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

更新时间:2023-06-02

孩子总是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随着他们的长大,难免会问家长一些有关性方面的问题,让父母感到措手不及。孩子提出性问题时怎么办?往往这时候不应当回避孩子的问题,一定要给孩子正确的答案,以防孩子通过其他渠道获得错误的答案,对孩子产生严重的误导。

1别让早教班害了孩子

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宝宝被送进早教班,可是你知道吗?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过早地接受教育,有时候父母的陪伴,亲子之间建立情感纽带比智力开发更为重要。

案例一:3岁的强强想了半天也说不出话

3周岁的强强(化名)本来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但是家人发现孩子最近变得不怎么说话了,总是双手交织,仿佛在思考。指个碗问他是什么,孩子也眨巴着眼,然后用不确定的声音小心翼翼地回答:“是碗吧?”昨天早晨强强更是站那里看着妈妈发愣,足足有几分钟才小声地问:“我该喊MUM还是妈妈呀?”

“我认为肯定是早教班的问题”,强强的爸爸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保所心理门诊直接对医生说。他们一家前段时间花了很多钱,送儿子去了一个早教机构,开始孩子一下子认识了60多个汉字,还有一些英语单词。“我们不在乎钱,也特想把孩子培养好,”强强的爸爸说,看到儿子的进步,一家人都很开心。可是上了一个多月之后,他们发现孩子有些不对劲了,变得有点内向了,总是试图记着一些东西,问他话也想半天再说,有时候一些简单的东西还会说错,原本认识的字也开始混乱了。

心理医师池霞:不正规的早教班是孩子的“心理虐待”场所

“早期的智力开发一定要有尺度,一味强调教育而忽视了孩子天性,会增加损害其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该院心理门诊的池霞主任指出,良好的早期教育,可使孩子的IQ更高,行为更加合理,眼手协调能力更强,听力、语言及阅读能力更高。随着孩子的成长,可表现出自发性增加,侵略性减少,与伙伴及父母的关系融洽,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更强。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早期教育的。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与脑部结构发育密切相关,过早的训练违反身心发展规律,会造成不良后果。很多早教过后的小朋友表现出了“不合群”、“口语交流能力滞后”等现象,就是由于对于孩子大脑的某些部分过度刺激导致,说句严重的,一些不正规的早教已成为了孩子的“心理虐待”。

目前南京的早教机构很火,尽管收费比大学还贵,但是一些年轻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是心甘情愿地省吃俭用,把孩子送进早教班。而早教机构由于缺乏监管,教育质量良莠不齐。专家表示,她已经不止一次遇到因过早进行早期教育而认知上出现问题的孩子。

“只有不了解孩子的家长,才会凭自己的意志把孩子往早教班送,”池主任提醒家长,三岁前情感沟通更重于智力培养。现在很多青少年表现出“情感冷漠”,其实和早年“爱的缺乏”有关。孩子处于大脑和情感发育的重要时期,家长最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就要与其建立起情感纽带,取得宝宝的信任和依赖,这对孩子今后的身心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案例二:两岁的阳阳变暴躁爱闹

两岁小男孩阳阳原本活泼好动,可是最近半个月来,阳阳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又哭又闹,食欲也越来越不好,检查结果显示身体状况并没有任何不适,医生仔细了解后才明白了阳阳的病因所在:原来,从两个月之前,望子成龙的妈妈开始对阳阳实施早教,每天让阳阳看一个半小时的英语会话DVD,再做一个小时左右的智力开发游戏,这让生性好动的阳阳很不适应。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推断,阳阳之所以食欲不振、性情萎靡,很可能是妈妈的早教惹的祸,因为对于幼儿来说,过多的强迫,太过突然的生活习惯转变,会让孩子变得无所适从,过多地限制孩子活动自由,譬如违背孩子天性对幼儿实行过度的早期教育等,实质上无意中已形成了一种心理虐待。

医师建议:一定要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最好是能在游玩中学

近年来,早教渐渐流行开来,许多学前幼儿在两三岁时就开始了“求学生涯”,在父母的要求下训练写字、学习英语单词、背诵古诗等等,如果对孩子早教不当,会对幼儿造成心理虐待,严重者甚至会酿成悲剧。因此,一些专家不主张对幼儿早教,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即便是实施早教,也一定要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最好是能在游玩中学,游戏中学,譬如领着孩子参观公园时,随时随地向孩子灌输知识,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让孩子增长知识等,这样的“早教”,远比让孩子一味地背书写字要科学得多。

2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

孩子总是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随着他们的长大,难免会问家长一些有关性方面的问题,让父母感到措手不及。孩子提出性问题时怎么办?往往这时候不应当回避孩子的问题,一定要给孩子正确的答案,以防孩子通过其他渠道获得错误的答案,对孩子产生严重的误导。

一 应直接面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

2、3岁的孩子最初间得较多的是:“娃娃是从哪里来的?”父母就应直接回答:“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多数父母往往习惯用:“从街上捡来的”或“从大海里捞来的”等谎言来应付。其实当孩子向你提问任何与性相关的问题时,往往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一口回绝,活着用谎言来应对,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困惑,并且很可能使好奇心演变为心理的阴影,为今后的成长设置障碍。

二 父母应多掌握一些科学知识

并不是要求父母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但是在生活中要尽可能多涉猎一些这方面的知识非常必要。不要因为自己不懂而一味的回避和搪塞孩子,要知道性教育引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举足轻重,你学的东西多,孩子懂的自然也会多。

三 不要过分担心尺度问题。

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超过了他的年龄,讲多了会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其实,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有层层步骤的,每一个年龄段所提出的问题都有差异,一旦了解,孩子绝不会像科学家那个追根溯源。

