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分类: 养生保健 查看: 56
恍然间,曾经在人们心中还是孩子的“80后”也开始为人父母了,这些受过高等教育、对自己的幼儿教育想法和做法过度自信的群体,在育儿过程中,往往喜欢根据自身成长经历总结相反的教育方式,甚至下意识照搬父母教育自己的经验来教育宝贝。专家说,80后父母在家教上存在的问题将会左右到孩子未来的发展。
1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关系
教育技术学(教育工艺学)是教育手段现代化的产物,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为教育技术学下的定义是:教育技术学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技术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综合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及理工科的知识研究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优手段、方法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探讨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及理工科(包括计算机科学)等各门学科的结合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条件(理论和技术)问题。
教育技术学大致涉及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首先牵涉到理论指导问题。教育技术学中的理论问题就是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及生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来研究学生学习的规律,探讨如何最好地配备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为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的设计提供理论根据。教育技术学以学习过程为其研究对象。首先必须以学习理论为其基础。例如,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内,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特别是斯金纳的理论占主导,而从70年代以后,这种地位逐渐被认知学习理论所取代。当前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取而代之。
第二、就是应用科学技术的成果按照学习理论,研制有效的教学工具、设施等。如60年代的教学机器,广泛利用视听手段。以后发展到利用计算机来作模拟、训练、练习及辅导等等。现在,教育技术学大量内容转向软件制作、微机及多媒体的使用。
第三、由于新的教学方式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所引起的教育组织、教学计划、课程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根据。另一方面,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又为学习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例如,把计算机的工作作为人类信息处理的模式来研究人类思维的内部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等等。利用计算机内部复杂的结构,至少可以比拟部分的人脑活动,从而揭示人类加工信息的内部过程。
目前,国外计算机教学软件的制作有许多心理学家参加,计算机教学的研究也有大量心理学家参加。但是,在教育技术学领域,有许多在计算机教育领域工作的人员缺乏关于学校教育的知识,不懂学习心理学和教学设计。同样,也有许多教学设计人员不懂得如何使用计算机,要使这两部分人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2教育误区教育孩子不该犯的七个错
错误1:教幼儿背唐诗
你是否热衷于教你的宝宝背唐诗?并以他小小年纪就能熟练背诵为荣?每每有朋友到家里来玩,还一定要小宝贝背两首来炫耀炫耀?
真相分析:
教育专家说,孩子在上学前就能背唐诗,貌似不错,可是,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弊大于利的。
唐诗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佳作,遣词造句极其精练、含蓄,有时为了行文的需要,颠倒字词正常顺序的事常有,这与现在人们的语言习惯大不相同。幼儿尚处于学习语言的初始阶段,凝练的唐诗,要让幼儿读熟、读懂,并受到教育,谈何容易?
科学做法:建议年轻父母让孩子多吟诵一些儿歌。幼儿感知事物是从表象入手的,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话语。儿歌正是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容易切入幼儿的心灵,可发挥出多方面的作用。
错误2:让宝宝过早学电脑
小宝贝的兴趣总是说来就来,比如,看见电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爸爸妈妈都觉得这是好事,不仅经常在电脑上给他看早教光碟,还经常一起和宝贝玩电脑游戏。
真相分析:
婴幼儿用电脑并非明智之举,就是大人用电脑久了,也会感觉头昏眼花,浑身酸疼,何况是容易上瘾、没有自控力的宝宝?加上现在的电脑设备都是根据大人的体型设计的,因为角度和高度都不对,很容易伤害宝宝的视力和骨骼发育。
科学做法:小朋友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玩的东西很多,电脑可以等上小学再学也不迟。
错误3:育儿,爸爸是局外人
真相分析:
新爸爸和新妈妈一样,学习育儿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不要把丈夫排除在外。他能找到自己带孩子的方法,你也许觉得孩子是你自己的事情,从一开始,你给孩子换尿布的速度就很快、给他洗澡时也很有条不紊。你的丈夫也需要找到这些技巧。因为一个人照顾新生儿,工作量实在太大了。
科学做法: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在他帮你的时候,你对他不要推辞、不要责备和不断地命令。有些妈妈希望丈夫帮助他们,又不愿意完全依靠丈夫。只有确定了孩子不会冷、他不会给孩子喂太多,不会在孩子吃过以后和她玩得太激烈、不会呕吐,才能真正信任和依靠丈夫。这完全没有必要,丈夫和你一起学习做父母,你会更轻松,你们也能互相学习,掌握更多的技巧。
错误4:和别人比孩子
真相分析:
你的孩子睡整夜的觉吗?他会笑吗?他能试着坐起来吗?别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已经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上,不要受别的父母这些问话的影响,因为那样你会觉得你的小宝贝好像总有些地方发展得比别人慢。
科学做法:每个孩子的发展是不同的
孩子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这时你要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和放松的心情来对待。一个孩子爬得早并不代表他比别人发展得好,只是更多地说明他想追赶父母的脚步。
错误5:忙得牺牲自己的休息
真相分析:
每个新妈妈都说白天孩子睡觉的时候她也想睡。但是经常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家里非常凌乱、要洗盘子、洗杯子,根本无法睡觉,直到自己精疲力尽。
调查显示,每个新妈妈的第一年都要丢掉400-750小时的睡眠。
科学做法:尽可能的让自己得到足够的休息。
其实每天白天你都应该尽可能地打个盹,或者至少在周末睡个长觉。没有充足的休息,你很难在那些本应快乐的生命时光里体会快乐。当然,休息的时候你可能要少做很多事情,但是充分的休息比洗盘子、洗杯子更重要。
错误6:为孩子花太多的钱
真相分析:
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孩子会改变你的生活。但是没有人告诉你,孩子会让你的钱袋日渐萎缩,你恨不能为孩子倾其所有,而且无怨无悔。
就像你饿的时候会跑到食品店一样,购物对于新爸爸、新妈妈来讲好像可以不用算计。据估计,孩子第一年的尿布、衣服、食品、学步车等物品会花掉1万5千元左右。所以列一个表格会减少你的超额开支。找有经验的父母和你一起买东西,她也会告诉你什么是真正有用的,你也可以少上当。
科学做法:合理计划适度开支。
别在孩子的衣服上太费心,因为孩子一晃就长大了。玩具也是一样,大多数婴儿更喜欢对同一件东西玩来玩去,甚至就是一个盒子就够她玩一阵子了。你不如把剩下来的钱用来让她上钢琴可或者上大学。
错误7:认为自己会记得孩子成长的所有过程
真相分析:
你觉得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你都不会忘记。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会渐渐淡去。很快,孩子的童年就会过去,一个18个月大孩子的母亲看到一个新生儿的时候也会说,她已经忘记了她孩子这个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你关注的是她的现在。
3错误的教育比不教育更可怕
错误的教育比不教育更可怕。我特别赞成卢梭的这样一个观点:教育即生长。教育不是强行把一些能力从外面放到人这个容器里面去 ,这些能力在人性中本来就已经存在了,教育只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它们正常地生长。这意味着生长本身就是目的,并不是在生长的前头另外还有一个目的,比如说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那些谋职之类的东西当然不是不要,但它们不是生长的目的,只要你生长得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些东西自然能够解决。当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时,不要用你眼中的正经事去打扰他;当孩子编织美丽的梦想时,不要用你眼中的现实去纠正他。如同纪伯伦所说:孩子虽是借你而来,却步属于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可给他想法,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执意要把孩子引上成人的轨道,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正是在粗暴地夺走他的童年。爸爸妈妈似乎总是深远谋虑,在孩子很小时就为他将来有一个好职业而操心劳神,拼命让孩子上各种课外班,更有一些商家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来诱惑家长。可是,如果一个人身心不能自由健康的发展,只学得技能,将来怎么会有发展呢?
一个人从童年、少年到青年,原是人生最美好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多么宝贵的童年和青春,竟为了如此渺小的一个目标做了牺牲。用生长的眼光看,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的价值,每个阶段的价值都应该得到实现。
教育应该远离功利和使用,而去培养高贵的灵魂。也许我们父母都太重实用了,什么东西都要问有没有用,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大弱点。如果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只是学了一点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目的就是一心想谋得一个好的职业,经济目的决定一切,那么,在他们走上社会之后,人与人之间就只有低水平的物质利益的竞争,有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当然不是一个好的社会。
问:错误的教育比不教育更可怕吗?
