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传染科 查看: 7
鼠疫杆菌属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为多形性,革兰阴性兼性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缓慢,需培养72小时以上。专家提醒大家,防鼠疫无需“见鼠色变”应该防治有道。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吧。
1鼠疫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鼠疫杆菌属耶尔森氏菌属。为革兰染色阴性短小杆菌,长约1~1.5μm宽约0.5~0.7μm,两端染色较深。无鞭毛,不能活动,不形成芽胞。在动物体内和早期培养中有荚膜。可在变通培养基上生长。在陈旧培养基及化脓病灶中呈多形性。
本菌的抗原成份:①荚膜FI(fraction I)抗原,分为两种,一种是多糖蛋白质(F--I),另一种为蛋白质(F--IB)。抗原性较强,特异性较高,有白细胞吞噬作用,可用凝集、补体结合或间接血凝检测;②毒力V/W抗原,在细胞表面,V抗原是蛋白质,可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W抗原为脂蛋白,不能使机体产生保护力。V/W抗原结合物有促使产生荚膜,抑制吞噬作用,并有在细胞内保护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故与细菌的侵袭力有关。
鼠疫杆菌产生二种毒素,一为鼠毒素或外毒素(毒性蛋白质),对小鼠和大鼠有很强毒性,另一为内毒素(脂多糖),较其它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毒性强,能引起发热、Dic、组织器官内溶血、中毒休克、局部及全身施瓦茨曼(Shwartzman)反应。
鼠疫杆菌在低温及有机体生存时间较长,在脓痰中存活10~20天,尸体内可活数周至数月,蚤粪中能存活1个月以上;对光、热、干燥及一般消毒剂均甚敏感。日光直射4~5小时即死,加热55℃15分钟或100℃1分钟、5%石炭酸、5%来苏,0.1升汞、5~10%氯胺均可将病菌杀死。
(二)发病机制
鼠疫杆菌侵入皮肤后,靠荚膜、V/W抗原吞噬细胞吞噬,先有局部繁殖,随后又靠透明质酸及溶纤维素等作用,迅速经有淋巴管至局部淋巴结繁殖,引起原发性淋巴结炎(腺鼠疫)。淋巴结里大量繁殖的病菌及毒素入血,引起全身感染、败血症和严重中毒症状。脾、肝、肺、中枢神经系统等均可受累。病菌播及肺部,发生继发性肺鼠疫。病菌如直接经呼吸道吸入,则病菌先在局部淋巴组织繁殖。继而播及肺部,引起原发性肺鼠疫。
在原发性肺鼠疫基础上,病菌侵入血流,又形成败血症,称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少数感染极严重者,病菌迅速直接入血,并在其中繁殖,称原发性败血型鼠疫,病死率极高。
鼠疫基本病变是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损害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病变。淋巴结肿常与周围组织融合,形成大小肿块,呈暗红或灰黄色;脾、骨髓有广泛出血;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浆膜腔发生血性积液;心、肝、肾可见出血性炎症。肺鼠疫呈支气管或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及肺泡有出血性浆液性渗出以及散在细菌栓塞引起的坏死性结节。
2鼠疫病主要临床表现
鼠疫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至3天,曾接受预防注射者,则潜伏期延长至9至12天;机体抵抗力弱,而病菌毒力特强者,潜伏期可缩短至数小时。
临床上主要有轻型、腺型、肺型及败血型等类型,除轻型外,初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似。
全身中毒症状:起病急,以畏寒或者寒战发热等开始,体温迅速上升至39度至40度,头痛及四肢疼痛剧烈,有时有恶心、呕吐等,病人意识迅速模糊,表情惊惶,言语含糊,颜面和眼结膜极度充血,步态蹒跚如酒醉状。此时病人极度衰竭,脉博与呼吸加速,脉律不规则,血压下降,肝脾肿大。有时皮肤、粘膜出现瘀血或皮下出血,鼻出血、尿血、胃肠道出血等。
3防鼠疫无需“见鼠色变”防治有道
鼠疫的传染源有哪些?
