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内科

糖尿病人能吃素鸡吗

时间:2023-05-23 分类: 内科 查看: 10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很容易患有的疾病,这类疾病产生的原因比较多,在对这样疾病治疗的时候,要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不过糖尿病疾病控制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饮食、作息、情绪、运动,都是要进行合理安排,避免病情加重,那糖尿病人能吃素鸡吗?

1儿童糖尿病如何分类

⑴1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期或青春期,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到损害,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所致,需用胰岛素治疗,故也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这型糖尿病多表现为急性起病,酮症倾向,伴或不伴肥胖,有自身抗体,依赖胰岛素,可见于任何种族。病人可以很小发病,可因很严重的合并症而被发现,也可因查体偶然发现。 是儿童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

⑵2型糖尿病本多发于成年人或中老年人,是由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致,故也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儿童2型糖尿病多见于肥胖(有家族性肥胖史)、高脂饮食、长期久坐的青少年。有些患儿可无症状,也可表现为与1型糖尿病临床相似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甚至腹痛头晕,但无自身抗体,伴有胰岛素抵抗表现(黑棘皮病或胰岛素/葡萄糖比值>0.2)。在儿童2型糖尿病早期可先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

⑶典型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是很罕见的,临床表现比较轻,一般不需用胰岛素,无酮症倾向,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发于美国高加索人,通常胰岛素敏感性正常。

⑷还有一种是不典型糖尿病(adm),多发生于美国非洲裔儿童,急性起病,一般表现为酮症,甚至酸中毒,体重明显下降,在诊断后数个月往往进入不需要胰岛素的临床阶段,无自身抗体,无明显肥胖,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胰岛素敏感性通常是正常的

2糖尿病人能吃素鸡吗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有着一些禁忌,虽然这样的疾病不需要过多忌口,但是对一些糖分高的食物,还是不能选择的,否则对患者身体影响很大,那糖尿病人能吃素鸡吗?

糖尿病人能吃素鸡吗:

作为糖尿病患者,在选择吃素之前,应对素食有所了解,因为吃素也有不足之处。在吃素过程中应尽量扬长避短,这样才会真正对病人有益。素食的类型较多,总体可分为蛋乳素食、乳素食、纯素食和类素食四大类。蛋乳素食者除植物性食物外,还吃牛乳、乳制品及鸡蛋;乳素食都除植物性食物外,仅食用牛奶和乳制品;纯素食者只吃植物性食物,不吃任何动物性食品;类素食者是以水里、坚果、蜂蜜、橄榄油等为主要食物,有时也补充一些谷物和豆类。

此外,现在佛教教规中也允许那些初入教的人采用忌日吃素、平常吃荤或隔日吃素的方式逐步过渡至完全吃素。长期吃素虽然有利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的预防,但也容易带来一些营养问题如钙、铁、锌、维生素D、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不足或缺乏,尤其是纯素食者更易发生此类问题。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采取隔日素食或蛋乳素食。

以上就是对糖尿病人能吃素鸡吗详细介绍,糖尿病患者对这样食物最好减少选择,那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一些蔬菜,这样的食物对缓解患者病情有很好帮助,糖尿病在治疗上也是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患者也是要有耐心的进行治疗。

3糖尿病的遗传性指的是什么

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大多与遗传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身体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少动等因素有关。所谓糖尿病遗传指的不仅仅是糖尿病本身的遗传,而主要是指糖尿病患者易感性的遗传。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易出现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

糖尿病前期主要表现为糖耐量受损和空腹血糖受损当一个人的血糖水平介于正常和异常之间时,我们可称其处在糖尿病前期。处在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可表现为糖耐量受损(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

糖耐量受损主要是指患者的餐后2小时的血糖有了异常改变。正常人的血糖在餐后均有所升高,但通常不会超过140毫克/分升(7.8毫摩尔/升),若某人的餐后血糖超过200毫克/分升(11.1毫摩尔/升),就可被诊断为患有糖尿病。空腹血糖在126毫克/分升(7.0毫摩尔/升)以下的人群,若其餐后血糖在140-200毫克/分升(7.8-11.1毫摩尔/升)之间,便可归类为糖耐量受损。糖耐量受损者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占绝大多数(约为80%),是糖尿病患者的“后备军”。另外,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中还增加了“空腹血糖受损”的内容。空腹血糖受损是指患者的空腹血糖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中间状态。当某人的空腹血糖处于110-126毫克/分升(6.0-7.0毫摩尔/升)之间时可归类为空腹血糖受损。有糖耐量受损情况的人也可同时存在空腹血糖受损。

研究认为,人们之所以会出现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的情况,大多与遗传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身体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少动等因素有关。现已弄清,所谓糖尿病遗传指的不仅仅是糖尿病本身的遗传,而主要是指糖尿病患者易感性的遗传。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易出现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

