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五官科 查看: 27
有的孩子在打两个喷嚏之后,家里人就会神经过敏,以为孩子感冒了就开始给孩子喝一些感冒的药,其实这些情况都是不对的,这可能是因为孩子的鼻腔里面有鼻屎,也可能是孩子吸入了什么东西?所以不能以为这个给孩子喂药,不要因为还是打了一个喷嚏,就马上给孩子去喂药,因为这样是会伤害到孩子身体的,而且孩子服药也有很多的禁忌,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孩子服药都有哪些禁忌?
1给宝宝喂药谨防这些误区
1、剂量不准
宝宝所服的药物大半是糖浆制剂,说明书上常写着“日服几次、每次几勺”之类的剂量说明。年轻父母,你们可知道一勺的用量是多少吗?是指大勺子、小勺子、汤勺子还是茶勺子?所以给孩子喂药的时候,要用计量药剂专用的药勺。如果没有药勺,你必须向医生请教恰当的计量方法。
2、把药混入果汁中
不少妈妈都有这样的做法,宝宝怕药苦,就把药兑在果汁里,果汁的果味盖住了药的味道,宝宝就爱喝了,但实际上把药兑在果汁里的方法并不可取。因为无法不能确定药物是否会和果汁产生反应。这样给孩子服药,不但会影响药效,还可能会造成不良反应。所以,如果孩子不爱吃药,可以选择儿童用的果味型药剂。
3、不遵医嘱服药
给宝宝吃阿斯匹林有可能会引致雷尔综合征,令宝宝的脑部和肝脏受损。要小心防范的是:药物也许含有一些成分虽非名为阿斯匹林,却原来是间接含有阿斯匹林成分的。所以最安全的办法还是由医生开药。在服用药水时要注意摇匀,因为需要把各种成分混合一起。
4、吐一点,补一口
给婴儿喂药是件麻烦的事,宝宝总是不安分地将药吐出来,此时父母们往往会再给孩子喂一点儿,但是这种行为通常造成了药物的“过度补偿”,也就是说,宝宝服药总量还是超过了标准。此时,父母应向医生请教,是否有宝宝更能接受的药物或治疗方法。
5、把没吃完的药储存起来
年轻父母常会碰到这种情况:药还没有吃完,宝宝的病就已经消失了,于是便将药储存起来,以备未来之需。这样一来,你好像节省了药、节约了钱,但你的宝宝却可能因为没有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将来更容易染上同样的病。此外,一些打开过的液体药剂常会在短期内失效,储存起来也毫无用处。
6、多吃点药
一些父母常在宝宝的病情没有明显好转的时候,让宝宝多吃点药,以便早日康复。事实上,大多数药物(包括抗生素)都要在3-4天后才起作用。加大药物的剂量并不会加快宝宝病愈的速度,反而会引起一些不良的副作用。
7、不按时吃药
一些父母为了让病孩休息好,常把宝宝临睡前的服药时间随意提前或者推后。其实,对病孩来说,按时服药比良好的睡眠重要得多。
8、捏着孩子的鼻子灌药
如果宝宝太小,不少父母都不敢给孩子选择打针的方式,只能捏着孩子的鼻子,迫使孩子张口,把药硬往孩子嘴里灌。看到宝宝这样痛苦,相信不少爸妈心里也会很难过。给孩子捏着鼻子灌药的方式并不可取,好不容易把药灌下去,孩子一哭闹就会吐出来,不但孩子遭罪,大人也着急;同时这样灌药很有可能会使药物呛在孩子的食管、肺部等器官中,轻则引起支气管、肺部的炎症,重则阻塞呼吸造成窒息死亡。
2父母给孩子喂药的实用守则
给孩子喂药需小心地按照医生嘱咐的服药方法喂,要知道药物的名称、服用量、给药的方式和服用次数等,这些都可以在药瓶标签上找到。
孩子正在哭闹时不要喂药,更不要捏着鼻子灌,否则容易使药物流入气管,引发意外。
儿童专用药物一般不苦反甜,所以比较好喂食,用勺子、奶瓶都可以。但如果是比较苦的药物最好不用奶瓶喂,以免孩子对奶瓶形成不好的印象,连奶瓶里的水或奶都不肯吃了。喂药时可以把孩子抱起,成半卧状,头部抬高,像喂奶一样,然后左手扶着头颈固定,让他不能随意转头,右手用勺子或奶瓶慢慢喂下。
比较苦的药物可以用滴管或塑胶软管,直接将药汁慢慢挤入孩子齿颊之间。这样药物不接触味蕾,孩子的反抗就会小一点。另外,如果喂下的药被吐了出来,但量不多,就不需重复加量喂。
如果是片剂,给孩子喂之前需要研成粉末;如果是胶囊,则需打开外皮,取出药粉,再加水调成糊。研碎、调糊的勺子要专用,以免药粉被污染。
如果孩子开始作呕,就停止下来,让他休息一会儿,安抚一下后再喂药。孩子如果在服药后呕吐,就把他的头斜向一边,轻拍其背部。
呕吐后把孩子的嘴洗干净,看看孩子吐出来的药量有多少,问一下医生是否可以继续用这样的剂量给孩子服。
孩子能吃些食物时,可以把药放在少量的食物里,如药片可以研碎拌在果酱里让孩子吃。但某些药物和奶或食物掺在一起不能很好地被吸收,需要咨询医生。
3怎样给小孩正确喂药
小孩子的出现给原本两个人的世界带来了不少欢乐与生气。但是小孩抵抗力弱,常常容易感染疾病。一旦生病,最令父母头痛、烦心的便是喂药了。而在治疗中,正确地给孩子喂药又是至关重要的。
年轻的父母们在给小孩喂药时常常手忙脚乱,急得满头大汗,结果还是束手无策。怎样给小孩正确喂药?这里面包含的学问大着呢!
