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02
有些人会发现自己在生活当中流汗特别多,这时候要注意,对原因进行认识和了解,如太阳表虚,或者是阳明山热盛的或者是湿热交蒸等,这些都可能会是导致流汗特别多的原因。孩子出汗多是很多家长所烦恼的。那么对于家长朋友来说,怎么按摩解决出汗不止方法呢?
1怎么按摩解决出汗不止方法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补脾经300次,补肺经300次。
(2)揉肾顶2分钟。
(3)揉肾纹1分钟。
(4)患儿俯卧位,捏脊5~10遍。
(5)掐揉足三里穴1分钟。
(6)按揉脾俞、肺俞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营卫不和型:症见时时汗出,头痛恶凤、鼻塞流涕,周身酸痛,口不渴,胃纳欠佳。舌淡红,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揉拿上下肢部位的肌肉,并做掌擦法,每部位5~8次。
②双手捏拿肩井穴处肌肉5~10次。
③患儿俯卧,家长以单掌推擦脊柱两侧处的肌肉,以透热为度。
(2)脾肺气虚型:症见时时汗出,动则尤甚,气短或咳嗽,面色白,肢体欠温,唇淡,平时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推三关100次,揉板门100次。
②摩中脘2~5分钟。
③按揉膻中、三阴交穴各1分钟。
(3)胃热炽盛型:自汗频出,汗量较多,口渴喜冷饮,高热面赤,烦躁不宁,口渴欲饮水,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常用手法去补脾经300次、补肺经300次加
①清天河水200次,退六腑200次。
②清小肠200次。
③推下七节骨300次。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以掌心对准神厥穴,顺时针揉摩2~5分钟。
(2)以小鱼际逆时针揉摩关元2分钟。
(3)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掌根推擦肺俞、大椎穴处的肌肉各1分钟。
(4)按揉足三里、复溜穴各1分钟。
生活调理
(1)对患自汗的小儿应加强护理,勤换衣被,并随时用柔软干净的布擦身,以保持皮肤干燥。
(2)不要直接吹风,以免感冒,发生其他病变。
(3)多给患儿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切忌辛辣肥甘之品。
(4)对于大汗淋漓的患儿,应及时请医生诊治、以免发生虚脱等危险情况。
2止汗食疗方有哪些
1.黄芪红枣汤
黄芪15克、红枣20只同入锅,加水适量,文火煎1小时以上。每日1剂,分2~3次服用,食枣喝汤,连服15日为一个疗程。主治气虚表卫不固型小儿汗证。
2.黄芪羊肉汤
羊肉90克用沸水略煮,捞出后即用冷水泡浸以除膻味。用砂锅将水煮开,入羊肉与黄芪、淮山药各15克,加龙眼肉10克同煮汤,进食之前加盐调味。若孩子无咀嚼能力,可煮成浓汤饮服。有健脾补虚、滋养敛汗的功效,主治小儿病后体虚盗汗者,但阴虚太甚者不宜服用。
3.黄芪粥
黄芪30克加水煎成浓汁,加入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稀粥,用适量红糖调服。每日2次,早、晚温服。有健脾固表止汗的功效,主治小儿自汗证。
4.黑豆小麦粥
黑豆、小麦各50克共熬粥食用,主治小儿阴虚盗汗。
5.黑豆圆肉大枣汤
黑豆30克、龙眼肉10克、红枣30克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煨1小时。每日2次分食完,连吃15日为一个疗程。主治小儿表虚不固或营卫失调型汗证。
6.浮小麦大枣粥
浮小麦50克、大枣6枚、糯米60克,水适量。适用于病后体虚、自汗、怕寒的孩子,尤适于病后胃纳不佳的孩子。注意,感冒的孩子勿服食。
7.参莲饮
孩儿参10克,莲子15粒,放在碗内用沸水泡。去皮和芯后,将莲肉与参同放碗内,加冰糖和水适量,放在蒸锅内隔水蒸炖1小时。每天1剂,连服15天为一个疗程。有益中气、补脾阴、止虚汗的作用。
3流汗特别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太阳表虚:
全身汗出,兼有发热恶风,头项涌,鼻塞,苔薄白,脉浮缓。
2、阳明热盛:
全身大汗,汗量较多,壮热或潮热,口渴喜冷饮,面赤,舌红苔黄燥,脉洪大有力。
3、暑伤气津:
全身汗出,频频不断,兼有烦渴,胸膈痞闷,口渴喜饮,少气乏力,倦怠神疲,舌红,苔黄,脉洪大无力或濡数。
4、湿热交蒸:
全身,头部或手足部汗出,口中粘腻而苦,渴不欲饮,身热不畅,肢困烦躁,脘闷纳呆,小便不利,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5、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4经常出虚汗吃什么
1、黄芪二蜜饮
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2、百合莲子饮
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先将百合、莲子洗净,放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连服数天,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3、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4、参苓粥
取人参10克,白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先将人参、茯苓、生姜加适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将粳米淘洗干净,下入药汁内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时加入食盐、味精调匀,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5、黑豆浮麦汤
取黑豆50克、浮小麦30克、莲米15克、红枣10枚、冰糖30克。先将黑豆、浮小麦分别淘洗干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药汁煮洗净的莲米和红枣,煮至莲米烂熟时放入冰糖溶化,起锅后即可食用。每天一剂,分2次吃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5老年人出汗多是怎么回事
1、按出汗时间分辨
1.1、白天出汗过多
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1.2、晚上出汗多
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2、按出汗部位分辨
2.1、头汗过多
头汗过多,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2.2、手足心多汗
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2.3、心窝、胸口多汗
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身。
3、按气味辨别
正常的汗没有明显的腥臭味,如果汗味腥臭,多与热证或湿热证有关,属肝热,这种情况可通过清淡饮食,或用中药菊花、茵陈等泡水饮用;若腥臭明显,应找大夫诊治。此外,若在夏季闷热的环境中,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胸闷、恶心、心慌、四肢无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升高的情况,一般属于中暑先兆,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补充一些淡盐水,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症状不能恢复或严重者,要及时就医。
除上述情况,还有一些出汗表现,如汗液颜色的改变,有黄汗、红汗、黑汗等,这种情况需由医生综合判断后诊治。如果重病的病人突然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或大汗、呼吸急促等,则预示着病情的凶险。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流汗特别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