通过临床多年的观察发现,糖尿病的发生是有一定规律的,即该病患者可首先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之后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会出现空腹血糖升高。健康人若发展成2型糖尿病一般都要经历糖尿病前期。研究证实,在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的人群中,5-10年即可发展为糖尿病的、可长期维持现状的和可转变为正常的各占1/3。长期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要经过糖耐量受损阶段。已出现糖耐量受损的人,经过控制饮食、增强运动等严格的行为干预,大约有50%的人可转变为正常,而另外50%的人则对这种干预无效。这是因为,糖耐量受损是由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若患者的胰岛功能尚好,对上述的行为干预就有效;若其胰岛功能受损则对上述的行为干预就无效。通常可以用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来判断其胰岛功能的好坏,即胰岛素抵抗指数大于6.0者,表示其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指数小于50者,表示其胰岛功能受损。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变的因素

(1)山梨醇——肌醇代谢异常:周围神经组织山梨醇、果糖堆积,肌醇含量和Na、K—ATP酶活性降低,轴流运输及轴突生长障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高血糖竞争性地抑制一种特异的钠依赖载体(此载体可调控肌醇运输系统),使细胞摄取肌醇减少,Na、K—ATP酶功能缺损又可使上述钠依赖载体活性下降,进一步减少肌醇摄取,形成恶性循环。

(2)另外,依赖Na+梯度的其它生命活动也发生障碍,Na、K—ATP酶活性降低,引起许多生化和生理学异常,这些异常影响所有底物和代谢产物通过细胞膜。后期代谢和电解质不平衡最终导致周围神经结构改变,发生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雪旺氏细胞与有髓鞘及无髓鞘的神经轴突有密切的解剖学关系,它促使髓磷脂合成,可以对朗飞氏结的质量供应还有作用,因此雪旺氏细胞的损害会导致脱髓鞘,减慢神经的传导速度和轴索毁坏。

(3)脂质代谢障碍 脂肪酸合成途径的第一阶段是辅酶A的乙酰化,乙酰化必需醋硫激酶,其酶的活性在糖尿病时是低下的,约降低30%,而在雪旺氏细胞内积存着过量的脂质,反应了雪旺氏细胞内脂质代谢异常,也是引起神经损害的因素。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几乎可发生于所有的脏器,微血管病变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提示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病理基础,而微血管病变则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恶化的重要原因。

(4)WoLfman等强调血管硬化为糖尿病神经障碍的原因,在这些病人中毛细血管基膜增顾,动脉硬化,细动脉硬化,毛细血管基膜增顾伴缺血性因素存在。这些病变可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异常和某些物质中渗漏至血管周围(正常情况下,完整的血管——神经障碍可防止这种渗漏)。渗漏的物质中,毒性化学物进入神经内膜间隙,使神经元和雪旺细胞与毒性化学的接触,损害了后者的结构与机能的完整性,导致脱髓鞘与神经元中止,还会由于出血可能出现蚁走感觉。

5糖尿病足的预防

1、正确做好洗脚和护脚,为保持足部卫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洗脚。但洗脚前,一定要先用手或温度计试水温,因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神经病变,所以对温度的感觉能力下降。一般要求用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可一边泡脚,一边加入温水,泡脚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洗脚后要用软干的毛巾将脚擦干,并一定要擦干趾缝之间的水迹,必要时可用电吹风的小风吹干。

2、养成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每日用温水或柔和的香皂洗足,保持足的清洁。洗脚前用手试测水温(水温度为将水放至手背皮肤耐受为宜),绝对不能用热水泡足而造成烫伤,避免皮肤破损。足洗净后,应用干毛巾轻轻擦干,包括足趾缝间,切勿用粗布用力摩擦而造成皮肤擦伤。

为保护皮肤柔软,不发生皲裂,可涂抹护肤油、膏、霜,但不要涂抹于趾缝间。足汗多时不宜用爽身粉吸水,以防毛孔堵塞而感染。不宜穿着不透风的尼龙涤纶袜。宜穿棉纱袜或羊毛袜。每天要检查足跟、足底、趾缝,有无溃破、裂口、擦伤和水疱等,如果发现足部病变应及时求医,妥善处理,切不可等闲视之, 贻误了治疗时机。鸡眼、胼胝不能自行剪割,也不能用化学制剂腐蚀,应由医生处理。鞋袜要合适、宽松,每天要换袜,最好有两双鞋子更换,以便鞋内保持干燥。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有无砂石粒、钉子等杂物,以免 脚底出现破溃。

3、坚持足部检查并及时到医院治疗,可自己利用足镜等或在他人的帮助下定期检查足部,若有皮肤干裂、湿冷、水肿、肤色变暗、感觉缺失、趾甲变形或局部红肿痛热等,都可能提示已经出现了足部病变。必需尽早到医院就诊。选择合适的鞋袜,软皮皮鞋、运动鞋是最理想的鞋子。鞋型宜选择方头,要保证鞋较足略宽、透气且有一定的抗击外力的作用。不要穿高跟、尖头、硬皮及塑料鞋,还要经常检查并取出鞋内可能存在的异物。袜子应选择棉质地和羊毛质地为好,既吸汗又透气。袜子不要太大,不要穿有松紧带的袜子。每日换洗,不要穿有补丁或破口的袜子,以防脚的压力不均,影响血循环。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糖尿病人能吃馄饨吗
下一组:孕妇糖耐量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