人间鼠疫的传染源,一是染疫地动物;二是鼠疫病人。作为传染病的染疫动物主要是啮齿动物,如褐家鼠和黄胸鼠等,是家鼠鼠疫疫源地内,人间发生腺鼠疫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鼠疫病人特别是肺鼠疫患者,可通过飞沫向外排菌,引起肺鼠疫流行;腺鼠疫或其它型病人出现菌血症时,也可通过媒介昆虫的作用,成为腺鼠疫的传染源。
鼠疫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给人?
鼠疫菌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给人:
(1)媒介昆虫:主要是通过染疫跳蚤的叮咬,其它吸血虫媒,如硬蜱、臭虫、虱子等,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携带鼠疫菌。
(2)直接接触:人与感染鼠疫的动物(包括家畜)、媒介昆虫、鼠疫患者及其尸体,带菌分泌物和排泄物和排泄物直接接触皆可引起感染。人们猎取或剥食旱獭是常见的直接接触感染途径之一。
(3)飞沫:续发或原发性肺鼠疫病人可以通过呼吸、谈话、咳嗽、打喷嚏等借助飞沫经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鼠疫,并迅速造成肺鼠疫大流行;在剥制染疫动物过程中,由于飞沫四溅并可通过呼吸道引起直接感染。
4鼠疫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一)腺鼠疫 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急性淋巴结炎 此病有明显的外伤,常有淋巴管炎、全身症状轻。
2.丝虫病的淋巴结肿 本病急性期,淋巴结炎与淋巴管炎常同时发生,数天后可自行消退,全身症状轻微,晚上血片检查可找到微丝蚴。
3.免热病 由免热病菌感染引起,全身症状轻,腺肿境界明显,可移动,皮色正常,无痛,无被迫体姿,预后较好。
(二)败血型鼠疫 需与其它原因所致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相鉴别。应及时检测相应疾病的病原或抗体,并根据流行病学、症状体征鉴别。
(三)肺鼠疫 须与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型炭疽等鉴别。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痰的病原学检查鉴别。
(四)皮肤鼠疫 应与皮肤炭疽相鉴别。
5鼠疫消毒人员的防护注意事项
1.消毒人员的防护:
鼠疫消毒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注意个人防护,必穿着防鼠疫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消毒制定,以防受到污染。必要时,可口服抗生素预防。
全套的防鼠疫服包括:联身服、三角头巾、防护眼睛、防鼠疫纱布口罩、橡胶手套、长筒胶靴和罩衫。
起穿脱方法如下:先穿联身服和长筒胶靴,戴工作帽,再穿上罩衫,最后戴橡胶手套。在消毒工作后,仍戴着手套在O.2%过氧乙酸中浸泡双1消毒人员的个人防护 手3min,穿着长筒胶靴站入盛有O.2%过氧乙酸溶液30cm~40cm的药槽中3min~5min。
然后,戴着手套脱下罩衫浸入0.2%过氧乙酸溶液中,取下防护眼睛浸入75%酒精中,解下口罩与头巾浸入o.2%过氧乙酸溶液中。最后,脱下胶靴、手套再脱下联身服,用刺激性轻微的消毒剂进行手的消毒。
2.消毒方法:
对室内地面、墙壁和门窗及暴露的用具;用0.2%一0.5%过氧乙酸溶液有效氯消毒剂喷雾。作用时间不少于60min。室内空气;房屋经密闭后,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2%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min一60min。衣物、被褥;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min,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min,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可采用过氧乙酸薰蒸消毒。
薰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密闭门,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ml,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lh~2h.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和分泌物及其容器;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ml可加漂白粉50g或20g/L有效氯含氯消毒液2000ml搅匀放置2h。
无粪的尿液每 1000ml加入干漂白粉5g或次氯酸钙1.5g或10g/L有效氯含氯消毒液100ml混匀放置2h。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或50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l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餐具;首选煮沸消毒15min一30min,或流通蒸汽消毒30min。也可用O.5%过氧乙酸溶液或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
需要提醒的是,进入疫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接种菌苗,两周后方能进入疫区。工作时必须着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眼镜、穿胶鞋及隔离衣。接触患者后可服下列一种药物预防,四环素每日2g,分4次服;磺胺嘧啶每日2g,分4次服;或链霉素每日1g,分1~2次肌注,连续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