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运动和技巧的发展

更新时间:2023-05-23

宝宝从翻身、爬到走都经历了很长的学习阶段,特别是宝宝站起来走路的时候,更是要考验她的平衡能力,那么妈妈该如何来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呢?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快乐、健康、聪明,为此不少家长都在研究各种健脑食品,忙着让孩子上各种潜能开发班。其实,对于孩子而言,运动才是促进脑神经发育的关键。下面来看看宝宝运动和技巧的发展。

1孩子要怎么运动

A、我们的成长 离不开运动

荡秋千、打土仗、光脚奔跑、在草堆里摸爬滚打、上树摘榆钱、上墙摸鸟蛋……我们小时候没有胎教音乐,没有早教班,可我们似乎也不笨。在资深早教专家符欣看来,人体像一辆汽车,脑神经系统就是这辆车的发动机,而各种感官运动就是成长的燃油。对于如今的爸爸妈妈们而言,小时候在田野间自由跑动,足以锻炼自己的五感四体,让自己获得生活与学习的能力。

“早期运动和吃饭睡觉一样,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绝非我们所理解的跑跳投、打球、游泳等运动比赛项目,低龄宝宝的运动其实就是指“自主的位移”,即在一定活动范围内,自己移动身体的过程。”

符欣指出,在运动的过程中,孩子的大脑可通过感官和肢体获得大量的外部信息,从而促进脑神经的发育,身心智力发育、心理发育都是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认知身体、感知环境、控制身体、发展动作逐步提高的。早在胎儿时期在子宫里和母亲的互动,这个过程就已经开始了。

B、“动”力不足的孩子 越来越多!

或许因为空气、噪音、声光污染、人为危险,或许因为爱护,在符欣看来,现在的孩子住在上万元一平的钢筋水泥囚房,温柔的怀抱是手铐、便利的童车是囚车、厚重的衣物如同脚镣,专注喂养,让吃喝拉撒成了宝宝的酷刑。

没有玩伴,只有与电视手机为伴,被人造玩具、电脑、电视、手机游戏“喂养”长大,缺少运动的场所、运动的时间、运动的自由和运动的玩伴,运动的不足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诸如情绪敏感、语言社交障碍、营养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更何况,还有无数堂课外辅导和兴趣班,在透支着孩子们成长的时间,蚕食着宝宝有限的学习力。

C、如何让孩子“动起来”?

隔几周或几个月带宝宝去野外玩,就算“放养”吗?说是“放风”更为贴切一些。饥一顿、饱一顿的户外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孩子日常成长的需要。“自然成长”更不是家长撒手不管,让孩子大脑任由不良成长环境毒害,饱受运动感官刺激不足的贫瘠。

2宝宝平衡力该如何锻炼

平衡能力差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喜爱玩旋转的凳椅或游戏设施,而且不会晕。

2、喜欢旋转或转圈子跑,而且不晕不累。

3、怕走平衡木。

4、虽然看到了,仍然碰撞桌椅、旁人或门墙。

5、行动、吃饭、敲鼓、画画时双手协调不好。

6、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常穿反。

7、语言不清,发音不准,语言能力发展缓慢。

8、比较好动,在阅读、听写和抄写方面比较困难。

9、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

如何让宝宝在游戏中锻炼平衡力?

1、和宝宝做摇摇椅

妈妈坐在垫子上,屈膝,让宝宝坐跨在腹部,后背依靠在妈妈大腿上,与此同时,妈妈用手握住宝宝腋下后向后仰,再坐起。反复进行。和宝宝玩这个游戏时,妈妈的动作幅度一定要小,动作要缓慢,同时注意用手支撑住宝宝后颈。

2、和宝宝玩套叠等玩具

宝宝动作发展是在脑和神经中枢、神经、肌肉控制下进行的,当宝宝动作能力,如平衡协调能力的提高时,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所以,妈妈可以多和宝宝玩一些套叠玩具、穿绳玩具、积木等,这些玩具有助锻炼宝宝小肌肉动作和手指的灵活性、从而促进大脑发育,对提升平衡能力十分有益。

3、看看谁是不倒翁

妈妈坐在垫子上,双腿分开,双脚相对,双手握住双脚的脚腕,宝宝坐在妈妈的腿中间,胳膊自然放在妈妈腿两侧。妈妈可边唱儿歌边摇摆身体,同时带动宝宝随妈妈身体运动。妈妈摇动身体时要用双臂将宝宝固定在怀里,以确保宝宝安全。这种不倒翁游戏对提升宝宝平衡力同样十分有益。

