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怎么治疗呢

更新时间:2023-06-02

夏季景色变得美丽的同时,由于天气比较炎热特别容易导致我们出现中暑的现象,一旦中暑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对身体的健康是非常大的,并且中暑会导致我们浑身无力和头疼的现象,让我们无法安心的工作,但是如果我们能掌握好方法进行治疗就能使中暑得到很快的康复,下面一起了解下中暑的怎么办才好呢。

1防治中暑七个食疗偏方

绿豆丝瓜花

【方 剂】 绿豆60克,鲜丝瓜花8朵。

【制作法】 用清水一大碗,先煮绿豆至熟,然后捞出豆,再加入丝瓜花煮沸。温服汤汁。

【功 效】 清热,解暑。治夏季气温酷热引起的中暑。

红糖绿豆沙

【方 剂】 绿豆100克,红糖25克。

【制作法】 将绿豆煮烂,用勺在锅中捣碎如泥,再以文火煮至无汤,加红糖调味即成。食之。

【功 效】 清热解毒。治小儿暑热生疮疔。夏季炎热时小儿常食用解暑清热,除烦解渴之功用。

海带冬瓜豆瓣汤

【方 剂】 浸发海带100克,冬瓜500克,去皮蚕豆瓣100克,香油及盐适量。

【制作法】 将海带和蚕豆瓣一起下锅,用香油煸炒一下,然后添加500克清水,加盖烧煮,待蚕豆煮熟时,在把冬瓜和盐一并放入,继续烧至冬瓜九成熟,即可停火出锅。

【功 效】 消暑利尿。治中暑头昏、头痛、烦渴。

冬瓜汁

【方 剂】 鲜冬瓜一个。

【制作法】 将冬瓜洗净,切成碎块,打成汁。尽量饮服。

【功 效】 消暑,清热,除烦。制中暑后烦躁不安、口渴、尿黄,有清热利尿之作用。

扁荷粥

【方 剂】 白扁豆50克,冰糖30克,鲜荷叶1小张,大米50克。

【制作法】 先用清水把白米洗净,浸泡。锅内加水三碗煮白扁豆,水费后下白米小火煎煮,待扁豆已黏软,放入冰糖及洗净的鲜荷叶,再煮20分钟即成。食之。

【功 效】 消暑解热,和胃厚肠,止泄泻。

饮杨梅酒

【方 剂】 鲜杨梅500克,白糖80克。

【制作法】 将杨梅洗净,加白糖共装入瓷罐中捣烂,加盖(不密封,稍留空气),7~10天自然发酵成酒。再用纱布绞汁,即成约12度的杨梅露酒,然后倒入锅内煮沸,待冷装瓶,密封保存,时间越久越佳。夏季饮用最宜。

【功 效】 预防中暑。

姜韭蒜汁

【方 剂】 鲜姜、大蒜、韭菜各适量。

【制作法】 洗净,姜蒜去皮,共捣烂取汁,灌服。

【功 效】 解表,温中。治中暑昏厥,不省人事。

温馨提示:一旦周围有人发生中暑症状,应当立即将病人移到阴凉的地方,并保持周围通风;解开衣扣,用各种方法帮助身体散热;帮助服用解暑药物;按压人中、虎口等穴位帮助恢复意识,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应立即拨打救助电话。

2中暑怎么治疗呢

中暑的怎么办才好呢

不管是去哪里,先在自己的包包里面带一盒藿香正气水,因为藿香正气水是专门针对中暑用的药品,而且不会伤害我们的身体,还健脾利胃,而且帮助我们改善胃肠道,但是这个只能针对于成年人,对于孩子的话,只要给他喝小半瓶就可以了,因为藿香正气水比较辛辣,很多小孩都不愿意喝,所以只要给孩子和小半瓶就可以了,这样也具有祛暑的作用。

在就是,平常在家的时候,可多煮一些绿豆给家人来喝,因为绿豆同样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止渴健胃的作用,而且基本上每个家庭都会制作这个绿豆汤,在就是西瓜,西瓜可以买回来后放在冰箱里面冰镇一下,这样同样具有祛暑的功效,而且也好吃。

如果发现自己中暑后,一定要迅速的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还可以在额部、太阳穴上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再就是平时要多喝水,不能等到口渴的时候才喝水,如果出太多汗了一定要喝一些含淡盐水的饮料,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中暑。

上面就是对中暑的怎么办才好呢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中暑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或者拔罐等,另外我们平时如果在生活中能多加注意就能更好预防中暑,在夏季可以多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冷饮,能很好的预防感冒。

3“吃喝穿戴”防止中暑

炎热的三伏天,人们都感觉到热、憋闷、很多人有晕乎乎的感觉。医生提醒,炎热的天气里,一定要小心中暑。

中暑原因有三种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可以分成三种:

一种是在闷热的房间里容易出现的热射病,病人会感觉到头痛、头晕、口渴,然后体温迅速升高、脉搏加快、面部发红,甚至昏迷。

第二种是日射病,如果人们在烈日下活动或停留时间过长,直接在烈日的暴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只有头部温度增加,高的时候可以达到39℃以上,然后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以出现昏迷及抽搐,但提问不一定升高。

第三种叫热痉挛,人在高温环境中,身体会大量出汗,丢失大量盐分,使血液中的钠含量过低,引起腿部甚至四肢及全身肌肉痉挛。

中暑症状有轻有重

在中暑的时候也有轻重不同的临床表现,高温环境下,人们首先可以出现“先兆中暑”,表现为多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这时,如果及时转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如果上述症状严重,患者的体温升高到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有可能是轻度中暑,需要及时处理,并休息几个小时。

