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3
新生儿睡眠对新生儿来说是很重要的,有些新生儿睡眠少或者睡得不安稳,会让照顾宝宝的家长很累,婴儿睡眠不好怎么办呢?是什么原因呢?各位家长不要着急下面介绍几个小方法来帮忙宝宝睡得更好一点。
1婴儿睡眠不好原因
外在因素
1、饥饿
多见于新生儿和三个月之内的宝宝。这时需要哺乳或喂奶来解决。稍大的宝宝如果睡前吃饱,可以排除这个因素。天气干燥的情况下,宝宝夜间可能会口渴,给他补充点水分可以让他安静。
2、缺钙
缺钙是导致小宝宝睡觉不安稳首要因素之一,大多数MM都会考虑到它。缺钙、血钙降低,引起大脑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宝宝夜醒、夜惊、夜间烦躁不安,睡不安稳。解决方案就是给宝宝补钙和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A、补钙:每日元素钙300-500mg
B、补VD:每日400-800IU
3、太热
现在的宝宝穿盖多半是偏热的。其实小宝宝凉一点没有关系,太热会使他不舒服,也容易生病。如果室温挺高,又穿着睡袋,再盖上小被子,宝宝自身散热能力差,会感到热而醒来。这时只要减少穿盖即可解决。
4、腹胀
1岁以内的婴儿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睡前吃得过饱,或喝奶后没有打嗝排气,小宝宝都会因腹胀而醒来。大点的婴儿多半是睡前几小时内吃了一些难以消化的东西。注意按摩、排气和调整饮食即可解决。积食的宝宝可用点小中药治疗。
5、尿湿、想尿尿
因尿裤太湿或勒得太紧,也会使宝宝不舒服。有的宝宝想尿尿时不愿轻易尿在尿裤上,也会翻来覆去不安稳。细心的MM观察一下,对症处理,就会解决。
6、白天太兴奋或环境的变化
稍大点的宝宝的睡眠不安也可与白天过度兴奋或紧张、日常生活的变化有关。如出门、睡眠规律改变、搬新屋、有新的保姆和陌生人来。比如老的保姆走了会引起婴儿晚上睡眠不安。经常更换抚养人也使孩子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白天睡的太多也可影响晚上的睡眠。
7、出牙或身体不适
宝宝出牙期间往往会有睡不安稳的现象。有时几夜反复折腾之后妈妈才发现,宝宝的牙床冒出了白白的小牙。可见出牙还是有些疼痛的。其他疾病当然也会引起睡眠不安。生病或发烧前的夜晚往往是翻覆不宁的。这些都需要细心的观察和判断。
内在因素
1
小儿的内在因素对睡眠也有影响:大脑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孩子生理上尚未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宝宝生物时钟日夜规律的调整,要倚赖宝宝生理成熟度的配合。
调查表明,神经系统兴奋性较高的宝宝,生理成熟度往往晚些,容易出现睡眠不安的情况。这种宝宝相对睡眠好的宝宝,性格可能更趋向活跃、外向、敏感。
2
排除掉渴饿冷热缺钙腹胀出牙兴奋等等外在因素之后,你的睡不好觉的宝宝,也许只是因为大脑皮层活跃,无法自我调整进入深睡状态。何必奢望自己的宝宝是能够自行完成调整的那一个?在断奶之后,或随着宝宝的成长,这些现象总归会解决的。
2婴儿睡眠不好如何调理
1、适应宝宝的生理时钟。
宝宝在出生3个月之前一直都是在睡觉,这时爸妈绝对不能可以改变睡眠时间,应该根据宝宝的生理时钟按时喂奶按时睡觉。这才是培养正确的睡眠习惯的基本方法。
2、哺乳后不要马上睡觉。
