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3
鲻鱼外型与梭鱼相似,主要区别是鲻鱼肥短,梭鱼细长;鲻鱼眼圈大而内膜与中间带黑色,梭鱼眼圈小而眼晶液体呈红色。鲻鱼是温热带浅海中上层优质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糖尿病人能吃鲻鱼吗
鲻鱼其实是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各种维生素的营养食物,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是名副其实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可以带来很大的保健功效,尤其是身体比较虚弱的人来讲经常吃的话,可以更好的宝剑我们自己,那么你知道糖尿病人能吃鲻鱼吗?
一直以来在饭桌上鱼肉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食物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富含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可以起到很大的保健功效,而糖尿病人当然可以放心的食用美味的鲻鱼。
可以放心的吃,
营养价值.鲻鱼富含蛋白质、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特别是冬至前的鲻鱼,鱼体最为丰满,腹背皆腴,特别肥美,常被作为宾馆酒楼的海鲜佳肴。
一般人都可食用
尤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脾胃气虚,不思饮食、小儿疳积、贫血等病症人群食用。
用法用量.鲻鱼肉性平,味甘咸;具有补虚弱,健脾胃的作用;对于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贫血等病症有一定辅助疗效。
通过上面的介绍之后我们发现,其实糖尿病人是可以放心的吃鲻鱼的,因为它富含非常高的蛋白质以及人体所需要的营养,而糖尿病人主要禁忌的是辛辣或者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所以说吃鲻鱼并不会带来什么影响?!
2鲻鱼的生物学特征
鲻鱼体较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体长为体高的4.1~4.8倍,为头长的3.8~4.1倍。头中等大小,两侧略隆起,背视宽扁,吻宽短。眼中大,圆形,位于头的前半部。前后脂眼睑发达,伸达瞳孔。鼻孔每侧2个,位于眼前上方,前利,中央有一突起。两颌具绒毛状齿,单行排列。舌较大,圆形,位于口腔后部,不游离。鳃孔宽大,鳃耙细长,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前鳃盖骨及鳃盖骨边缘无棘。假鳃发达。鳞大,体鳞为栉鳞,头部为圆鳞,除第一背鳍外,各鳍均有小圆鳞,第一背鳍基部两侧、胸鳍腋部、腹鳍基底上部和两腹鳍中间各有一长三角形腋鳞。侧线不明显,体侧鳞片中央有一不开口小管。两背鳍短且相距远。第1背鳍有4根硬棘;第2背鳍较大,形同臀鳍,具1~2根硬棘;腹鳍腹位,具1硬棘5鳍条。尾鳍叉形,上叶稍长于下叶。体腔大,腹膜黑色。胃管状,幽门部特化球形肌胃。肠细长,多弯曲,约为体长的7倍。幽门盲囊大,2个。鳔大,壁薄。体青灰色,腹部颜色较浅,体侧上半部有几条暗色纵带。鳍条浅灰色,腹鳍基部有一黑色斑块。由于体型细长,呈棒棰型,沿海群众又称其为"棰鱼"。鲻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鱼肉含蛋白质22%,脂肪4%。早在3000多年前,鲻鱼已成为王公贵族的高级食品之一。鲻鱼还有鲥舅之称,言其味若鲥鱼。特别是冬至前的鲻鱼,鱼体最为丰满,腹背皆腴,特别肥美,常被作为宾馆酒楼的海鲜佳肴。鲻鱼除了作为食品大受赞赏外,还有滋补身体的效用。
鲻鱼属鲻科鱼类,全世界鲻科鱼类有70多种,中国沿海已发现20多种。鲻科鱼类是常见的海产鱼类,分布极广,遍及热带、亚热带、温带水域。鲻鱼虽产于海中,但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海水、咸淡水中均能正常生活,有些种类能完全适应淡水生活,是沿海海水养殖和咸淡水池塘养殖的主要鱼类。根据文献记载,养鲻业始于明代,在珠江三角洲至少有200多年历史。
鲻鱼为广盐性鱼类,生命力较强,从盐度为38‰到咸淡水直至纯淡水都能正常生活。适温范围为3℃~35℃,至死低温为0℃,较适暖水水域。鲻鱼为杂食性,以食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也食小鱼小虾和水生软体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喜食动植物性颗粒饲料,如合成饲料、麦麸、花生饼、豆饼等,故食物来源广,物化成本低。
