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传染科 查看: 6
最近,卫生部通报湖北确诊一位孕妇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这是我国报告的第39例病例和第26例死亡病例。其实,禽流感病毒易感染青年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问必答网专家是怎么说的吧,希望这些知识对你们的生活能够有所帮助。
1禽流感到底是从何而来
禽流感的感染性非常强,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加上病毒复制与抗原性变异特性,可引起致病性更强病毒的出现,让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也加大的人们对禽流感的畏惧感。特别是免疫力较低的朋友,难以抵抗来自外界的禽流感病毒,易受到病毒入侵和传染。
禽流感到底是从何而来
1、家禽感染
许多家禽如鸡、火鸡、珍珠鸡、鹌鹑、鸭、鹅等都可感染发病,但以鸡、火鸡、鸭和鹅多见,以火鸡和鸡最为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鸭和鹅等水禽的易感性较低,但可带毒或隐性感染(隐性感染【译】: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有时也会有大量死亡。各种日龄的鸡和火鸡都可感染发病死亡,而对于水禽如雏鸭、雏鹅其死亡率较高。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而垂直传播的证据很少。但通过实验表明,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所以不能用污染鸡群的种蛋做孵化用。
2、自身免疫功能
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自身的防御机制,用于识别和排斥清除人体外来异物(如病毒,细菌)等;具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等能力。
若免疫力低的人,通常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生病、经常感到疲劳、感冒不断时间长、伤口容易感染且愈合缓慢等症状。就难以抵抗来自外界的禽流感病毒,达到强大的生理性病毒防御机制,易受到病毒入侵和传染。
3、病毒复制
病毒吸咐在细胞表面含唾液酸的糖蛋白受体上,然后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病毒进入细胞,这包括暴露于核内体内的低pH,导致HA的构象改变介导膜融合,这样,核衣壳便进入胞浆并移向胞核,流感病毒利用独特的机理转录,启动转录时,病毒的核酸内切酶从宿主细胞的mRNA上切下5′帽子结构,并以此作为病毒转录酶进行转录的引物,产生出6个单顺子的mRNA,并转译成HA,NA,NP和三种聚合酶(PB1,PB2和PA),NS和M基因的mRNA进行拼接,每一个产生出两个mRNA,依不同阅读框架进行转译,产生NS1,NS2,M1和M2蛋白,HA和NA在粗面内质网内糖基化,在高尔基体内修饰,然后运输到表面,植入细胞膜中,HA需要宿主细胞蛋白酶将其裂解成HA1和HA2,但两者仍以二硫键相连,这种裂解可生成传染性病毒,并以出芽方式从质膜排出细胞。
4、抗原性变异
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变的频率很高,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漂移和转变,抗原漂移可引起HA和/或NA的次要抗原变化,而抗原转变可引起HA和/或NA的主要抗原变化。
(1)抗原性转变:抗原性转变是当细胞感染两种不同流感病毒时,病毒基因组的片段特性允许发生片段重组,从而引起转变,它有可能产生256种遗传学上不同的毒力各异的子代病毒。
(2)抗原性漂移:抗原性漂移是由编码HA和/或NA蛋白的基因发生点突变引起的,是在免疫群体中筛选变异体的反应,它可引起致病性更强病毒的出现。
温馨提示:如果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有过接触,首先不要恐慌,因为毕竟家禽将病传染给人的几率很低。但是,如果与病禽有过接触,出现感冒样症状,应当马上去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2禽流感病毒易感染青年人
人类感染者较少 传播范围在扩大
根据近8年的观察,H5N1甲型禽流感病毒是近年来进化出来的一种新型禽流感病毒。它可在家禽和野生禽类中广泛流行,但主要感染对象是家禽。这可能是由于家禽对病毒的抵抗力比野生禽类低的原因。
尽管这种新的H5N1病毒在家禽中流行很广泛,但人类感染的现象还是较少见的。说明禽类流感病毒并不会一下子跨越物种的界线在人类中广泛流行。但人们的研究发现,这种病毒感染人类的病例不仅逐渐增加,而且还出现了少数家庭内聚集性感染的病例,甚至还有了家庭宠物被感染的报道。说明这种禽流感病毒在逐渐向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进军”,扩张自己的“领地”。
食用未煮熟家禽 有潜在感染危险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直接接触禽类动物,尤其是病禽、死禽,是最常见的人类感染禽流感的方式。大部分感染者都是接触了自家的病禽、死禽,或是参与屠杀、给禽类动物褪毛或烹饪;有些感染者是因与患病家禽玩耍或接触过患病或死亡家禽;也有人因给野生死天鹅褪毛而被感染。
但是,还有大约1/4的人找不到被感染的原因。人们推测,在禽流感流行的地区,病毒可能随着家禽粪便污染环境或空气,人们接触或吸入了含有病毒的粉尘就有可能被感染。还有人认为禽流感病毒可能会通过消化道传播。
是否能够人传人 目前还没有定论
尽管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实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在人间传播,但是目前已经发现了至少10起两人以上同时感染的事件,其中最多的一起导致6名家庭成员及2名其他亲属共8人发病。尽管这些家庭成员大多是同时接触了病死禽,但很难解释同时8人发病的现象。
