。初次免疫采用皮下注射2次,间隔7~10天,第2年加强1次,连续3次加强后不必再注射,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免疫所用剂量因年龄不同而异,1~6岁0.5ml/次,7~12 岁1ml/次,成人2ml/次,皮下注射后可有局部肿痛及淋巴结肿大,偶可发生发热、皮疹等全身反应。预防接种后获得的免疫力通常在最后一次注射后的2~3周发生,一般能维持4~6个月,故预防注射应在流行季节前1个月完成。重点对象是10岁以下儿童和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员,接种时应注意不能与伤寒三联菌苗同时注射,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慢性酒精中毒者禁用。
近年来,采用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制备的减毒活疫苗进行免疫,作1∶3和1∶5稀释后皮下接种0.5ml,次年加强1次0.5ml,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为 100%,若1∶50稀释则中和抗体阳转率为83.3%,目前接种人数已超过5000万人,通过对人体扩大观察结果进一步证明减毒活疫苗接种是安全的,免疫反应也是满意的,中和抗体阳转率高,效果好,与日本乙脑减毒活疫苗S-株试验结果相似。减毒活疫苗中,免疫原性14-2株最好,5-3株次之,灭活疫苗则较差。由于减毒活疫苗的应用费用较昂贵,急需要发展表达包膜蛋白的基因重组疫苗。
最近Konish报道,在猪身上试验两种乙脑DNA疫苗,以评价它们的免疫原性,两种疫苗质粒均包括乙脑病毒的前膜蛋白(preM)的信号肽,前膜蛋白,以及外壳的编码区域,仅载体质粒有所不同,分别命名为PCJEME和PNJEME,结果发现两者免疫原性无显著差别。猪应用100~450mg DNA疫苗二剂(相隔3周)l周后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达1∶40~1∶160。并且能维持245天以上,这说明,这两种DNA疫苗能诱导病毒特异性记忆B细胞较长时间产生抗体存在。
最近Monath报道一种新的减毒活疫苗Chimeri Vax-JE,它是黄热病毒 17D的包膜蛋白基因为乙脑病毒包膜蛋白基因所取代,即将乙脑病毒SA-14-214疫苗株的preM基因插入黄热病毒17D的cDNA中,已用于早期临床实验,单剂使用即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原性。Pan等将含有编码乙脑病毒包膜蛋白的序列的重组质粒疫苗应用于小鼠,可诱导包膜蛋白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从而产生保护性免疫。其他的疫苗研究,包括裸DNA疫苗、口服疫苗及重组亚单位疫苗尚在实验阶段。
3.动物宿主的管理 猪是乙脑传播的主要中间宿主,在乡村及饲养场要做好猪的环境卫生工作,管好家禽,蚊季可用中草药如青蒿、苦艾、辣蓼等在家禽居住场地烟熏驱蚊,每半月喷灭蚊药1次,对母猪及家禽有条件者进行疫苗注射,能控制猪感染乙脑病毒,可有效地降低地区乙脑发病率。
查看详情>>4食疗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1、香蕉根蜜糖汁:
[原料]鲜香蕉根1 000 g,蜜糖适量。
[制法]将新鲜香蕉根去皮,清洗干净,捣烂后绞成汁,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后,加入蜜糖适量,即可。
[功效]有清热生津、益气养阴的功效。用于乙脑初起。
[服法]500~l 000 mL/d,温服。
2、二叶豆豉翠农汤:
[原料]大青叶、鲜荷叶、淡豆豉各9 g,西瓜翠衣15 g,白糖、清水适量。
[制作]将前4味药清洗干净,一起放入沙锅煎汁,调入白糖即可。
[功效]辛凉透表解毒。用于乙脑轻症,见发热、微恶寒、头痛、精神不佳、微有呕吐、口渴不甚、舌苔薄白、脉浮数等症。
[服法]1剂/d,连服4~5日。
3、化斑粥:
[原料]生石膏30~60 g,玄参10 g,犀角3~5 g(或水牛角6~10 g),鲜荷叶半张,绿豆30 g,白粳米100 g,清水适量。
[制法]将玄参、荷叶洗净,与石膏加水煎取汁。再与粳米、绿豆煮粥,调入犀角末。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用于乙脑,症见温病热在营血,高热口渴,烦躁不安,肌肤发斑。甚或吐血、衄血者。
[服法]温服。2~3次/d。
4、双根西瓜盅:
[原料]西瓜1个(约250 g),鲜茅根60 g,鲜芦根100 g,鲜荸荠、山楂糕条、糖莲子、鲜荔枝各50 g,金山雪梨30 g,白糖300 g,罐头银耳、清水适量。
