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内科 查看: 7
说到教育很多家长比较头疼,因为他们根本不会教育孩子,也可以说只能依靠学校跟老师来对孩子进行教导,什么幼儿家庭教育他们一无所知.这样的话,对于孩子来说多少会有影响。其实,教育不是只能用奖励来鼓励的。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家庭环境是孩子教育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对于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视度也高了起来.不过有些家庭可能一面想着如何教育孩子,另一方面夫妻双方或是与其它居住较劲的亲戚有比较过激的冲突,在这种环境下孩子是不会受到良好的教育的。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形象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许多幼儿的性格、作风、行为习惯之所以很像父母,遗传并非起决定作用,而主要是从父母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幼儿平时是很善于模仿的,他们对事物好坏的辨别还比较差,只要是父母和老师说的或做的,就认为是好的、对的、美的.他们每天都在用最精细的眼光去注意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和观察着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切都想模仿,一切都想学。
于是,父母便成了他们学习的示范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像一张张生动形象的图谱一样展示在幼儿们面前,幼儿从中模仿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是非标准、善恶观念和行为习惯。
所以,有人也把这个时期的教育称为"图谱教育".如果父母在各方面的表现是良好的、适当的,幼儿看得见,学得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受到良好的幼儿家庭教育,并健康地成长起来。
2教育不是只能用奖励来鼓励的
针对幼儿家庭教育这个问题,专家从教育奖励方面进行了说明:奖励可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种.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您必须明智的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完全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
比如让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很听话,晚上给他多讲个故事是比较合适的奖励.而如果您答应改天给孩子买个新玩具,那就会走入物质奖励的家庭教育误区.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
很多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
另外,物资刺激实际上意味着对幼儿能力的怀疑,所以经常接受物质刺激的幼儿,在依赖于物质刺激的同时,还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促使幼儿不断取得进步,到达成功的彼岸。
家庭是育人的摇篮,家庭教育好似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正视家教中的误区,切实转变自己落后的幼儿家庭教育观念,学习科学的教子方法,真正掌握家教的艺术,全面提高自身的家教水平和家教素养,才能最终避免家教误区。
3家庭教育中怎样发挥父爱的作用
如果一个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孩子不仅应该享受母亲的关爱和呵护,还应该注意保持父亲与孩子间亲密的关系,这样的孩子会有足够的安全感,能自如地应对外在世界,内心也平和自足;
父亲的行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父亲在孩子人格的形成上有重要作用,所以父亲要注意自已的言行,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对孩子形成积极正面的影响,做孩子的典范;
在母亲无微不至地关怀孩子时,父亲要更注意精神层面对孩子的关注,指引孩子的成长之路,塑造孩子坚强勇敢的性格,缺少父爱的孩子长大后会造成性格懦弱;
父亲要在家庭中和母亲一样,对孩子的抚养共同承担责任并积极付出,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在家庭中父亲较高的威信,能对孩子起积极的影响作用,促进孩子在各方面健康发育和成长;
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父亲对待孩子的方式往往与母亲有所差异,在游戏中善于鼓励孩子冒险,注意孩子的体能锻炼和自信心的培养;
在家庭教育中,和父亲关系亲密的孩子,社交能力会比较强,容易适应新环境,有安全感,自尊心,容易和他人友好相处,对新奇事物更有兴趣;
在家庭教育中,和父亲相处的时机越多,孩子的智力会越发达,如果父亲过于冷淡粗暴,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导致智力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父亲的影响在孩子的性别角色行为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男孩,家里缺少父爱,孩子就没有了模仿的对象,有可能会缺乏男子气,对同伴依赖性强,处事优柔寡断,对孩子的性格造成不好影响;
在单亲家庭或者因为特殊原因父亲在外地工作,由母亲独自承担抚养任务时,母亲要注意给孩子保留父亲的形象,并承担父亲应完成的对孩子的教育,树立父亲在孩子头脑中的形象,引导孩子的人生之路;