科学家在讨论这一事例时认为,亲属间没有保护地亲密接触严重患者时,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造成疾病的传播。但是,人们又发现这些两人以上同时感染的事件90%以上发生在有血缘关系的人中,而照顾他们的医务人员没有被感染。所以有专家认为,某些家族可能对H5N1甲型禽流感病毒有遗传敏感性,更容易被感染。因此,到目前为止,禽流感病毒是否会人传人还没有定论。
青年人最易感染 女性略多于男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发现,H5N1甲型禽流感病毒最容易感染青年人。人类感染者的平均年龄一般在18岁左右,90%的感染者年龄小于40岁;死亡的患者多在10~19岁之间,而50岁以上的大龄感染者少见。人们猜测,这可能是大年龄组人群曾经接触过相似的病毒,因此对这种进化而来的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
调查还发现,女性感染者略多于男性。人们认为,家庭中饲养、屠杀,或给禽类动物褪毛、烹饪等工作一般由女性来完成,所以被感染这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女性更多见。值得注意的是,40岁以下的青年女性处于育龄期,近8年来已经有6名孕妇被感染,其中4名死亡,两名流产,说明禽流感对妊娠妇女的危害更大。
儿童、青年以及怀孕是预防的重点,应该注意避免与禽类动物接触,少去农贸市场,不要把饲养、屠杀家禽的工作交给孕妇。在禽流感疫区,一旦发现有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一定要立即到医院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3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
1、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
2、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3、禽肉煮熟煮透后,病毒可被杀死,如果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就可能进入人体。所以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风险。
4、买活鸡回家时,如果是健康活鸡基本是安全的,但如果是病鸡就有危险。
少量染病的家禽能幸存下来,但它们至少在10天之内还会排泄含病毒的粪便。另外,鸡的翅膀有可能藏有禽流感病毒,所以,鸡翅膀扑打时可能会造成病毒释放。
人与人之间会传播禽流感吗
1、目前只发现经家禽传染给人的病例,还没有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染的案例。也就是说,人和人之间还没有证据证明是可以互相传染的。
2、不过,从理论上说,如果病毒变种,就可能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普通市民该怎样预防禽流感
由于没有相应疫苗,而冬、春季节又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提醒市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市民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 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此外,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热及紫外线均敏感,56℃加热30 分钟,60℃加热10 分钟,70℃加热2 分钟,阳光直射40~48 小时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药均可使该病毒死亡。
温馨提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
4为什么人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人畜接触频繁,导致禽流感病毒基本变异,慢慢适应人类,成为人类流感病毒。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目前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
为什么人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毒株【译】:对病毒进行实验需要培养病毒。就是病毒的原生体,由菌丝产生毒株产生的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吸附在细胞表面含唾液酸的糖蛋白受体上,然后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病毒进入细胞。这包括暴露于核内体内的低pH,导致HA的构象改变介导膜融合。这样,核衣壳便进入胞浆并移向胞核。流感病毒利用独特的机理转录。
启动转录时,病毒的核酸内切酶从宿主细胞的mRNA上切下5′帽子结构,并以此作为病毒转录酶进行转录的引物。产生出6个单顺子的mRNA,并转译成HA、NA、NP和三种聚合酶(PB1、PB2和PA)。NS和M基因的mRNA进行拼接,每一个产生出两个mRNA,依不同阅读框架进行转译,产生NS1、NS2、M1和M2蛋白。HA和NA在粗面内质网内糖基化,在高尔基体内修饰,然后转运到表面,植入细胞膜中,HA需要宿主细胞蛋白酶将其裂解成HA1和HA2,但两者仍以二硫键相连,这种裂解可生成传染性病毒,并以出芽方式从质膜排出细胞。
禽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的频率很高,且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抗原漂移可引起HA和/或NA的次要抗原变化,而抗原转变可引起HA和/或NA的主要抗原变化。