出生3个月后,宝宝的生理时钟逐渐有规律,但是在这个时期也很难培养独自睡觉的习惯。另外,哺乳后不要马上睡觉,因此哺乳后最好陪宝宝玩耍。
3、有规律地喂奶或睡觉。
宝宝出生3个月后,每天睡14小时左右,其中有12小时在夜间睡觉。这时,夜间睡醒的次数逐渐减少,而且白天能睡两、三次午觉。在这个时期,妈妈就应该有规律地喂奶或者哄宝宝睡觉。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按时睡觉,而且夜间睡醒之前要充分地喂奶。
4、让宝宝感受白天。
建议妈妈在白天的时候尽量保持家居明亮,例如把窗帘拉开,让阳光透入屋内,好让宝宝领略一下白天的感觉。
5、营造宁静感觉。
人体在昏暗的环境下大量分泌出促进睡眠、有助于成长的激素,因此到了晚上时间,妈妈不妨在宝宝的房间里只亮着小灯,尽量保持家中昏暗宁静舒服的感觉。在漆黑的环境下,能分泌出最多的睡眠激素。同时也能让宝宝渐渐产生对夜晚的认知。慢慢养成在日间活动,晚上休息的习惯,然后逐步将宝宝的生理时钟调教至正常状态。
6、保持适当温度。
保持适当的温度,对于宝宝是否能安稳入眠十分重要。当宝宝穿上衣服睡觉后,妈妈要留意一下宝宝的体温,只要身体不感觉太热或太冷便可。妈妈可以用手抚摸一下宝宝的身体,如果宝宝没有出汗,身体温暖而不冷就是代表温度适合。
7、白天陪玩。
爸妈不妨在白天的时候给宝宝播放一下轻快悦耳的音乐,或者播一些广播等声音。同时,妈妈也可以用白天时间多跟宝宝说说话,又或者多陪宝宝玩耍。这样除了可以消耗宝宝的精力,到晚间时睡得特别香甜外,同样也可以让宝宝感受白天。
3 纠正宝宝错误的睡眠习惯
1、一到晚上就哭闹。
出生4个月的宝宝会有分离不安的情绪,所以在晚上经常会要妈妈陪伴在旁。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唱摇篮曲给宝宝听,或者给宝宝听平时喜欢的音乐。当宝宝哭闹的时候,如果盲目地抱或背宝宝,就容易养成坏习惯。如果宝宝哭闹,应该轻轻地拍打宝宝的后背,或者轻轻地改变宝宝的睡觉姿势。另外,睡觉前也必须充分地喂奶。妈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纠正错误的睡眠习惯,就让宝宝哭30分钟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先稳定宝宝的情绪,然后放在床铺上轻轻地拍打后背,或者唱摇篮曲给宝宝听。
2、睡觉时磨牙。
如果宝宝情绪不稳定,或者过于紧张,在睡觉时会无意中出现磨牙症状,因此要尽量稳定宝宝的情绪。这时,最好给宝宝唱摇篮曲,或者给宝宝讲童话故事。另外,如果给宝宝听柔和的音乐,或者经常抚摸脸部和手脚,就能消除宝宝的不安情绪,而且能消除紧张感。长牙后,如果牙齿的咬合出现问题,宝宝也会容易出现磨牙。
3、日夜颠倒。
如果宝宝日夜颠倒,就很难按时睡觉。在新生儿时期,即使日夜颠倒,也属于正常的成长过程,但是出生6个月以后还不能纠正,那就应该给宝宝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但这时不能突然改变宝宝的习惯,还是应该逐渐提前睡觉的时间和起床的时间。另外,白天应该让宝宝尽情地晚上,晚上要给宝宝营造出舒适的睡眠环境,这样就能形成正常的生活习惯。
4、睡觉时经常哭闹。
妈妈最怕宝宝哭闹,因此用抱或背的方法应付宝宝,但是没有特别理由的情况下,睡觉时哭闹是一种习惯。如果背或抱着睡觉成习惯,宝宝就不容易睡觉,而且睡觉时经常哭闹,因此要掌握能稳定宝宝情绪的方法,而且要培养独自睡觉的习惯。在睡觉前,应该给宝宝听舒缓的音乐,或者降低照明强度,或给宝宝平时喜欢的玩具。宝宝睡觉前,妈妈最好陪伴在旁,并且入睡后也应该陪在身边一段时间。
5、吃着奶睡觉。