鲻鱼是洄游性鱼类,喜欢生活于浅海、内湾或河口水域,一般4龄鱼体重2公斤~3公斤以上性腺便成熟,游向外海浅滩或岛屿周围产卵繁殖。鱼苗的发生季节为1月份~4月份,此时最适于捕捞收集鱼苗暂养,经过一个时期的培育和驯化、淡化后,可在水库、鱼塘和半咸水池塘和其他海淡水水面放养。养殖经验表明,鲻鱼的成鱼养殖既可主养又可混养,在鱼塘内混养鲻鱼,一般每亩可放养3000尾~5000尾,如有充氧设备或流水性养殖,密度可高些,可多至8000尾以上,还可搭配适当的其他鱼种,管理得好,当年鱼可长到条重300克~700克以上。
鲻鱼在海洋中产卵繁殖,从沿海捕捞的鲻鱼苗,要经过暂养、淡化后才适于运输。暂养池每1/15公顷可放鲻鱼苗约10万尾,最初用加入1/4淡水的海水暂养,以后逐渐增加淡水的比例,直到最后全部使用淡水,整个过程约一星期。
3鲻鱼的营养分析
鲻鱼富含蛋白质、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特别是冬至前的鲻鱼,鱼体最为丰满,腹背皆腴,特别肥美,常被作为宾馆酒楼的海鲜佳肴。
相关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脾胃气虚,不思饮食、小儿疳积、贫血等病症人群食用。
制作指导
1. 鲻鱼肉细嫩,味鲜美,多供鲜食,食法与梭鱼类似;
2. 鱼卵可制做鱼子酱。
食疗作用
鲻鱼肉性平,味甘咸;
具有补虚弱,健脾胃的作用;
对于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贫血等病症有一定辅助疗效。
其他相关
《开宝本草》:主开胃,通利五脏,久食令人肥健,与百药无忌。
鲻鱼的营养成分列表
(每100克中含)
可食部57 水分(克)75.3 能量(千卡)119 能量(千焦)498 蛋白质(克)18.9脂肪(克)4.8
碳水化合物(克)0膳食纤维(克)0胆固醇(毫克)99灰份(克)1.1维生素A(毫克)0胡萝卜素(毫克)0
视黄醇(毫克)0硫胺素(微克)0.02核黄素(毫克)0.13尼克酸(毫克)2.3维生素C(毫克)0
维生素E(T)(毫克)3.34 a-E0.49 (β-γ)-E0.86 δ-E1.99钙(毫克)19磷(毫克)183钾(毫克)245
钠(毫克)71.4镁(毫克)25铁(毫克)0.5锌(毫克)0.82硒(微克)16.8铜(毫克)0.03锰(毫克)0.02
碘(毫克)0
4如何钓鲻鱼
鲻鱼属于海鱼,仔细看其实有两种,一种个大,能长到5,6斤以上,台湾人叫乌头,一种个小,只能长到1两,台湾人叫豆仔鱼,两者主要区别就是乌头背鳍到头部是平的,豆仔鱼背部有道隆起的背脊。乌头的钓法: 台钓--底钓法: 1):参数要求:死流。 2):理想钓点:内湾位、闸口边、海围、海沟。 3):钓杆选用:3.6米、4.5米。 4):窝饵:麦麸、花生麸、饲料。 5):钓饵:乌头饵等(可参考水质定)。 6):看漂:乌头吃饵,常表现在三种方式:a、撞饵--浮漂速沉;b、吸饵--浮漂上下上下沉浮;c、压饵--浮漂慢慢下沉。2、钓爆炸钩:底钓、浮钓。 3、矶钓--浮钓法: 1)、钓棚:50公分至1米左右。 2)、钓组:细波、细线、细钩。3)、钓法:水面慢带浮拖法。4)、窝饵:南极虾酱、轻比重上层粉(开窝饵要散)。 5)、钓饵:吐司面包、南极虾、青虫等。
5鲻鱼和梭鱼的外形区别
鲻鱼外型与梭鱼相似,主要区别是鲻鱼肥短,梭鱼细长;鲻鱼眼圈大而内膜与中间带黑色,梭鱼眼圈小而眼晶液体呈红色。
鲻鱼(zi yu),鲻形目,鲻科。又名:乌支、九棍、葵龙、田鱼、乌头、乌鲻、脂鱼、白眼、丁鱼、黑耳鲻。体延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 20~40厘米,体重500~1500克。全身被圆鳞,眼大、眼睑发达。牙细小成绒毛状,生于上下颌的边缘。背鳍两个,臀鳍有8根鳍条,尾鳍深叉形。体、背、头部呈青灰色,腹部白色。鲻鱼是温热带浅海中上层优质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梭鱼体被圆鳞。背侧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为近海鱼类,喜栖息于江河口和海湾内,亦进入淡水。性活泼,善跳跃,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体型较大,我国产于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梭鱼身体细长,最大的梭鱼可以长到1.8米长。梭鱼的头短而宽,鳞片很大。梭鱼的背侧呈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梭鱼生活在沿海、江河的入海口或者咸水中。梭鱼喜爱群集生活,以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人能吃鲻鱼吗》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