4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说话、走路都在不停的模仿自己的父母,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所以家长要时刻谨记这一点,平时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帮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陪伴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现在的很多家长爱孩子爱的有些过了,变成了溺爱,孩子在晚上写作业时,一旦 表现出睡意,家长就心疼的不得了,如果孩子再央求几句要睡觉,立马同意了。殊不知这是溺爱,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的,这种做法不可取。
学校有活动家长积极配合
虽然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工作压力也变大了,空闲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 如果孩子的学校有活动需要父母的参与,也要尽量挤出时间配合,这样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自己学习的重视和关心。
保证和睦温馨的家庭气氛
保证温馨幸福的家庭气氛非常有必要,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容易导致孩子胆小、 内向、甚至自闭,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相反,幸福的家庭能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家长平时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近况,掌握孩子学习的动态,看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是不是获得了表扬等,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或者打电话咨询等方式。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越早培养越好,也越容易养成,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比如作息规律、早睡早起的习惯,今天事今日毕的习惯,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经常锻炼、保持健康的习惯等对于学习和生活都极有益处的习惯。
节假日带孩子出去放松,张弛有度
节假日、星期天等学生空闲时间,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多出去转转,可以看看动物园,可以走进大自然,一方面放松一下孩子学习时紧张的神经,另一方面增长一些学校学不到的知识,拓展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
58种教育心得助家长提升威信
1、低声教育能让自己平复情绪,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
家长在被激怒时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往往会说让自己后悔的话,做让自己后悔的事。低声教育实际反映了家长的教养态度,教育孩子是为了转变孩子,但孩子能否转变按照家长的意愿做,不在于其表达的声音高低,而在于有没有道理,能否为孩子所接受。
2、防止孩子反感,产生抵触心理
家长大声呵斥、声嘶力竭的威慑可能当时会把孩子震住,产生暂时的效果,但孩子心里不服,只是屈从,长远来讲未必有效。最好把力气用在讲清道理上,这样孩子能听进去,不反感,在脑子里留下印象,修正自己的行为。
3、表达了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放低声音,不怒自威,本身就表达了对孩子的信任,隐藏的信息是我跟你说了一遍,你就记住了并按照我说的去做。“敬人者人恒敬之”,孩子从家长那里获得了信任和尊重,反过来也会尊重家长。
4、低声教育有助于提高家长的威信
一个动不动就朝孩子大吼大叫发脾气的家长,在孩子眼里,多半是因为拿他没办法。以后孩子不但会越来越不听话,还可能变得不尊重家长、顶撞家长。
5、家长应加强修养,遇事不慌
养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孩子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不可能每件事都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难免出现偏差,家长要有心理准备。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遇事不着急,克制自己无益的感情冲动。
6、养成跟孩子商量、提建议的习惯,而不是下命令
平时遇到事情或分歧,最好不要强制,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取得孩子的理解,他理解了就会去做。把孩子当成一个成人来交流,对他要有起码的信任和尊重,多鼓励,这比单纯的命令效果要好。孩子暂时不理解的、没做到的,家长可以适当让步,适当等待,给些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去消化。教育是为了改变孩子,不能寸步不让,不可能说到就让孩子做到。
7、开口时把音量降低几度,语速放慢一半
设身处地地想想,自己小时候也会犯错,不听话。所以对孩子不要真生气,小孩子不懂得行为规则,犯错或屡教不改都是不可避免的。在发脾气前,尽量控制住自己的音量,放慢语速,这样自然就会压住怒火。可能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原来这件事也没有那么值得生气。
8、想批评孩子,先以正面的语言开头
孩子虽然犯了错,但绝非不可饶恕,更不能因为自己控制不住怒气,就对他全盘否定。所以先说几句正面的话,比如“妈妈知道你今天很开心,很喜欢在屋里跑来跑去,但是妈妈刚才告诉你了,要小心不能把杯子打碎了……”先肯定孩子主流的方面,再批评,既能帮家长降下怒火,也不伤害孩子的自信。上来就批评,孩子会觉得委屈,时间长了很容易会轻易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