抗原漂移:抗原性漂移是由编码HA和/或NA蛋白的基因发生点突变引起的,是在免疫群体中筛选变异体的反应,它可引起致病性更强病毒的出现。
抗原转变:抗原性转变是当细胞感染两种不同禽流感病毒时,病毒基因组的片段特性允许发生片段重组,从而引起突变。它有可能产生256种遗传学上不同的毒力各异的子代病毒。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温馨提示:尽管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以防止感染而采取以下基本卫生行为是一种谨慎的做法。它们包括手部卫生、呼吸卫生、食品安全措施。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如果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5禽流感的三种治疗方法
禽流感,我们并不陌生,近些年来,这种疾病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时隐时现。专家介绍, 很多人在了解禽流感的严重之后,都在默默地关注着此病,但是,却对于此病的治疗还是不甚了解。那么,禽流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一般与对症治疗
确诊或疑似人禽流感患者,应予隔离,保持室内通风,并作空气消毒。让患者充分休息,多饮水,加强营养,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应密切观察和监测并发症,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更应重视。严格掌握抗生素的应用指征,仅在明确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细菌【译】: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感染时方可使用。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高热者,酌用解热镇痛药或物理降温方法予以降温;流涕、鼻塞者,应用缓解鼻粘膜充血药物;咳嗽、咳痰者,给予镇咳祛痰药物。儿童禁用阿司匹林以及其它水杨酸类制剂,以免引起Reye综合征而加重病情。对于重症患者,出现呼吸功能不全者,应给予吸氧及呼吸支持治疗;发生其它并发症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相应处理。
2、抗流感病毒治疗
早期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可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并降低病死率,一般在发病1~2d内使用,方可取得最佳疗效。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离子通道M2阻滞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离子通道M2阻滞剂是传统的治疗甲型流感病毒药物,主要有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其通过抑制M2蛋白和病毒脱衣壳,阻止病毒复制的启动而发挥作用。金刚烷按成人剂量100~200mg/d,儿童5mg.(kg-1.d-1),分2次口服,疗程5d。老年患者及肾功能受损者酌减剂量。金刚乙胺成人100mg/d口服。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该类药物可能引起的头晕、嗜睡、易激动,甚至谵妄、抽搐、运动失调等神经系统副作用和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胃肠道不良反应。有癜痛病史者忌用。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一类新型抗病毒药物,其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其它抗流感病毒药物,并且研究证明,对H5N1和H9N2病毒株有效,目前已用于临床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有扎那米韦(zanamivir)和奥司他韦(oseltamivir)两种。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阻断流感病毒表面主要的糖蛋白——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从而改变病毒的正常凝聚和释放功能,阻止病毒感染的扩散。
扎那米韦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仅限局部用药,经鼻腔内或口腔吸入给药,患者不易接受。常见副作用有鼻部不适、腹泻、恶心、头痛、支气管炎、咳嗽和咽痛等。
奥司他韦商品名TamifluTM(达菲),新近研究证实,其具有治疗和预防流感的双重作用。成人剂量150mg/d,儿童3mg.(kg-1.d-1),分2次口服,疗程5d,宜餐后服用,以增加其生物利用度。患者对该药的耐受性较好,主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等。
3、中医中药治疗
对人禽流感患者,可进行辨证施治,予以中医中药治疗。发热期,可酌用瓜霜退热灵胶囊、紫雪等退热类中成药治疗;清开灵、双黄连、银翘、鱼腥草等口服液或注射剂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作用,可酌情选用。
以上是禽流感的治疗方法的介绍,您通过阅读,对其了解了吗?专家提示,当决定在进行疾病的治疗时,我们首先做的就应当是,对疾病进行通透的了解,然后再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疾病。最后,我们祝您及早康复。