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3
运动神经元损伤是属神经内科的一类疾病,对我们的伤害主要是侵犯上、下两极运动神经元损伤。它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类型较多,主要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等。
1神经元损伤有什么后果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征:瘫痪分布以整个肢体为主(单瘫、偏瘫、截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有病理反射;无肌萎缩或轻度废用性萎缩;无肌束性颤动;肌电图神经传导正常,无失神经电位。下运动神经元性弛缓性截瘫: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的截瘫以弛缓性为特征,瘫痪程度不等,可以是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完全性弛缓性截瘫者两侧瘫痪程度相等。肌萎缩伴有血管运动障碍,如浮吸、皮肤青紫等,以及皮肤营养障碍,当前根刺激性病变时,可有肌纤维颤动。腱反射减低甚至消失,跟腱反射尤为明显,无锥体束征,绝无Babinski征,同时有括约肌障碍。如马尾神经损害时有大小便失禁,或由于膀胱肌的麻痹,呈神经性膀胱,表现为持久性尿失禁。
2神经元损伤的病因
因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病情复杂,其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专家猜测与以下因素有关:
1、金属元素:研究者们认为,与某些金属元素缺乏和某些金属中毒有关。
2、病毒感染与免疫:有的认为是一种中毒性疾病,也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损伤脊髓,引起运动神经元疾病,在患者身上测定的免疫功能发现免疫复合物形成,免疫球蛋白升高,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
3、遗传因素:有的学者统计5%-10%的病例有家族遗传倾向,所以认为有遗传因素。
3神经元损伤的分型
按发病部位
1、混合型:通常以手肌无力、萎缩为首发症状,一般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随病程发展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混合损害症状,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病程晚期,全身肌肉消瘦萎缩,以致抬头不能,呼吸困难,卧床不起。
2、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病:表现为肢体无力、发紧、动作不灵。症状先从双下肢开始,以后波及双上肢,且以下肢为重。
3、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病:多于30岁左右发病。通常以手部小肌肉无力和肌肉逐渐萎缩起病,可波及一侧或双侧,或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
按年龄段分
1、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婴儿型: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母体宫内或产后6—12月内发病。两性无差别。临床特征为婴儿哭声微弱,翻身、蹬脚等动作不能,全身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 。常因呼吸麻痹和窒息而死亡。
2、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少年型: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多为青少年起病。先有肩胛带或骨盆带肌肉 无力 、萎缩,又称近端型。抬头、举臂、起蹲困难。可有翼状肩、鸭步及腓肠肌假性肥大和血清酶活性的轻度增高等,极难与肢带型 肌营养不良症鉴别。
3、运动神经元损伤之成年型:常于50岁以下起病。
4神经元损伤是什么意思
运动神经元损伤是多发生在30—39岁之间的男性朋友身上,它是一种病情进展很缓慢的疾病。导致出现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至今也尚未明确。但它的症状最早见于手部,主要表现为手指运动无力、僵硬、笨拙,手部肌肉逐渐萎缩,可见肌束震颤。如果使病情严重,就会使小腿部肌肉萎缩,无力,甚至会出现行动困难、呼吸和吞咽障碍等症状。除此之外,大家都把运动神经元病称之为“渐冻人“,因为这种病先是肌肉萎缩,如果没有采取合理的正确的运动神经元病治疗方法就会导致病人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因无力呼吸而结束生命,可见运动神经元病的严重性。所以对运动神经元要早治疗是关键。
查看详情>>5上下运动神经元受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1、混合型:通常以手肌无力、萎缩为首发症状,一般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随病程发展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混合损害症状,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病程晚期,全身肌肉消瘦萎缩,以致抬头不能,呼吸困难,卧床不起。2、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病:表现为肢体无力、发紧、动作不灵。症状先从双下肢开始,以后波及双上肢,且以下肢为重。3、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病:多于30岁左右发病。通常以手部小肌肉无力和肌肉逐渐萎缩起病,可波及一侧或双侧,或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神经元损伤有什么后果》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