第一步:正确选择喂药时间最佳喂药时间一般选择在饭前半小时至一小时进行,因为此时胃内已排空,有利于药物吸收和避免小孩服药后呕吐。但对胃有强烈刺激作用的药物(如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可放在饭后一小时服用,以防止胃黏膜损伤。
第二步:备好围嘴喂药时,先给孩子戴好围嘴,并在旁边准备好卫生纸或毛巾,防止药物溢出,便于擦拭。在喂药过程中,小孩吐出来的药记得要及时补上。然后再仔细查看好药名和剂量,准备工作就绪,就可以开始喂药了。
对于出生几个月的小宝宝,味觉尚未发育成熟,可用滴管或塑料软管吸满药液,将管口放在小宝宝口中,每一次以小剂量慢慢滴入。等宝宝下咽后,再继续喂药。也可以把药溶入温水中,倒进奶瓶里,让小宝宝自己吮吸。
由于婴儿药量较少,注意不要让药物粘连在奶嘴上影响宝宝吸收。如果发生呛咳,应立即停止喂药,抱起宝宝轻轻拍后背,以免药液呛入气管。
4孩子用药有哪些禁忌
1.禁用成人药
有些家长在孩子感冒后,经常给孩子服用成人感冒药,殊不知,因为小儿特殊的体质,往往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如“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安痛定”等药,对骨髓造血系统可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小儿血细胞的生成,导致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降低小儿的免疫力,有的可引起中毒性肝损坏。
2.用药忌过量
孩子感冒家长着急,为了让感冒早点好,有些家长往往同时给孩子服用好几种感冒药,其实这种做法是相当危险的。目前感冒药的名称很多,但其药物成分大多类似,药物作用也大同小异。如果两种以上感冒药同时服用就相当于加大了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的危险性会成倍增加。
3.用药别太早
孩子刚刚流点清鼻涕,或者咳嗽两声,家长就立即给吃上药或马上看医生,而且大多数家长愿意选择患儿很多的大医院。结果,本来无碍的轻微感冒,可能由于“保暖”太过,或者周围都是有病的孩子交叉感染,而变成重感冒。所以如果孩子不发烧,吃、拉、撒都正常,不要急于吃药和看医生。
4.退热药慎用
有些家长一发现孩子发烧就急着用退热药,其实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成长发育。
只有当体温超过39度时,可配合使用退热药;但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如阿司匹林虽有较好的解热镇痛作用,但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有损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或造成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一般不主张用这种药。在服用退热药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其副作用。
5.尽量别输液
有不少家长认为打点滴治感冒效果好,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也有不少不良反应,甚则引起交叉感染。其实,对于有发热的孩子,最好是根据病情合理选择用药的方式,原则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5孩子不吃药该怎么办
由于宝宝已经能听懂妈妈的话,所以妈妈可向他们说明吃药才能赶跑疾病,鼓励宝宝自己吃药。一般不用将药片溶化,可直接将药片放在宝宝舌头的后部,然后让宝宝饮一口水咽下,只要第一次能顺利服下,以后再吃药就容易了。对于很难合作的宝宝,家长可参照婴幼儿的喂药方法。
1、家长平时不要拿吃药来吓唬孩子,“你再闹……就给你吃药!”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对吃药产生深深的恐惧。
2、家长生病时,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吃药,让孩子明白,生病是需要吃药的。
3、有的家长会哄孩子,这药一点也不苦,孩子吃了一次后,知道上当了,以后可能说什么也不肯吃了。家长要如实告诉孩子:“这个药有点苦,但你是勇敢的孩子,肯定能喝下去的。”家长也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先尝一尝,喝一点点给孩子看看,多数时候孩子会乖乖跟着喝。
4、孩子勇敢地喝下药后,家长可以给予奖励。这种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比如可以给孩子画个奖状。
5、一些低龄的孩子对去医院和吃药的恐惧心理比较严重,父母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些与看病有关的图书,也给宝宝一套针筒和听诊器玩具,让宝宝玩医生看病的游戏,可以减轻孩子的恐惧。
6、对于稍大点的孩子,可以对他说清楚服药对治病的重要性,多数情况下,孩子能配合服药。
7、如果药物本身没有味道,也可以混入孩子平时常喝的饮料或汤水(要放凉后再放入药)中给孩子服用。
8、如果是中草药,味道稍稍有些苦,可以在药汤中加些糖或蜂蜜后,再给宝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