[制法]将西瓜洗净皮,横切其1/6作盖,并将西瓜切开之盅口上下削成锯齿形,挖出瓜瓤待用;瓜瓤、山楂条、荸荠分别切成小粒,莲子对剖开,雪梨切片,荔枝去核切成小块;鲜茅根、芦根洗净,水煎取汁300 mL,加白糖溶化后入莲子、瓜瓤、荸荠、雪梨煮沸。再入山楂丁,起锅,与银耳一并倾入西瓜盅内,加盖入冰箱放置1~2小时。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温病初在营血,高热口渴,躁扰不安,肌肤发斑,甚或吐血、衄血等症。也可用于乙脑早期。
[服法]随量服食。
5、水牛角地龙汤:
[原料]水牛角50~100 g(或犀牛角3~6 g),地龙9 g,清水适量。
[制法]水牛角切片,放沙锅内水煎2小时,再人地龙煎服。
[功效]清营凉血,熄飙止痉。用于乙脑,热入营分高热,午后或晚上较甚,头痛剧烈,抽搐昏迷,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
[服法]1剂/d。分2次服用。
6、生石膏荸荠汤:
[原料]鲜荸荠250 g,生石膏30 g,清水适量。
[制法]先将荸荠洗净去皮,与石膏同置于锅内,加水适量,并加冰糖少许,煎煮30分钟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用于预防流脑或流脑早期初起。对脾胃虚寒者慎用。
[服法]食荸荠饮汤,不拘时限饮用。
7、藕丝羹:
[原料]嫩鲜藕500 g,鸡蛋3个,金糕、蜜枣、青梅各100 g,白糖200 g,水淀粉25 g,清水适量。
[制法]将鲜藕洗净,剥去皮,切成4,5 cm长的细丝,沸水氽一下捞出;金糕、蜜枣、青梅均切成与藕同样的细丝,取蛋清放碗中,加相当于其一半的水拌匀,倒人大盘中,上屉武火蒸5分钟,成3 cm厚的白色固体蛋羹;把各丝分5条摆于蛋羹上(两端为藕丝。中间为金糕、蜜枣、青梅丝)。沙锅内入水200 g,加白糖,武火烧沸后加入湿淀粉,勾成白色甜汁,浇到菜上。
[功效]健脾开胃,清热除烦。用于热病后期,食欲缺乏,口渴心烦,或痰火咳嗽等症。也可用于乙脑、流脑的恢复期。
5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途径
乙脑,也就是流行性乙型脑炎,其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人感染乙脑后,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其实很少,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大约只有一个星期左右。所以,病人并不会成为感染源。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感染源为家畜,多种蚊虫有兼吸猪和人血的习性,是乙脑病毒的最主要的扩散宿主和传染源。而能传播本病的蚊虫很多,国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
既然知道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那么大家该如何预防呢?
1.当患者在表现出乙脑的临床症状之前,病毒血症期就已经结束,因此隔离措施对预防的意义不大。因为家畜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感染源,因此应当加强对家畜的管理,处理好家畜栏圈的卫生情况,经常清除栏圈内外的蚊虫,对猪等家畜接种疫苗等,可以针对传染源进行有效预防。
2.已证明多种蚊虫都可以传播乙脑病毒,不同地域的主要传播蚊虫也不同。因此应调查本地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蚊种,根据其生态学特点,开展灭蚊工作。灭蚊工作应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进行,也应该长期进行。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重要措施。
3.及时进行预防接种。目前,国内使用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接种疫苗,经研究,接种人群反应轻微,预防效果较好,疫苗接种后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产生免疫效果。因此10岁以下儿童都应该在当地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左右完成接种,并且在初次基础免疫之后应该再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免疫。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于夏秋季,常见病人为儿童,临床表现多为高烧、头痛、昏迷、恶心、呼吸衰竭等,部分病人会有严重的后遗症,重症病人病死率比较高。由此可见,流行性乙型脑炎患病后果严重,且易感人群为儿童,希望大家能做好预防,降低此病的发病率。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