四 适时的给孩子进行性教育

在看电视、报纸、上网时,可以适时的给孩子进行性教育。以平等的口吻,结合自己的故事给孩子讲述,孩子会很感兴趣,这样能让孩子更好的接受性知识,让他们懂得性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五 引导孩子真确认识“性”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电视各种媒体良莠不齐,其中一些对性行为的描述往往背离了科学的宗旨,代之以单纯的感官刺激,当孩子难以避免地接触到这些东西时,不要简单地呵斥,而应该把这些描述中反映出的夸张、虚假等非科学的内容给孩子进行分析,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和健康。

3表扬孩子也是教育孩子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哦。6岁的家家也是如此,小家伙只要一听到溢美之词,就会立刻神采飞扬。

在生活当中,我经常会表扬家家:呀,家家你真棒!太厉害了!真了不起。但是最近,我发现家家的自信心非常膨胀,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在其他孩子面前表现得霸道。星期天和邻居玩游戏的时候,他居然一把推倒了邻居的孩子:“你为什么不听我指挥?”

我狠狠批评了儿子。同时进行反思,最后我觉得是因为我对他表扬太多。“其实表扬没错,重要的是你要用具体的语言。要让孩子知道他哪儿优秀,哪儿还做得不够。”家家爸替我分析道。如:儿子主动收拾了玩具,你应该这样表扬他:谢谢你帮妈妈整理房间。妈妈回到家,还以为田螺姑娘来了呢,心里好快乐。谢谢宝贝。

我点头,原来这样啊。表扬要有针对性,可以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表现优秀在哪儿。所以,当我知道儿子拣到一元钱,在班里找到失主归还时,我立刻表扬了他:“你把钱还给了小朋友,做得很对。你那么爱吃棒棒糖,却没有拿钱去买,忍住了没吃,妈妈真为你高兴。”家家笑了:“其实,我也想把钱装口袋里。但想到老师说要拾金不昧就不敢了。”我立刻点头:“嗯,听老师话,家家你会越来越优秀。”

往后,只要家家做了好事,我表扬时都会用具体语言。家家主动洗碗,我会说,妈妈最喜欢你分担家务了;家家出外和我的男同事打招呼,我会说,叔叔夸你讲礼貌,妈妈听了很开心呢;家家在医院给奶奶叫护士,我会说,宝贝真懂事,都会关心照顾奶奶了等等。当然,每当家家做错了事,我的批评也很有针对性,再也不用一些笼统的词汇去否定家家。慢慢地,在我的表扬中,家家的性格很阳光,表现也越来越好了。

这是,我在生活中表扬孩子的经验,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也写你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懂事的好娃娃。

4教您了解孩子撒谎的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懂事。”父母们普遍这样认为。尤其是孩子“撒谎”,更是给父母们带来了极大的烦恼和困惑。

可是我们不得不想一想:孩子为什么说谎?原来是孩子们不敢说真话啊!因为说真话的结果是惩罚,而有时说了谎话,反而受到了表扬。

原本天真无邪的孩子,为什么会慢慢学会“撒谎”呢?查其根源,孩子“撒谎”的原因有二:其一,孩子做了错事,为了逃避“惩罚”而不得不“撒谎”,因为说真话得到的是责骂和暴打,只有“撒谎”才能侥幸躲避“惩罚”;其二,孩子为了得到“表扬”而不得不“撒谎”,因为爸爸妈妈最爱听的就是“好消息”,就算是“谎报”的,他们也不知道,反而得到他们的夸奖。

由此看来,孩子“撒谎”的坏毛病,是由于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所导致的。而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是由父母自身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对孩子的心灵世界缺少了解所造成的。那么,这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所导致的不止是孩子的“撒谎”,而是由“撒谎”所引发的严重错误甚至是犯罪。因此,从孩子“撒谎”的第一天起,就已经在孩子的心灵上播种了“犯罪”的种子。

如此看来,孩子的健康成长,其重要保障就在于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和耐心疏导。

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心灵世界;要耐心地疏导孩子,就要调整父母自身的心理状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5什么是强迫孩子确认亲情

有些母亲常训诫孩子:“为什么你会如此顽皮,难道你不了解妈妈的苦心吗?”

孩子调皮,的确不是一件好事,从某方面来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其次,父母希望孩子成为有用的人,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每位为人父母者,莫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 一个道德上毫无缺陷的人。

换句话说,母亲的这一句话是完全正确的,并且极具“正义”性。凡是小学生都能了解 中的含意,即使想回避也说不出口,因为“正义本身”是不容反驳的真理。

“难道你不了解妈妈的苦心吗?”这句话是值得到对方的承诺,而这个答案只有我知道。事实上明白其中道理,却又要违背父母的心意,就可称之为正义的暴力,如此一来,简直如同把孩子逼进了死胡同一般,甚至使他产生“狗急跳墙”的心理。

孩子到了某个年龄,自然会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心,所以不必非说出来不可,让孩子勉 强确认亲情。因为,感谢父母的亲情,是孩子的本性。如果将孩子赶入死胡同,一再地以“正义”来加以斥责,将会减低孩子感谢的心意,而助长了厌烦的心情。这种厌烦之心会使孩 子产生偏见,认为父母付出的爱心,是要求有所报答的。总之,孩子虽然无法了解列深的道 理,父母若一再地强制孩子确认亲情,只能加深其反抗心理而已。

俗话说:“以微笑来做正义的事”。父母对子女的爱不要求报酬,是天生的,若能进一步容之心来接纳孩子,相信更能让孩子了解亲情的伟大。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