答:教育应该远离功利和实用,应该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大脑,丰富、高贵的灵魂,如果是这样,我们的教育就算是真正成功了。如果错误的教育,会引导孩子走入错误的方向,那真比不教育更危险和糟糕。教育即生长。千真万确。
孩子的心声: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知道您所说、所做都是为了我好,但您可知,我也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对您说。
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不要天天唠叨。希望能让我做一些主。在我写作业时不要打扰。不要老让我学,给我一点娱乐的时间。不要光拿我们跟别人比。不要吵架,家庭要和睦。不要用粗暴的语言对我。要换位思考。不要说话不算数。
4教育孩子不要太苛刻了
有这样一批父母:对待工作,他们追求完美,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对待孩子,他们也努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希望孩子同样成功。尤其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怕孩子误入歧途,对孩子要求更加严格。但是,教育孩子过分苛刻,孩子容易患强迫症。有的父母自己就是完美主义者,从怀孕时就开始注意健康饮食、胎教,让孩子上“贵族”幼儿园,进行双语教育,在家中只能说英语,不许用汉语交流。
孩子的周末比平常还忙:上钢琴班、英语班、奥数班……事事都要求做到最好。生活上要求孩子循规蹈矩,如被子要叠得整齐、坐姿要端正、写字要工整、饮食要注意绝对卫生……
在这样完美要求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做事认真,成绩超人,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但是,进入青春期后,长期形成的完美习惯就会变本加厉,导致强迫症。有的孩子做作业稍有涂改,就全部撕掉重做;做题速度越来越慢,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检查,甚至考试时做不完题目;更有甚者,走在路上反复数脚下的地砖而经常迟到。
青春期不仅是生理上发育的阶段,也是心理上的转折阶段。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一些少男少女开始变得对自己不满意了,无论身材、长相,还是学识、能力,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希望能通过努力使自己在方方面面都变得更好、更完美。父母完美主义的教育,也促使孩子产生不现实的苛求完美的心理,使孩子对自我的价值心存疑惑,无论做得多么好,他们都不相信自己,这种认知习惯一旦固定下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理疾病。
因此,教育孩子时应暗示:既能看到他人的长处,也能看到自己的优势,绝不要为自己的弱点唏嘘哀叹,相反,要学会悦纳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努力发挥自己有优势的一面,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5父母才是教育孩子的主角
专家点评
两代人由于生活背景、受教育情况等方面的不同,对待很多问题往往不能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对于隔代教育,父辈要做到:
尊重理解 应该理解双方的父母。不管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采取了怎样的育儿方式,其出发点总是好的,要尊重理解老人的用心良苦。从这一点出发,怀揣着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所有的矛盾便有了得以调和的出发点。
发挥各自优势 每个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作为爸爸妈妈要注意发现祖辈不同的性格特点,作为引导。比如,爷爷可能很幽默、会很多传统的小游戏,奶奶可能很有爱心,外公可能很严肃等等,在隔代教育中,要发挥祖辈和父辈对孩子不同的教育功能。如果祖辈以前是做教师等行业,他们的教育理念应该和父辈们差距较小,所以可以发挥他们的优势来教养孩子。
大胆地商议 在教养问题上如果出现了分歧,那么开诚布公地商量是最好的方法,免得老人觉得在家里没什么地位、是儿女给他的下马威等。
编者建议
祖辈:当好配角
祖辈要摆正心态,孩子的父母才是教育孩子的主角,自己是起辅助作用的。另外,教育也是科学,是与时俱进的,不要太固执己见,要虚心听取年轻一辈的意见。
父辈:理解+策略
祖辈在抚育孙辈时,最容易出现包办孩子的一切事务和满足孩子一切要求的现象。遇到这样的情况,年轻一辈家长应当有策略地应对。
不公开指责 不要在孩子面前互指对方的不对,这样容易让孩子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或者让孩子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想法,以后谁的话也不听。
好好沟通 我们也是父母的孩子,可以和父母好好沟通,不要一看自己看不惯的事就冲老人使脸色,说出难听的话,这样谁都下不来台,老人也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就更加难处了,也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迂回战术 如果遇到那种特别固执的老人,可以默不作声,先把孩子从老人身边带开,尽量让孩子和老人单独处得时间减少,管教孩子时不要在老人的面前,过后让老人的子女好好和老人说(媳妇不要和公婆直接冲突,女婿不要和丈人直接冲突)。
亲历亲为 还有一点最好别把孩子寄养在父母那儿(只是指大多数情况下),有时间就尽量自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