家长锻炼孩子平衡力注意事项

1、运动中支配身体的面积,由大到小,身体重心由低到高。

2、身体重心由低到高。先在平地上行走,然后至体操凳上以至更高的板凳上行走。

3、从自我保持平衡直到破坏平衡后重新维持平衡。

4、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开始要求在安静状态下保持平衡,继而要求在动作中保持平衡。

5、在注意下保持平衡到不注意下保持平衡。

6、从视觉监控下保持平衡到闭眼时保持平衡。

3宝宝运动和技巧的发展

(1)头尾规律,也称上下规律

也就是说,宝宝发育的规律是由上而下的。首先表现为宝宝先会吮奶,然后才是眼功能的协调,其次是抬头、翻身、爬、站立、行走。

(2)和谐规律

宝宝随着月份的增长,在慢慢地发育,宝宝身体各部分的活动慢慢和谐起来。例如:4~5个月的宝宝在硬床上,伸出小手企图拿离自己最近的玩具,往往因为身躯与手是不和谐的,以失败而告终。

(3)目的性规律

例如:宝宝在3~4个月时,看见自己喜欢的玩具或是看见父母就会手舞足蹈,因为手腕没力,也拿不起来想要的东西。到9~10个月时,宝宝才会用拇指和食指抓取东西。

宝宝各项活动的发育,并不总是以平均速度进行的。往往当宝宝学习一种新技能时,其他活动的发育将暂时相对地停顿下来。

宝宝运动的特点,要在快乐的氛围里健康长大。

父母在照看2~3个月的宝宝时要在不让宝宝着凉的前提下,给宝宝较为充分的自由空间。宝宝会在玩累的时候,自然地停止。

宝宝在5~6个月的时候看见东西便会用手抓,所以家长朋友要记住,在宝宝的视线范围里不要放危险物品。

宝宝快到1周岁时,他的四肢总是不停地在运动,家长可不要小看这些四肢的推推拉拉,这些动作都是宝宝肌肉群和内脏器官发育的需要,这时可千万不要限制宝宝活动。

宝宝到会走路的时候,运动项目也就相应地复杂起来,不是站,就是坐,要不然就是满床地爬,只要没睡着就没有安静的时候。在这时父母要给宝宝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帮宝宝做一些简单的体操,父母要握住宝宝的前臂,分别做上举、下放、侧手举等发展宝宝的肩胛肌和胸部肌肉的运动。

亲子小贴士

宝宝的成长不是一个简单的量变过程,他的成长道路就像是在登山,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登上一个台阶,进入到一个美丽新世界。父母要根据宝宝的年龄来选择适合宝宝的运动方式,不要心急,要符合宝宝成长的逻辑。这样宝宝就可以更顺利地朝前走。

4宝宝大运动发育落后怎么办

把握宝宝大动作发育关键期

0~3个月:抬头

“一举头,二举胸”意味着满1个月时,宝宝在俯卧的情况下可以有抬头的动作;满2个月时,不仅可以抬头,而且抬头时胸部也可以离开床面。

不过,孩子的大动作发育时间有早有晚,如果在2-3个月左右时还不会抬头,先不要着急,考虑下是不是孩子平时趴的时间不够。

此时,可以让宝宝趴在床上,用他感兴趣的东西吸引他抬头。趴着不仅可促进颈背部肌肉的发育,利于抬头,而且通过刺激全身肌肉协调,促进大脑对运动功能的控制。

宝宝通常在3~4个月的时候会学会抬头,这个比例占到80%,但有些宝宝会晚一些,这也是正常的,只要宝宝一直在努力尝试着这个动作,那么妈妈就不用担心。最重要的是,妈妈要关注宝宝的这一发展过程并给予宝宝的一定帮助。

【温馨提示】:

1.开始训练趴着的时候,一天做一次,每次1~2分钟。

2.注意宝宝刚吃饱不要俯卧;宝宝的颈椎还没发育成熟,练习抬头的时间不能过长;游戏过后要让宝宝仰卧休息一会儿。

4~6个月:翻身

当宝宝经常有把双脚抬起,身体自然侧倒后,下半身有扭动的动作,那么这表明你的宝宝已经开始在学习翻身了。

宝宝大约在出生后4~6个月开始学习翻身,宝宝会翻身的高峰期是在5个月。宝宝能抬起腿,扭腰时的力量足够,就很容易翻过身去。如果宝宝6个月还不能在躺和趴自由转换,要加强引导。

可以用玩具引导,将玩具放在孩子的一侧但他伸手够不着的地方,他会为够取玩具先翻倒,伸手使劲也够不着时,全身再使劲就会变成俯卧,经常翻滚有助于肌肉关节综合能力的发展。

【温馨提示】:

1.锻炼宝宝翻身,不能操之过急。只有当宝宝出现要翻身的信号时,才可以尝试和宝宝玩翻身的游戏。

2.和宝宝玩翻身游戏的时候,床上不要放有坚硬物品,以免硌伤宝宝或者让宝宝误食。

7~8个月:独坐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宝宝会在7~8个月大的时候学会独坐。刚开始时,宝宝身体前倾,用双手帮忙才能支撑身体,而且坐一会儿就会歪倒。慢慢地,宝宝的平衡能力得到发展,脱离双手的支撑也能够坐直。

到了8个月,宝宝就坐得越来越好了,甚至还能够向前倾着身体去抓玩具。

但如果宝宝到了9个月,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自己还不能坐起来,扶着椅子自己不能站立,就说明动作发展有问题。

【温馨提示】:

为了帮助宝宝顺利学会坐稳,妈妈可以跟宝宝玩拉引游戏:先让宝宝平躺,用手拉着宝宝慢慢坐起,几秒后再恢复宝宝的平躺姿势,这样可以有力的增强宝宝的腰部力量。

随着宝宝的长大,就可以让宝宝倚着垫子或者宝宝的身体坐稳,慢慢练习宝宝就能顺利坐稳了。

不过要注意:任何练习请不要强迫宝宝,要根据宝宝的身体发育进行。

7~9个月:学爬

7~9个月是宝宝学爬关键期,爸爸妈妈应该尽量抓紧这段时间教宝宝学爬。学习爬行的过程中,宝宝的意愿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宝宝来说,爬行是最好的全身运动,在爬行中抬起头颈,可以锻炼颈部的肌肉。同时胸腹部离地,四肢支撑身体的重量,也锻炼了胸、腰、腹、背与四肢的肌肉,不但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和韧带灵活,更为站立、行走打下基础。

【温馨提示】:

有较少部分宝宝是不经历爬行直接就会站立的,这也属于正常,但是妈妈切不要人为的扼杀宝宝爬行的能力而让宝宝站立行走。

9~12个月:站立行走

一般宝宝在9~12个月左右可由扶持而慢慢地学习站立。宝宝刚开始学站时,一般会借助伸手能够到的家具支撑来站起,慢慢地,就能利用手和脚站起来,等到脚步力量逐渐发育,能够利用整个脚掌支撑体重时,宝宝就能够站稳了。

如果宝宝到了18个月,坐下时需要借助周围的帮助,不能利用手臂和腿的配合自己站起来。不能独立行走,就需要格外警惕了,要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

【温馨提示】:

1、宝宝大动作发育期间,任何时候都需要爸爸妈妈的鼓励。爸爸妈妈的鼓励和陪伴非常重要。

2、宝宝的大动作发育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妈妈不要太过于追求早,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宝宝比别人的宝宝慢一点就过分担心,只要在生长曲线范围内的都不用过于担心。

3、不要强迫宝宝做任何的动作,妈妈可以采用逗引的方式让宝宝自发的进行某些动作,但不要人为的干预,迫使宝宝身体做出某些动作。

4、随着大运动发展,宝宝的活动范围增大,爸爸妈妈应该仔细排查家里所有安全隐患,避免发生意外。

5幼儿园球类运动有哪些呢

对墙壁打球

让孩子手中拿一个小皮球,距离墙壁l一2米,面对墙壁站立,自行用力将球丢向墙壁,让球弹回,并尽量接住弹回的球。

对墙壁打球可培养孩子对外界生活中移动的物体进行控制和运用的能力,同时,在丢球和接球的过程中,可训练孩子惯用的手,特别有益于双侧大脑的分化,使身体形象更精确,改善脑内部的反馈。丢球和接球时使用视觉、听觉,判断反弹回来的球的方向和速度,移动双脚来改变身体位置,变换身体姿势并伸出双手接球,这是综合各种感觉所做的快速判断和反应动作,可以改善大脑内部的神经反馈,使身体形象更精确,从而增进身体运用的能力。

对墙壁踢球

让孩子站着I面对墙壁,用脚踢球,用脚接或再踢弹回的球, 对墙壁踢球是比对墙壁打球更精确的活动,不仅需要使用视觉、听觉,判断反弹回来的球的方向和速度,移动双脚来改变身体位置,还需要把身体带到适当的位置后稳住双脚,再用脚把球踢出去。这项活动需要适当的身体形象才能完成,也会促进更精细的身体形象,对促进较高难度的运动企划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拍球

教孩子把球抛向地面,当球从地上弹起时再往下拍,看看能拍多少个。对于刚开始练习拍球的孩子,可以允许他跟着球跑,只要能接住弹起来的球就行,逐渐熟练以后,则可增加难度,要求他站立在原地拍,或只能用规定的手拍,或双手交替拍,或站在平衡台上拍等等。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宝宝运动和技巧的发展》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