宝宝经常吃着奶就睡着了,或者含着安慰奶头睡着了,这时候别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虽然很多宝宝喜欢这样,因为有安全感。但含着奶头睡觉容易增加宝宝窒息的机率,还对牙床有压迫,容易影响以后的牙齿发育。含着奶头的宝宝一觉醒来就会习惯性地继续吸允奶汁,这时候宝宝虽然醒过来了,肠胃还没有“醒”,立刻进食会造成宝宝的肠胃负担。
4宝宝睡眠的特点
美国和荷兰各有一位心理学家,仔细观察、研究了新生婴儿的行为表现,按照新生婴儿觉醒和睡眠的不同程度分为6种意识状态:两种睡眠状态——安静睡眠(深睡)和活动睡眠(浅睡);三种觉醒状态——安静觉醒、活动觉醒和哭;另一种是介于睡眠和醒之间的过渡形式,即瞌睡状态。
(1)安静睡眠状态:婴儿的面部肌肉放松,眼闭合着。全身除偶尔的惊跳和极轻微的嘴动外,没有其他的活动。呼吸是很均匀的。小婴儿处于完全休息状态。
(2)活动睡眠状态:眼通常是闭合的,仅偶然短暂地睁一下,眼睑有时颤动,经常可见到眼球在眼睑下快速运动。呼吸不规则,比安静睡眠时稍快。手臂、腿和整个身体偶尔有些活动。脸上常显出可笑的表情,如做怪相、微笑和皱眉。有时出现吸吮动作或咀嚼运动。在觉醒前,通常处于这种活动睡眠状态。以上两种睡眠时间约各占一半。
(3)瞌睡状态:通常发生于刚醒后或入睡前。眼半睁半闭,眼睑出现闪动,眼闭合前眼球可能向上滚动。目光变呆滞,反应迟钝。有时微笑、皱眉或噘起嘴唇。常伴有轻度惊跳。当小婴儿处于这种睡眠状态时,要尽量保证他安静地睡觉,千万不要因为他的一些小动作、小表情而误以为“婴儿醒了”,“需要喂奶了”而去打扰他。
如何知道宝宝想睡了?
许多新生婴儿困乏时会出现烦躁的情绪,并以哭的形式发泄出来,以此告诉爸爸妈妈他要睡觉了。如果此时父母不理解他的意思,继续逗他的话,孩子会哭得越来越厉害。当宝宝眼神迷离的时候,一般表明要睡觉了,而且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吃完奶后。如果爸爸妈妈在此时逗宝宝时,会发现宝宝反应不那么灵敏,并且开始哭闹了。这可能是因为累了困了,妈妈可以抱起他来轻轻摇晃,有节奏地拍拍他的小屁股哄他入睡。宝宝想睡觉时,会出现许多小动作如揉眼睛,抓耳朵等等。
5婴儿催眠曲推荐
适合宝宝的催眠曲音乐可以分为三种:莫扎特摇篮曲、α脑波音乐和肖邦钢琴协奏曲。
1.莫扎特摇篮曲
不少妈妈都会使用莫扎特的音乐作为胎教。有专家说宝宝是具有胎教记忆的,宝宝出生后继续用胎教音乐作为催眠曲的话,会让宝宝产生安全感,有助于促进宝宝的睡眠。
2.α脑波音乐
在大脑的四个波段中,兴奋、紧张时期的主要是β波,而在δ和θ分别是深浅睡眠时的波段,当脑波从β过渡到α时,人就能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脑波音乐的节拍保持在60至70之间,在宝宝入睡30分钟前播放,使宝宝情绪安静,慢慢入睡。
3.肖邦钢琴协奏曲
这个音乐曲调安静舒缓,给宝宝一种宁静的感觉,能够放松大脑,有利于宝宝的入睡和睡眠质量。此外,家长可以伴着协奏曲给宝宝讲故事,帮助孩子尽早入睡。
TIP:不同的宝宝对音乐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家长们要根据宝宝的反映去挑选恰当的音乐,一般来说曲调轻柔舒缓为宜。另外,建议尽量选择纯音乐当做摇篮曲,以免歌词将宝宝的睡意赶走。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婴儿睡眠不好》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