重度中暑时,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8种人容易中暑

和普通人相比,有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中暑问题,所以在炎热的天气里自己和家人就更要注意。

老年人 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

孕产妇 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婴幼儿 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心血管病患者 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所以容易中暑。

糖尿病患者 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映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引起中暑。

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源,让机体产热加速。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

营养不良的人 因为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中暑。

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 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

应对暑热小贴士

1、喝水:喝的时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要喝烧开过的水,不要喝生水;要喝新鲜温开水,不要喝“陈”谁;还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

2、喝一些稀释的电解质饮料:要远离酒精、咖啡因和香烟。

3、慢慢地适应气温的转变:从事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放慢速度,不要逞强。

4、及时散热:当过于炎热的时候应该用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5、留意体重变化: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弱,所以如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该加以留意。

6、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或发量不多的人。

7、外出不要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棉衫和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

8、穿浅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为透气。

9、多吃各种瓜类: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种的纤维素可以排除肠道中的腐败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10、多吃凉性蔬菜: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等。

11、多吃苦味菜: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12、多洗澡:帮汗水离开人体。

13、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

心中有“数”好避暑

入了伏,要避暑,心中要有四个“数”,天气预报常常听,科学数据记心中。

1、气温指数:研究表明,盛夏的气温每升高1℃,都可能对身体弱者或老年人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气温的高低本身就有警示作用。比如33℃时,人就会有热的感觉,这是防暑降温的起始温度。35℃时,人体赖以散热的辐射、对流、传导形式逐渐减弱或停止,蒸发(出汗)便是最重要乃至唯一的散热方式。因此,此时应及时补足水分及钾、钠、镁等电解质。37℃,一级警报!一些人,特别是体质较弱者的心肺会不堪重负,可能出现意外,这时应该进行物理降温和药物防护。医学家认为,当气温升高到38℃,或虽然气温是35℃,但湿度过大时,便是可能发生中暑、心脑血管意外的天气。这种天气状况下,人的皮肤血流量会增加3倍以上,心输出量增加50%——70%,因而可以使心衰的发生率增加1倍,使心脏病的死亡率增加1.5倍。

2、中暑指数:有的电台、电视台在进行气象预报时,常报告中暑指数。中暑指数分5级,到了第4或第5级,即“易中暑”或“极易中暑”时,人们就该采取相应措施以防中暑了。

3、疾病风险指数:有的电台、电视台在进行气象预报时,常报告疾病风险指数。疾病风险也分为5级:少、偏少、一般、偏多、多。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哮喘、脑溢血、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八种常见病。当听到这些疾病的风险指数是“偏多”或“多”时,应倍加防范。

4、室内调节最佳温度:室内温度调节是抵御酷暑高温的重要措施。调节到多少为好?根据日本医学专家的研究,最适宜的室内空调温度是:穿西装打领带,最适宜的平均温度为24.4℃;上着短袖衬衣,下着薄面料裙、裤的女子,适宜温度为27.8℃,男女平均有2——3℃的差别。总的来说,最适宜的空调温度为27——28℃,不应低于24℃。此外,室内温度还应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以室内外温差小于5℃为宜。

4夏季中暑之后的护理关键

高温易导致各种健康问题,最常见的为中暑。不少人认为中暑不是什么大病,其实严重中暑会引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甚至呼吸衰竭等现象,甚至可造成患者死亡。所以,夏季中暑之后一定要护理得当,一旦发生中暑,要尽早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 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对于重 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

中暑护理1、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中暑护理2、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中暑护理3、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中暑护理4、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夏季中暑怎么办?需立即将中暑者送往凉爽的地方,最好有空调的屋子里,并进行物理降温。另外,还可使用冰袋敷在头部、腋下等处,也能起到很好的降温消暑作用。如果中暑情况较严重,可送去医院请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处理。

5诊断是否中暑的根据标准

中暑的诊断可根据在高温环境中劳动和生活时出现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和(或)晕厥,并应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诊断,与热射病特别需要鉴别的疾病有脑炎,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毒性肺炎,菌痢,疟疾;热衰竭应与消化道出血或宫外孕,低血糖等鉴别;热痉挛伴腹痛应与各种急腹症鉴别。

热射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41℃以上),无汗和意识障碍,常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数小时或老年,体弱,慢性病患者在连续数天高温后发生中暑,先驱症状有全身软弱,乏力,头昏,头痛,恶心,出汗减少,继而体温迅速上升,出现嗜睡,谵妄或昏迷,皮肤干燥,灼热,无汗,呈潮红或苍白;周围循环衰竭时呈紫绀,脉搏快,脉压增宽,血压偏低,可有心律失常,呼吸快而浅,后期呈陈-施氏呼吸,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瞳孔缩小,后期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严重患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或肝,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尿蛋白和管型出现,血尿素氮,谷丙和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和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增高,血pH降低,血钠,钾降低,心电图有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

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后,患者常先有大量出汗,然后四肢肌肉,腹壁肌肉,甚至胃肠道平滑肌发生阵发性痉挛和疼痛,实验室检查有血钠和氯化物降低,尿肌酸增高。

热衰竭常发生在患者对热不适应,体内常无过量热蓄积,患者先有头痛,头晕,恶心,继有口渴,胸闷,脸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细弱或缓慢,血压偏低,可有晕厥,并有手,足抽搐,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实验室检查有低钠和低钾。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暑怎么治疗呢》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